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代的翰林制度

时间:2022-10-09 02:00:39

浅析古代的翰林制度

摘 要:翰林制度是从唐朝到清朝特有的一项职官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开元二十六年(739年),在翰林院的南面另外建立了建学士院,其是专门掌管“内制”的。自此翰林院分为翰林学士院和翰林院(旧翰林院)。虽然两个都有“翰林”之名,但是性质却有本质上的不同。翰林学士院是隶属于起草诏书、参与机务的枢纽部门;翰林院是在内廷侍奉君主的普通部门,都是一些技能之人。

关键词:翰林学士院;翰林院;翰林制度

翰林制度是从唐朝到清朝特有的一项职官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在汉代就已经有“翰林”之名。“翰林”本来是指文学之林,是文翰荟萃之所在。唐朝开始作为官及官的署名,最初的性质是“天下以艺能技术见召者之所处也”(《唐会要》卷57“翰林院”),文学、经术、僧道、书画、琴棋、阴阳等各色人士以其专长听候君主召见,称“翰林待诏”。唐玄宗当政时,选用了较多的文人雅士,被称为“翰林供奉”。他们主要的功能是起草诏书,议论时事。

开元二十六年(739年),在翰林院的南面另外建立了建学士院,其是专门掌管“内制”的。自此翰林院分为翰林学士院和翰林院(旧翰林院)。虽然两个都有“翰林”之名,但是性质却有本质上的不同。翰林学士院是隶属于起草诏书、参与机务的枢纽部门;翰林院是在内廷侍奉君主的普通部门,都是一些技能之人。

唐朝后期,政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形势,宦官专权的局面日益严重,皇帝和朝臣联合起来对抗宦官,朝臣内部的党羽之争都趋于白炽化。在严峻的政局下,翰林学士院在政治上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首先起草内制,参谋顾问,侵夺中枢的权力,再次参与机密,权力达到鼎盛。

德宗当政时,翰林学士院有“内相”称号。宪宗当政时期,翰林学士院进一步发展出“专受专对”的学士承旨,翰林学士参与中枢决策的地位得到确立。但是,旧翰林院自始至终都只是一个主要为君主提供娱乐消遣的机构。

从五代到清朝,翰林院的政治地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经历了两高三低的变化:宋朝和明初政治地位高,五代、辽金元时期和明永乐以后政治地位低。

宋代是翰林制度最为重要的发展时期,这集中体现在三方面:1.承接唐朝和五代的趋势,翰林学士院和翰林院有截然不同的衙署。翰林学士院是起草诏书、顾问之臣的供职部门,设在禁宫之内,然而翰林院却设在皇城之外。由此可以看到,两者之间的政治地位的高低。2.翰林学士院有严谨的组织结构,官位设置从高到低依次为权直、直院、学士、承旨,是中央政府正式部门。3.确立了翰林制度与科举制度的联系,非进士不得入翰林。

辽、西夏、金、元,都是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学习了汉王朝的统治体系,全部承接了唐代和宋朝的翰林制度。承接翰林制度,是用以安定汉族的知识人士。但是各个王朝的翰林部门的名称和功能不全部相同,辽的翰林院的体质和唐朝的旧翰林院类似,院内人员和事物杂乱繁琐;所不同的是将国史院隶属于翰林院,成为国史和翰林合二为一的第一朝。西夏和金建立翰林学士院,与宋朝的类似。元立的翰林国史院,以修撰国史为主要职责。

明朝的翰林院以明成祖永乐(1403~1424年)为标志,分为前后两大时期。前期的翰林院具有唐朝和宋朝的翰林学士院的职责和功能,充当君主的辅弼,在政治舞台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后期的翰林院向唐朝的旧翰林院回归,走上了重视文化诗词,偏离政治的路线,取代翰林院的是新的近侍部门――内阁。英宗正统以后,翰林院正式成为外朝观书,逐步降为撰修书史、起草一般文书的普通文秘机构。清初以后,翰林院的性质和职能没有大的变化。院中无承旨,亦无学士之名,而是“定掌院学士为专官”(《清史稿》卷115“职官二”),掌院学士之外,设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以及修撰、编修、检讨、庶吉士等;院下有庶常馆、起居注馆和国史馆三机构。翰林院的主要职能是编修书籍,撰拟册文,为皇室解经讲史,以及充当科举考官等,与政治毫无关联,属于职清事简的文人闲职。清朝末年,实行政治改革,学校教育取代科举制度,与科举制度关系密切的翰林院逐步走向衰弱。1911年,清朝灭亡,延续了千余年之久的翰林制度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由科举而翰林,由翰林而宰臣,这种古代士大夫人生理想的“三部曲”,也对全社会起到了文化示范作用。虽说不同朝代的翰林官的权力轻重不同,作用大小各异,但翰林的社会地位自始至终都是非常优越的,明清人甚至视“点翰林”为人生最荣耀之事。这种社会风气,在客观上有利于刺激文教事业的发达,促进民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不可否认,“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显”的政策,是封建王朝借以推动文化进步的一个有力杠杆。

中国古代翰林中虽不无滥竽充数,甚至曲学阿世之人,但从总体上说,翰林制度的实施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提供了活动的舞台,翰林作为一个承担着文化使命的特殊群体,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文化的创造者、守护者和传播者的角色。

(作者单位 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 青海西宁)

上一篇:音乐对孩子的影响 下一篇:交响诗《嘎达梅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