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发挥高校勤工助学助困育人双重功效的探索

时间:2022-10-09 01:39:08

新形势下发挥高校勤工助学助困育人双重功效的探索

摘 要: 回顾大学生勤工助学所走过的历程不难发现,在初始阶段仅是 “俭学”,只是为解决困难学生经济困难而进行的有偿劳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高教体制的改革,社会对人才的复合型要求,以及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成才意识的增强,“既助学又成才”已成为当今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共识”。

关键词: 高校 勤工助学 助困 育人

2007年7月出台的《高等学院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对勤工助学的概念界定为: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了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证明,勤工助学活动具有解困助学与立志育人的双重功能,成为大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普遍接受的校园活动。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各项措施的出台,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措施蓬勃开展,并且逐渐趋于成熟。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高校体制改革后,高校勤工助学也在其内涵、功能、类型、制度上发生着改变,由这些变化带来的种种问题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

一、新形势下勤工助学的现状分析

1.勤工助学活动的主体发生着变化――逐渐由贫困大学生向普通大学生转移。

在传统的观念里,勤工助学的主体就是贫困生,他们是学校的弱势群体,理应在岗位的应聘上得到相应的优先照顾。早期,勤工助学的主体的确主要局限于贫困生。首先他们对于这个政策和活动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很多贫困生入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勤工助学的途径来解决迫在眉睫的经济问题。其次,从学校的管理层面来看,普遍存在僧多粥少的局面,学校的固定岗位是有限而且长期不变的,这就使得勤工助学活动不得不优先考虑贫困生。

但是,随着勤工助学活动的深入发展,勤工助学活动的多重功能特别是其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实践锻炼和育人功能逐渐为大学生们所广泛认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尤其是非贫困生加入这一行列。这些非贫困生的加入,使得勤工助学活动的主体慢慢发生了变化。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目前高校贫困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普通学生中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比例,但由于相对于贫困生来说,基数相对较大的非贫困生的加入正逐步使勤工助学活动的主体逐渐由贫困大学生向普通大学生转移。

2.勤工助学类型和功能发生着变化――勤工助学越来越成为一种使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的一种有效方式。

随着勤工助学的不断发展,内涵也得到延伸和丰富。从刚开始的劳动型岗位逐渐形式多样,有劳动型岗位、管理型岗位、技术型岗位、科研型岗位,等等。这种变化必然带来勤工助学内涵等多方面的变化,勤工助学越来越成为一种使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的有效方式。能够使大学生亲身投入到真切的社会生活,参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树立热爱集体,关心集体,为集体贡献力量的途径。这些岗位及管理模式的变化为大学生锻炼实际工作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大学生在勤工助学中接触了全新的工作内容和制度,积累参与社会竞争的经验教训,获得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学会与人交流的本领,提高办事能力,这是在课堂上所达不到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学生把勤工助学当作是一种体验和历练,学习在课堂上无法获得的社会经验,因此,勤工助学的内涵与功能已发生新的变化。从内涵来看,新时期的勤工助学活动是以学生获得或改善学习条件为目的,将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有偿的实践活动。事实上,勤工助学不仅是解决贫困生、特困生经济问题的重要举措,而且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素质完善和成才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解困拓知的重要手段和心理脱贫的良药处方。

3.勤工助学的目的趋于明确――“既助学又成才”已成为当今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共识”。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不少高校就开始对勤工助学工作进行探索。通过几年的努力,绝大多数高校都已建立了多渠道多层次的资助体系,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有效的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制度和模式,很好地实现了勤工助学助困的功能。但是与此同时,勤工助学为部分非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锻炼能力和施展才华提供了社会实践的舞台。这一点越来越为广大学生和学校的管理人员所发现和重视。

勤工助学的目的日趋明确,回顾大学生勤工助学所走过的历程不难发现,在初始阶段仅是“俭学”,只是为解决困难学生经济困难而进行的有偿劳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高教体制的改革,社会对人才的复合型要求,以及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成才意识的增强,“既助学又成才”已成为当今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共识”。

二、发挥勤工助学助困育人双重功效面临的困境

1.助困面临的困境――学校的固有岗位的有限性和校外勤工助学岗位拓展的不稳定性。

(1)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开拓校内固定勤工助学岗位。

因主客观条件限制,当前大部分高校勤工助学岗位数量有限,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勤工助学岗位供不应求是许多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高校的扩招,贫困生特别是特困生在高校中的数量不断增加,随着越来越多的非贫困生的加入,与有限的勤工助学岗位产生了矛盾。高校的勤工助学岗位数和经费是相挂钩的,经费的多少决定了高校能够设置多少个固定岗位,因此,岗位数量的拓展必须有学校相应的经费支持。

(2)如何进一步开拓管理型、智力型勤工助学岗位。

在开拓校内勤工助学的同时,岗位还要向管理型、智力型勤工助学岗位倾斜。目前,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另一个困境是勤工助学活动的层次较低,多停留于低层次的劳务型,如办公室卫生保洁、图书馆书籍整理、收发信件等。大学生勤工助学应该是多层次、全方位的。这些勤工助学的岗位不需要发挥专业特长或运用相关技术技能,很难与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和成长成才需要相结合,对学习专业知识促进不大,也无法体现大学生的价值。如何在校内有限的岗位上尽量使学生摆脱纯体力劳动的境况,使得学生通过劳动既能助贫又能锻炼能力,提高认识,使勤工助学变成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学校管理者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3)如何在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有限的情况下开拓校外勤工助学渠道。

勤工助学渠道难以拓展,基本集中于校内。《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意见》要求学校鼓励大学生从事家教、社区服务等校外勤工助学工作,为学生到校外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创造条件。但由于体制和认识上的不足,勤工助学岗位的社会化困难重重。一方面,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不够,学校难以获得更多的适合大学生从事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出于对学生人身安全的考虑,学校也尽量避免学生在校外进行勤工助学,因为学生在社会上仍属于弱势群体,一旦在社会上进行勤工助学,就会沦为廉价的体力劳动者,而且工资得不到可靠的保障,由此而产生的经济纠纷时有发生。甚至有一些迫切想找兼职的学生被社会上一些利用这些心理的不法分子所蒙骗,这无异于使贫困生境况雪上加霜。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勤工助学活动在校外的进一步拓展。因此,如何在校内固定岗位数有限的情况下,很好地开拓校外市场,是学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进行勤工助学,是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2.育人面临的困境――如何在助困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

在对勤工助学的发展定位上,很多学校对勤工助学的丰富内涵与实践意义的认识尚存在一定差距,这使得在具体的运作实践中主要存在着三点不足。

(1)片面强调经济目的,对勤工助学的育人目标认识不足。

勤工助学的管理机构或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对勤工助学的育人目标认识不足,满足于完成教育行政部门所下达的专项经费计划或自己的经费预算,片面强调设立了多少岗位、解决多少学生困难等显性目标,将勤工助学工作绝对事务化。

(2)在工作中不注重强化其思想教育功能,放松对勤工助学的管理与指导,未能建立或切实执行相应的检查、评估与奖惩机制。

用工部门往往只要求学生的简单参与,而不着重强调其参与的质量与成效,多做少做一个样,做好做不好差不多,勤工助学的管理明显松懈和失衡,难以对学生进行公正、有效的管理与评估。这种弱化德育功能思想主导和显失公平与效益观念的认识及机制难以有效地教育和引导学生以积极健康的态度来参与勤工助学工作,勤工助学已失去其真实含义,而成为一种主要体现经济目的的经济补助方式。

(3)片面强调劳动锻炼,对勤工助学的育人内涵拓展不足。

传统的勤工助学方式过于单一,主要体现为劳务型或服务型,如卫生清扫、值班保卫等。忽视了高校本身特有的丰厚的人文与知识背景,不能从校园学风建设、文化建设等多个角度充分考虑勤工助学的重要意义,因而不能将勤工助学与之进行有机的结合;忽视了大学生潜在的创造精神与知识优势,不能将勤工助学积极地引入学习、科研与管理的各个环节。学生在简单单一的勤工助学形式下,往往难以体会自己在勤工助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实现勤工与助学的更高效的统一。

三、解决困境的探索

1.在制度上进一步规范勤工助学。

(1)在人员配备、机构设置、经费保障上做到三落实。

高校应十分重视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开展,充分认识其意义所在,把勤工助学工作作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为保证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高校应设立专门的勤工助学机构和专门的勤工助学管理人员,并且在经费上予以充分的保障,以保证该活动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

(2)配合贫困生助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进一步完善勤工助学管理制度,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制定详细的岗位责任制、考核标准、跟踪管理体系。如建立贫困生资源库、勤工助学学生档案、用工部门档案及岗位供需信息等。通过网站、招聘会等多种形式增加用工部门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使高校勤工助学活动真正长期化、制度化。此外,还要对勤工助学学生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使他们具有更高的素质。

2.强化勤工助学实践育人功能,将实践育人贯穿于勤工助学工作的每一环节。

高等学校的总体目标是培养人才,勤工助学是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有效方式之一,是高校锻炼人、教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育人,也应是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根本,必须将实践育人贯穿于勤工助学工作的每一环节。

(1)以勤工为方式,以育人为主导。

勤工助学活动是高校济困助学的重要载体,勤工助学工作积极有效地开展,缓解了大量困难学生部分的经济困难,其经济功能早已为实践所认同。但勤工助学的社会功能并不仅仅在于经济上的扶助,隐藏在经济之下的有关学生的品格意志、心理健康、精神状态等诸多问题也是勤工助学不可回避的工作任务,尤其在勤工助学的主体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非困难学生加入到勤工助学行列的情况下,勤工助学的思想扶助与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

(2)以普通型为基础,向专业型、高层次发展。

我们提出勤工助学活动由普通型向专业型发展,并不是排斥普通型的工作,而是在此基础上向专业型发展。当然实现这个发展,我们需要许多方面的配合,例如领导观念的转变,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勤工助学活动的教育功能和育人作用。

学校作为组织者和管理者,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勤工助学中充分利用自身的智力优势,发挥专业特色。提高勤工助学的专业化程度,从而形成“普通型与专业型相结合”注重专业化程度的发展类型。勤工助学专业化程度取决于参与的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的专业知识层次,要提升勤工助学活动的层次和提高勤工助学的专业化程度,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应注意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促进专业学习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蔡小飞.立志育人:高校勤工助学的第二大功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10):213-214.

[2]王庆华,刘振球.坚持三个统一 强化勤工助学实践育人功能[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4):193-195.

[3]何赛雄.高校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创新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110):151-152.

[4]邓基泽,姜峰,邓颖华.论勤工助学教育功能的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06,(12):81-83.

[5]高飞,陈巧云,罗来庚.高校勤工助学活动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7(4):36-39.

上一篇:浅谈语境与对外汉语词语释义教学 下一篇:默会知识视域下医学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