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

时间:2022-10-09 02:01:00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

摘要: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改革中,教师专业的发展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注重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的提高是现代教育的根本。本文分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探讨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从小学英语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教研能力等三个方面,阐明了一个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要在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育教学过程凝练良好的语言素质,培养丰富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希望此研究能有助于小学英语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023-02

一、引言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正在推进素质教育工程,其中对于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教师的专业素质方面的提高,是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有关研究报告中曾明确指出,“教师是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三个关键因素之一,无论怎样强调教师质量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各国政府应努力重新确认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14-15)。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国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是多样的:霍伊尔(Hoyle,E.)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一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佩里(Perry,P.)认为,“专业”一词不同的人在使用它时可能代表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就其中性意义来说,教师专业发展意味着教师个人在专业生活中的成长,包括信心的增强、技能的提高、对所任教学科知识的不断更迭拓宽和深化以及对自己在课堂上为何这样做的原因意识的强化。就其最积极意义上来说,教师专业发展包含着更多的内容,它意味着教师己经成长为一个超出技能的范围而有艺术化的表现;把专业技能转化为权威的人。”国内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是基于国外研究的成果,结合国内教育的实际情况而展开的。对此研究较有影响的学者有叶澜、白益民、以及台湾学者罗清水等。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有两个方面,首先,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任职前所受的教育,也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其次,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职时的教育,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学者朱宁波在其“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一文中指出,“教师个人在历经职前师资培育阶段、任教阶段和在职进修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持续地学习与研究,不断发展其专业内涵,逐渐达到专业圆熟的境界”(2002:72)。台湾学者罗清水也指出,“教师专业发展乃是教师为提升专业水准与专业表现而自我抉择所进行的各项活动与学习的历程”。基于这些认识,笔者认同将教师专业发展理解为:教师在外部条件(包括教育制度、教师教育制度、教师管理和评价制度、教师文化和社会环境等)的支持下,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认识,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促使其专业技能、专业自我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方佩《贫困地区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2011:12-13)。即教师在教学中其内在专业结构在自身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不断更新、丰富和演进的过程。根据国家教育部2011年12月公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有必要构建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同时提出小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小学专业标准》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结合英语教师专业特点,笔者认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其次要能够在教学中培养过硬的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教育素养,同时能够树立教师自信心,最终成长为符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即成长为专业的小学英语教师。

三、教师专业发展对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

随着基础教育由过去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小学英语教师只有在专业化水平提高的前提下,才能最终提高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质量。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有所提高,才能更好地履行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要求。其中教师基本专业素质(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的总和)是保证教育教学改革成功的前提。笔者认为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基本专业素质应做到以下几点:

1.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英语是当今世界主要的国际通用语,也是我国小学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而英语学习启蒙阶段的英语教师担负着为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基础的重任。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具备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是实现这一任务的前提条件。然而,现在还有许多小学英语教师为专科学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发现不少教师的英语词汇量不足,有些语法规则生疏,听力降低,口语语速减慢等。调查发现部分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语言学、词汇、语音、语法、听力、阅读、口语交际、英美文化以及小学英语教学法等英语专业知识相对减弱,因此极有必要对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2.小学英语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实施者,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把专业学习过程中习得的英语教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这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师的学科教学应该包括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以及英语教学法等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小学英语教师还应不断积累学科教学知识,提高教学实践能力。英语教师更要能够根据儿童的性格特点开发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兴趣盎然。目前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如情景交际教学法、听说读写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暗示教学法,以及对多媒体教学的熟练掌握。这些教学方法都值得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能够应用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应掌握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规律、科学的教学测试与评价方法,以及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小学英语教师还应深刻认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重点,要精通小学英语教材,进行教学大纲的设计,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前提,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设计高效、实用、清晰的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3.小学英语教师应培养终身学习与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能力。如今的网络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便捷,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英语教师,没有不断更新的广博的知识,很难胜任当今的教学工作。从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可以看出,其强调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其专业结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自我提高,自我发展,通过教学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完善自己。小学英语教师还要不断钻研与小学英语教学有关的理论,用教学理论充实实践教学,用最新的语言文化知识来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另外,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有必要培养小学英语教师研究校本课程,培养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引导教师对课程的设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教材和教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利用实践教学,通过反思和行动研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小学英语教师只有在进取与创新中才能实现自我完善,使自己的人格、思想和业务不断发展,才能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四、结语

提高教师的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也是新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只有在自觉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提高的基础上,才能提高专业素养,才能使教师专业化有所发展。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要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适应小学英语教育的要求,就必须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师素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毕淑芝,王义高.当代外国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徐梅.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均衡性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1.

[6]方乐,张英,等.教师专业发展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上一篇:浅析保险单据的缮制 下一篇: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及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