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

时间:2022-10-09 12:07:03

浅谈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

摘要:通过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特点的分析,浅析了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意义、手段、方法及未来的发展及研究方向,以实现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理论的推广和运用,完成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 成本 控制 发展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是近几年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出现的一个名词,而其成本控制又是该领域最突出的究课题。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区别传统的建设项目,包括了建设阶段、运行阶段和拆除阶段。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国防部提出的,在我国只是近几年才推广这一理念,特别是建设项目一体化的实行,使我们不仅仅只关注到项目的建设成本,还关注到未来成本(包括运行费、维修费和报废处置费等),因此,我们不仅要在建设项目各阶段考虑项目阶段的建设成本,而且还要考虑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成本,实现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性与合理性。1、全寿命周成本的特点

要实施好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必须先了解全寿命周成本的特点。

1.1多主体性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涉及的主体较多,包括企业、社会和消费者。企业包括了投资商、建造商、原材料和设备供应商及中介咨询企业等;社会就是公共大众,其委托人和人是政府;消费者则是建设项目的购买者和使用者。

1.2多阶段性

与传统的建设项目只关注建设期的成本不同,全寿命周期成本不仅关注建设期的成本,还要关注建设项目运行阶段和拆除阶段,其涉及到六大方面的成本:决策成本、设计成本、施工成本、使用成本、维护成本和拆除成本,各阶段的成本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特别是前一阶段的成本往往影响后一阶段多发生的成本。

1.3复杂性

与传统建设项目相比,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把建设项目整个寿命周期作为成本管理的对象。这就使得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更加复杂,因其涉及的主体及阶段更多,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内容会更加丰富,成本控制更加复杂,成本影响因素分析的对象范围及成本影响因素更广。

1.4系统性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以上三个特性,不难理解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实质是一个系统,包括了目标系统、主体系统、要素系统和寿命系统,并且具有一切开放的复杂系统的性质。

2、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意义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项目的建设成本和未来成本分别加以管理,但是,根据美国能源部的一项资料显示,项目前期成本占寿命周期成本的7~12%,生产/建造成本占27~28%,运营及维护、回收及报废占寿命周期成本的60~66%。由此可见,包括运营及维护、回收及报废成本在内的未来成本,在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 2.1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可以实现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优化。 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可以指导人们自觉地、全面地、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项目的建造成本和运营与维护成本,从而实现建设项目成本的优化和节约。 2.2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可以实现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资源节约。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关注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通过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各个阶段和各种因素的分析,系统地做出成本控制措施。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审视建设项目成本控制工作,可以综合考虑建设项目初始成本,从而实现建设项目寿命周期内资源消耗最低。 2.3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有助于实现我国建筑业“绿色化战略”。 早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把推广节能省地型建筑作为一种战略,明确规定第一阶段,到2010年,全国新建建筑争取三分之一以上能够达到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标准,全国城镇建筑的总耗能要实现节能50%;第二阶段,到2020年,要通过进一步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使全社会建筑的总耗能达到节能65%的目标。绿色建筑不同于传统建筑,其强调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和对生态的保护。此外,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的初始建造成本更高,而运行成本、能源消耗和对环境影响更低。因此,对项目整个寿命周期所发生的全部费用进行分析和评价,降低绿色建筑寿命周期成本,从而有利于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实施,有利于加快我国建筑行业的“绿色化”进程。

3、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手段 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工作既是经济工作,又是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这是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属性。它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受到内部诸如质量、成本、进度、安全等方面的影响,还会受到人为因素等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手段具有多样性,主要分为技术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文化手段。技术手段是关键,经济手段是核心,法律手段和文化手段是保障。

4、进行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方法

4.1理论方法

一个系统进行完整的控制研究,必然涉及到许多领域,那么要做好成本控制这一大的系统学科,就需要运用到技术经济学、系统工程、项目管理、价值工程、寿命周期理论、循环经济、设备综合工程学、财务管理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

4.2技术路线

现有的成本控制方法主要是基于建设项目某一阶段的成本控制,或只是对建设期的成本控制,所以进行全寿命成本控制时需要做到一是对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实现每个阶段的成本最优,二是以全寿命周期为研究对象,对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进行分析,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为目标,指定和指导各个阶段、各个要素的成本控制。

5、建设项目全寿命成本控制的发展及研究方向

虽然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研究相对成熟,但是结合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研究相对较少。建设项目全寿命成本的国内外研究才刚刚起步,缺少系统的理论研究。因此,我们认为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

5.1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意识

寿命周期成本作为一种理论已经为学术界所认同。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微观主体是建设业主、施工方、使用业主等市场主体,如何将寿命周期成本意识灌输到每一个市场主体的行为中去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

5.2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体系研究

建设项目寿命周期成本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建设项目寿命周期成本的多主体性。其多主体性就容易造成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工作的 “责、权、利”不明确、不相匹配。一般而言,要节约建设项目的运行成本,势必要增加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体系的研究应该重点研究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参与主体,主体的性质,主体的“责、权、利”,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通过成本体系的研究我们才能够明晰各个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找一种运行模式,使得各个主体在这种模式之下能够实现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

5.3建设项目全书面周期成本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分为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微观层次的因素分析研究主要是突破传统成本控制的阶段局限,通过对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各个阶段影响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因素。宏观层次的因素分析研究是通过对建设项目各个要素的价值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价值链影响因素的分析,寻找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影响因素。微观层次的因素分析研究可以实现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短期控制,宏观层次的因素分析研究可以实现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长期改进。

5.4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系统研究

系统学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其处于上一级系统之中,同时也包含很多子系统。传统成本的研究很少引入系统的观点对成本进行研究,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就是一个系统。为此,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系统的研究应树立系统观念,坚持系统思想,运用系统科学理论,采用系统工程方法,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6、结语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论虽已被学术界所认同,但其运用于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建设工作者应该尽早树立全寿命周期的概念,将全寿命成本优化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主人翁的精神为提高建设项目的效益、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作出自己的努力。

上一篇: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下一篇:建筑施工中对成本控制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