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三分分钟

时间:2022-10-09 01:49:18

编号:H1(2014)16-01-01

作者:郝云霞

课前三分钟,即在语文课堂上,在老师正式开课之前,先由学生进行三分钟演讲。其目的是锻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事实上,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只要老师引导得当,并坚持不懈地实施,将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现笔者分享给大家。

首先,课前三分钟演讲会使学生对语文课充满期待,并给每一堂语文课一个精彩的开篇。

铃声响起,伴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假如你是一名学生,你有没有期待?比起你的语文老师,你会不会更期待第一个走上讲台的是你的同学?今天会是谁呢?是你们班的学霸吗,他又将带给你们怎样的惊喜;是你的好友吗,她对今天的演讲很忐忑,你替她捏一把汗呢;还是你们班的搞笑大王,他今天又会给你们带来什么笑点呢……所以笔者认为,我们的语文课堂,与其日复一日地由语文老师踩着铃声踏上讲台,然后高喝一声:“上课”,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倒不如我们的老师们每节课让出三分钟给一位学生。事实证明,他们将会给同伴们更多地期待和惊喜,会给整堂语文课一个精彩的开头。

其次,课前三分钟演讲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们增长知识,丰富情感。

如果语文老师能充分重视课前三分钟演讲,并根据本班学情,精心策划,有序安排,循序渐进地进行,那么课前那短短的三分钟,将会像窗外那一缕灿烂的阳光,照亮或许沉闷的课堂;会像春天的温柔的和风,吹开学生们智慧的大门;会像那一股股甘甜的清泉,叮叮咚咚地流进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田。我在近两年的语文教学中坚持实践课前三分钟演讲,感觉获益匪浅,现与各位同仁分享其过程与收获。

从这一届学生入校的第一堂课开始,每天一位同学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全班一条龙轮换,直至全班最后一名同学。这样,全班同学都可以参加,而且是每一位同学都清楚还有几天轮到自己,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做准备。从开始实施到现在,已实施了六轮。

第一轮主题:精彩的自我介绍。

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要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毕业学校、自己的性格、人品,兴趣爱好等。特别要求学生要用一两件具体的事来表述。鼓励有个性的表达。

收效:学生们彼此深入了解,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班级凝聚力;学生知道了写人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体现人物的性格品质;有助于老师更好地了解本班

学情。

第二轮主题:语文课堂上的诗意开篇。

要求:每一位同学在课前有感情地背诵一首诗歌(课本之外的,可以配乐)并进行鉴赏。要求赏析分别从炼字,名句,诗意理解三个角度任选两个角度进行。老师之前有指导,学生课前查资料,准备好内容后可先让老师指导点拨。

收效: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并使学会如何鉴赏诗歌;开启学生诗意人生的大门,让课堂多了一份诗意。

第三轮主题:让我们共同分享。

要求:每一位学生在课前讲述一件你所经历过的事,有趣的,难过的,感动的,有深刻教训的,从中获得道理的,

特别要求:首先事件要真实,六要素要清楚,经过要详细,要有对自己或他人的各种描写,最后要有总结或升华,要有感情或感悟。

收效: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事件更鲜活生动,学会了从生活中选材;学生学会了详尽生动地叙事,学会了感悟生活。

第四轮主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要求:每一位同学在课前讲一讲你最敬佩的人并与同学分享他的人生经历以及他所取得的成就。

特别要求:不空泛介绍,必须用一两个小故事体现这个人物的品质,精神。

收效: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榜样和奋斗目标;学生在听其他同学的演讲中认识了更多的优秀人物,拓宽视野;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写人叙事。

第五轮主题:我思考,我深刻。

要求:每一位学生在课前表述自己的某个观点,并用至少一个事例一句名言来证明它的正确性。希望学生如何引出观点要有点匠心,事例最好更新颖些。

收效:学生别出心裁,尝试用各种方法引出自己的观点,很有吸引力;学生收集了更多的素材,为初三学习写议论文打下了基础;学生的演讲每天都会给其他同学传递正能量。

第六轮主题:新闻三分钟。

要求:学生每天课前播报一则近期内的国内外新闻,并谈感悟。

收效:学生开始关注新闻并可以从新闻事件中学着思考感悟社会人生。

第七轮主题:……还在探究中,学生只要不毕业,课前三分钟演讲就在进行中。

在一轮一轮的课前三分钟演讲中,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了,知识更丰富了,感情更细腻真实了。每当一轮快要结束的时候,学生就会主动提醒我:“老师,这一轮课前三分钟就要结束了,咱们下一轮的主题是什么?”从他们的积极性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很喜欢这样的活动,很享受这个过程。于是我就顺势调动学生,让他们帮忙出谋划策,我们师生共同商讨确立主题,这个过程也是很美妙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相信只要我们语文老师用心揣摩,高度重视,课前三分钟一定会成为每一堂语文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后课前三分钟演讲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其胆量,增进学生间友情,增强班级凝聚力。

我在自己的课堂上实施课前三分钟过程中,学生们的进步令我欣慰,并给了我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与

感动。

刚开始,学生对这项活动虽然很新奇,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但由于我们班的学生基础差,能力不足,没自信,胆子小,所以效果不是很好,但我依然给予每一位演讲者以真诚的评价,真心的鼓励,有针对性地提出希望。慢慢地,收效越来越好。学生们渐渐地放开了,胆子大了一些,声音亮了一些,演讲得越发的流畅自如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很快,令人欣慰。当然,不只这些,每天聆听孩子们的三分钟演讲,常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感动。比如,有的学生平时成绩差,上课不主动回答问题,作业时有不交,而当轮到他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时,他竟然能清晰流畅地表达,令人刮目相看。每每这样,我的内心就会感到无限惊喜。再比如一位胆小的女生,当她战战战兢兢地走上讲台,用她那特有的细若蚊鸣的声音断断续续地演讲时,教室里居然鸦雀无声。没有起哄,没有不耐烦,看得出同学们的神经和那个女生一样紧张。大家屏气凝神地等待,有一位同学拿她的稿子在她遗忘之时善意地提醒着。终于,演讲结束了,虽然演讲不完美,班里还是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从那掌声里,我听出了肯定与鼓励,听出了支持与友谊,那掌声让我感动,那掌声将响彻在我教育生涯的天空,经久不息。

是的,每日的期待,精心地准备,每一次的进步,不同地惊喜,无数的感动……这些就是课前三分钟演讲带给语文课堂的别样的精彩!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八中037000)

上一篇:让亮点充实语文课堂 下一篇:将“潜心会文,多元解读”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