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摄影为生

时间:2022-10-09 11:12:08

以摄影为生

超级A型血

走在路上或拍摄照片的时候,受琦时常哼着不知名的调子,问他是什么,他总是说:“你不熟悉的歌。”于是我怀疑那些根本就是他自己随时编唱出来的。有机会和他一起工作的人很快就会发现,除了爱唱不知名的歌,他还是一位极具专业精神的摄影师,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了解他的朋友们都称他“超级A型血”。

一年多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受琦开始为《家居》杂志拍摄图片,一上手,就停不下来了。凭着20年的电影、电视、图片的拍摄经验,他做得很轻松。但在外行看来,他应该是最“劳师动众”的家居摄影师,因为在大多数这行里的摄影师只利用现场光拍摄的时候,他却时常带着一套类似拍电视剧的照明设备,和专业的照明师一起工作。 而在正式拍摄之前,他无一例外地先去现场考察一番,来决定用多少时间、用什么底片、用什么镜头,以及用多大量和什么样的灯光。守时和洁癖是他的两大特点,可想而知,助手们与他一起工作时并不轻松,首先收工时整理设备就是一大考验,如果电线没有按照原来的方式缠绕或没有放在指定的位置,都会被他要求重新来过,就更别说拍摄时对灯光效果的苛求了。实际上,他使用大量灯光拍建筑和室内,并非因为现场不够亮,而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光线效果,为了更好地表现建筑与室内设计的思想。

与建筑摄影结缘

1989年,当时在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任摄影师的受琦,曾与导演于中宁先生用三个月的时间拍摄欧洲建筑,内容包括著名古代建筑、现代建筑和古建的保护。拍摄的建筑不仅包括从古希腊的奥林匹亚广场、雅典卫城等到土耳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从意大利的罗马万神庙、庞贝古城等到法国的黑豆府邸、凡尔赛宫等大量最具代表意义的古代建筑,还包括巴黎拉德芳斯区、鲁昂改造小区、联合国总部等现代建筑,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大师勒・科布西耶的朗香教堂和萨菲别墅也在其中。在用胶片拍摄记录片之余,受琦毫无例外地举起相机,拍下这些人类居住文明的里程碑,和在附近出现的人们。虽然《欧洲建筑》这部纪录片早已在1990年获奖,至今仍然作为业内重要的资料片为开设建筑设计、建筑摄影专业课程的高等院校广为使用。但是,当时拍摄的那些建筑和肖像的照片,却一直没有机会得以发表。

那次拍摄经历,给受琦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除了超强度拍摄的经验,欧洲人对古代建筑的保护以及对城市老区与新区的规划的思想与实践,可能是对他影响最为深远的。后来,他拍《新后窗》系列、《赵登禹路1998-2001》这样的题材或许是不可避免的。

崇尚亚当斯的自学者

受琦二十岁考入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跟随王瑾先生学习电影摄影,同时也开始通过书籍自己学习安塞尔・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他是那种自身拥有发展动力的人,除读了大量的能够买到的有关国外摄影师与摄影技术的书籍,还在几年间看了几百部国外电影,并且拍摄了大量照片。在大部分时间里,他不厌其烦地拍摄身边最熟悉的题材:自己的家人、自家的四合院、附近的胡同与街道、身边的同事们、自己的车、甚至拍自己穿过的鞋与衣物。他在记录自己生活的同时,学习亚当斯的测光手法和冲洗放大的技术,并且找到一套独特的调棕方法。他不参加任何摄影比赛,也不参加任何协会、组织,只是专心地做自己的。由受琦担任摄影的纪录片也在这些年中不断获奖。获奖的作品除了《欧洲建筑》,还包括:《人口与经济》、《能源会枯竭吗》、《科教兴国》等。

受琦很少大谈艺术,但与同道们切磋起摄影技术来,似乎就有谈不尽的话题。他认为摄影艺术一定要建立在精巧极致的摄影技术基础之上,而绝对不是靠运气、靠灵感就能达到的境界,所以他崇尚安塞尔・亚当斯。另一方面,他喜爱那些拍摄身边题材的摄影师和他们的作品,如:法国摄影师马克・吕布、亨利・卡蒂尔・布列松、布贝等。他认为不必非到才能拍出好片子,能够把身边的人、事拍好才是真正好的摄影师,而越是看似熟悉的、简单的题材越是难以找到激情、拍出新意。

平淡出奇

初识受琦的人对他的最大印象莫过于平和,也许有人会对他那种与时下流行的躁动截然相反的沉静感到讶异,而当看到他这些年来拍摄的全部作品的时候就不由得在内心深处感受震撼。从单幅照片来看,似乎他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最普通的风景、街景、人物,与日常生活没什么两样。但是,如果我们承认摄影是一种观看事物方法的艺术形式,我们就不得不为受琦的诚实与耐心所感动,这是一种持续有力的关照,把我们周围难以察觉的点滴变化忠实、毫不夸张地记录下来。

或许,我们太熟悉思想运动、艺术潮流所带来的新鲜与振奋的激情,对于受琦作品中充斥的平和、清疏的口味觉得尤为突然与惊异。因为无论谁,都无法轻视作品中所蕴涵的高超技艺与职业精神。在这个基础上,力量通过平淡而慢慢释放。所以,当人们观看他的作品后转过头的刹那,常常不由自主地又回过头来再看个究竟,但又抓不住那究竟是什么。或许,那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忽视的一些事情,或许就是生命的本质――平凡。

以摄影为生

受琦目前的状态不错。在建筑摄影圈内已经小有名气,慕名而来的客户不少,不论工作量的大小,受琦总是认真地对待。他总爱说:“国内目前不是缺少艺术家,而是缺少具有职业精神的专业人士。”而他的理想是,有一天能够选择题材,并独立拍摄高品质的纪录片。那必须有经济基础,所以在目前这个以摄影为生的阶段,他必须抓住自己的好运气,更何况拍摄建筑与室内作品也是他非常喜爱的题材。在工作之余,他也在继续拍摄自己近年来的主题――北京的城市变迁。

受琦是幸运的。他使用着世界上最好的摄影器材,干着自己喜爱的工作,在和平的日子里心平气和地拍摄走向实际,并开始追求品位的中国人的生活。

德国使馆 主光源:室内现场光 布灯:没有加灯

郑州裕达大厦

主光源:室内现场光

布灯:从右侧透过木百叶窗用一只500w聚光灯照明花瓶,打出光影,正面相机旁用一只300w散光灯做辅光照明阴影部位。

意大利使馆

主光源:室外阳光,室内现场光。

布灯:没有加灯。

家居 (地下室)

光源:因地下室光线较暗,所以主要靠布灯照明,白色沙发和楼梯扶手分别用两只300w聚光灯照明,沙发后面用一只300w散光灯加柔光纸照明楼梯下面的空间和地面,左侧用一只800w散光灯模拟地下室天窗照明左侧空间,正面相机旁用一只300w散光灯做辅光照明。

郑州裕达大厦

主光源:室内,室外现场光。

布灯:画面左第三根柱子后面用一只300w聚光灯照明钢琴和花盆。

德国使馆

主光源:室外阳光。

布灯:正面相机左侧用一只800w散光灯加蓝校色纸照明沙发暗部 。

上一篇:美国人像摄影新人 下一篇:红星速览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