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作品解读》课程教学思考

时间:2022-10-09 01:35:29

《电影作品解读》课程教学思考

【摘 要】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基础课,《电影作品解读》传统上有两种授课思路,即电影史的角度和“拉片”的形式。这两种思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憾。针对当下的文化氛围,本课程有必要以电影的“故事”为解读核心,以板块式的纵深发展为授课思路,以知识传授和交流对话为授课方式,以期能够达到探寻故事的意义和培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电影作品解读》 课程思路 授课方式

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电影作品解读》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其作用在于通过对经典电影作品的解读,使学生能初步掌握主题的设置、故事的架构以及相关的视听语言知识,为其它专业课程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

就本课程的讲授来说,形式可以多样,可因专业设置的侧重点以及授课教师的专长来设定本课程的讲授方法。当下,本课程大致有以电影史为脉络的方式和以“拉片”为主的方式两种授课形式。以电影史为脉络的授课形式优点在于能够将作品置于历史语境中,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作品产生的背景以及作品本身对电影史的意义。以电影史为骨架,可以较为清晰地梳理电影作品的流变。但是,此授课方式的缺憾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过多地纠缠于电影史的梳理,使得课程的重心偏离“解读”,具体的文本分析比重过小。而以“拉片”为主的授课方式,其优势在于通过对电影的镜头进行细致的分析,让学生掌握视听语言的规律,但是因其过多地侧重于技术或曰形式层面的分析,往往会忽略电影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就笔者自身的教学经历来看,高年级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在进行作品创作时,他们最大的短板不是技术,而是作品内容与故事的苍白。我国大多数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体系往往侧重于技术的训练,忽略了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而“理想的传媒教育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应当是一种传媒素质、素养和专业理念的教育,而不仅仅是一种传播技能、方法和应用知识的教育”①,从尹鸿教授的这种教育理念出发,明确了《电影作品解读》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及作用之后,笔者将本课程的核心定位于对“故事”的解读之上,同时兼顾视听语言的表达。

课程思路:板块式纵深发展

针对教学目的,本课程采用板块式教学思路,分为“电影是什么”、“电影的主题”、“电影故事的要素”以及“如何用镜头讲故事”四大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是前后联系、纵深发展的关系。

在第一个板块中,围绕着“电影是什么”这个问题,结合具体作品,从电影的“白日梦”功能、“现实的渐近线”功能以及电影的艺术与商业属性三个角度界定电影。

1、“梦”在电影中有三种存在的样式:元素化的存在,例如在喜剧电影中“白日做梦”的形式;作为故事主体的存在,例如影片《盗梦空间》;作为意识形态功能的存在。在“梦”的这三种存在样式中,尤其让学生理解的是第三种存在样式,即“梦”作为意识形态功能的作用。授课过程中即利用《阿甘正传》这部好莱坞电影作为例子,分析电影中“梦”的意识形态功能。

2、作为区别于其他艺术形态的电影,其非常重要的一个特性就在于能够利用镜头的记录功体现强烈的现实指向性,因此,巴赞的“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的论断在当下仍然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如果电影脱离了其现实指向性,便会失去存在的根基。对时代的记录,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反映以及对历史的反思成为电影现实指向的目标。授课中,通过对王小帅作品《十七岁的单车》的解读,来发掘电影的现实指向功能。(3)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管是学界还是业界都机械地将电影分为商业片与艺术片,割裂了电影的商业属性与艺术属性,甚至到了二者只能居其一的地步。在好莱坞大片的冲击下,国产电影更是出现了片面追求商业价值的倾向。但是对于电影来说,商业属性和艺术属性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忽视电影的商业属性,电影则缺乏发展的经济基础;如果忽视电影的艺术属性,电影则会丧失继续发展的生命力。在当下电影环境的影响下,不少学生对于电影的理解显得过于机械,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应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分析,将商业与艺术之于电影的意义辨析清楚。

“电影的主题”板块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归纳在电影中出现较多的、承担了意义与价值的主题。经过笔者的分析之后,发现在当下的电影中,爱情、死亡、青春与命运是四个基本的主题。其中,爱情与死亡是人类两大永恒的主题,也是电影经常青睐于表现的两大主题。在授课过程中以影片《八月照相馆》为例,分析其处理爱情与死亡的手法,解读导演对待爱情与死亡的态度,不仅使学生了解电影处理这两种主题时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电影的这两个主题的挖掘,使学生树立较为健全的爱情观与死亡观。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除了关注爱情这个主题,对于身处其中的青春期,他们也有诸多的迷惑和不解,因此在他们自己的作品中常常看到对青春的诠释。在当下的电影中,对于青春基本存在两种态度:美好的青春和迷茫的青春。其中,对于青春的刻意美化占据了作品的绝大多数,这些作品可以称之为“青春偶像片”。但是,经过调查之后发现,当下的大学生对于青春的理解并不是那么的美好,更多的是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他们的青春常常是迷茫、忧伤、晦涩的。这些则是“青春片”所要表现的内容。无疑,相对于“青春偶像片”来说,“青春片”更具有指向现实的力量。所以,在对台湾电影《蓝色大门》进行解读时,重要的不是看其中的爱情与喜剧元素,而是从电影中透露出来的青春期的无奈、迷茫与彷徨。不管是爱情、死亡也好,青春也罢,到最后都可以归结为命运。在对命运这一主题进行解读时,以电影《蝴蝶效应》为例,分析人在命运面前是否就如“西西弗斯神话”一样,所有的抗争都是徒劳无功。

《人民论坛》杂志曾就“自己掏钱进影院,哪些因素最影响您的选择”这个问题作过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4%的受调查者选择“明星大腕主演”,而“好的题材或故事情节”以占受调查者47%的比率占据首位。②由此可见,当下评判一部电影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故事的成功与否。针对学生故事创作力不足的现象,在大量的观片经验基础上,笔者总结了当代电影中故事的几个重要要素,分别为:性与喜剧、暴力与视觉、时尚与拼贴以及悬念与结构。性与喜剧部分以影片《欧洲性旅行》为例,指出性喜剧存在的合法性在于其合乎主流的价值判断标准;暴力与视觉部分以影片《座头市》为例,分析了“暴力美学”的不同类型以及暴力在电影故事中的结构力量;时尚与拼贴则通过对《穿普拉达的女王》和《杜拉拉升职记》两部影片的对比,指出在电影中时尚是故事的一个卖点,但试图纯粹用时尚来吸引观众是远远不够的,更能打动人心的是在时尚背后所存在的价值判断;在悬念与结构部分,以《罗拉快跑》为例,结合布雷蒙的《叙事可能之逻辑》,寻找在电影中存在的基本叙事逻辑和结构,分析由于电影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处理而带来的不同意义。通过对电影故事元素的分析与总结,旨在向学生表明,对于电影的故事来说,新奇性并不是第一要素,关键在于能够通过故事的讲述,满足观众对于人生模式捕捉的深层需要。

故事对于当下的电影来说无疑是重要的元素之一,但是电影在讲述故事时自有其独特性,即用视听语言的形式将故事讲述出来。在电影中,画面语言是重要的表述方式,它不同于文字表述的抽象性,画面语言具有强烈的具象性。因此,在最后一个板块“如何用镜头讲故事”中,主要以影片《暖》和《寻枪》为例,从“色彩与光线”和“环境与景别”两部分分析画面语言在电影进行故事表述的时候所起的作用。

以上四个板块从辨析电影的本性开始,逐渐深入电影的主题、故事以及故事的表达方式。四个板块呈现出前后联系、纵深发展的模式。在分析电影作品时,不同于传统的文本分析方法,着重分析电影作品故事的元素及结构模式,形成以电影的“故事”为核心的授课方式。

授课形式:知识传授与交流对话

《电影作品解读》课程的授课采用知识传授与交流对话的形式。一方面通过电影作品的解读,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传授;另一方面,则以课堂讨论和作业的形式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话。

传统的《电影作品解读》课程的以具体作品解读为主要手段的授课方式优势在于能够对作品进行细致入微的解析,缺憾在于系统性不强。为了能在对电影作品解读的同时照顾到知识传授的系统性,本课程采取了由面及点式的授课方式和从电影作品本身出发总结规律的方法。

在对上述的每个板块的具体内容进行讲解时先从一般入手,讲解电影在每部分所具有的共性。同时借助多媒体手段,构建良好的课堂效果。例如在讲解电影的“青春”主题时,首先以席慕容的《青春》开篇,同时配合播放范玮琪的歌曲《那些花儿》,在课堂开始时即将气氛带入对青春的追忆与怀念之中,诠释青春对于生命来说意味这什么。进入正题之后,分析电影对于青春的两种态度:美好的青春与迷茫的青春,同时以电影作品为例阐释这两种态度在电影中的表现。最后,分析青春在电影中的存在:青春与成长(以《阳光灿烂的日子》为例)、青春与梦想(以《上车,走吧!》为例)、青春与爱情(以《山楂树之恋》为例)和青春与彷徨(以《发条橙》为例)。通过这样的讲解,系统的诠释青春这个主题在电影中的表现。最后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对《蓝色大门》进行分析。在进行文本细读的时候,注意规律性的总结。比如在分析《死神来了1》这部影片时,在影片的4分55秒处有一个转场,利用了相似性转场这种手法,转场在电影中是一种基本的技巧,在学生的作品中也经常会用到,利用“相似性转场”这一点,总结在电影中有哪些转场的技巧,并且布置学生课后分析影片《入殓师》中的转场技巧,通过这样的联系,为他们以后作品的创作积累经验。

进行课堂教学时,如果是一味地知识灌输,则会使学生陷入被动接受的境地。同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性质也使得灌输式教育不是最佳的方式,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大多具有思维活跃、对问题敏感、表达自己的欲望较强等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笔者发现课堂上的交流与对话是必要的,不仅仅能够达到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效果,更可以实现理想的“教学相长”。

就如伯姆所说:“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出新的理解和共识。”③课堂的交流与对话主要采取两种形式:课堂讨论和作业点评。课堂讨论时,针对某一问题,每个同学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学对他的看法可以进行补充或驳斥,在思辨中达到对问题的理解。比如在细读《罗拉快跑》文本时,笔者曾经抛出一个问题:在这部电影中有三种故事的结局,你更倾向于哪一种结局。对此问题,辩论的焦点在于第三种结局的方式是否是最好的结局方式。经过辩论,大多数人达成了一致:即第三种结局方式并不是最完美的结局方式,但是它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方式,因为它暗含了人类普遍共有的追求“大团圆”的心理。同时,针对这部影片笔者布置了课后作业:将这三个故事的顺序重新进行排列,并说明理由。在进行作业点评时,并不是由教师自己点评构成“一言堂”,而是选取作业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让学生就这几个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种讨论的形式,使学生明白故事并不仅仅意味着主题和人物,结构对于故事意义的传达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追寻意义与培养人文关怀的课堂效果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要培养的绝不仅仅是熟练的技术工人,而应该是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广播电视工作者。虽然当下是一个去崇高、去中心、消解意义的时代,但是作为准传媒人,广播电视编导的学生应该具备对社会历史敏锐的洞察力、对社会现象敏感的传媒直觉、对人的生存状态强烈的人文关怀等素质。唯有如此,由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的学生才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传媒人,而不是沦为技术主义的“奴隶”。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电影作品解读》正是从这一目的出发,试图通过对电影的“故事”的解读,追寻电影中存在的意义探寻与人文关怀。而本课程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绝不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终点,这仅仅是一个开端,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接下来的一系列专业课程中,意义的追寻与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将是一以贯之的目标。

参考文献

①尹鸿,《我国院校传媒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今传媒》,2005(7)

②周星,《不会讲故事成为大片软肋——从剧情成为观众首选说起》,《人民论坛》,2011(5)

③[英]伯姆:《论对话》,王松涛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

(作者:上海大学电影学2012级博士生,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讲师)

责编:叶水茂

上一篇:徐沛东自述:融入亲情的爱情才更醇美 下一篇:餐桌上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