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学习数学

时间:2022-10-09 10:03:42

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学习数学

【摘要】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则认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相关数学阅读理解能力从小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习惯,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

【关键词】阅读 ,数学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这些话道出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但是目前的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偏见,认为阅读只是语文、英语教学的事,而忽视对数学的阅读。殊不知随着现代科技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社会越来越数学化,仅具备语文阅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如有些学生做计算题还行,就是应用题不会分析,只要老师将题目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半截时,孩子就会叫道:“哦,原来如此!”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出在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上。

一、通过数学阅读,有利于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进行交流

学生与文本间的交流,阅读就是一种有效的交流形式。通过数学阅读, 是学生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无论从学习数学的角度还是使用数学的角度看,数学交流都有极重要的作用。而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然而,学生仅靠课堂上听老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只有通过阅读,做好与文本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提高数学语言水平,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交流能力。如《质数和合数》,首先提出问题: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

通过阅读课本相关的内容,明白“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或素数)”。知道像、2、3、5、7、11等等都是质数。而“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像4、6、8、9、10、12等等都是合数。”最后讨论1为什么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数学概念是现实世界中有关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具有精确、简炼、逻辑性强等特点,因此在概念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概念表述的准确性。 如讲到奇数、偶数时,可说:7是奇数,14是偶数。但讲到约数、倍数时,便不能说7是约数,14是倍数,而应说:7是14的约数,14是7的倍数。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概念表述时,决不能满足于学生说出大体意思,而应加强学生对概念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的指导。

二、通过数学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意识

针对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可以让同学把题目转化成简单的图形或是数字;而针对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则可以让学生边审阅题目边画线段图、几何图,或是简单的列出相关条件和问题。经过长期的习惯形成,在数学阅读中,学生会有意识的将阅读与动手操作联系起来。例如,教学“统计”一课时,让学生们通过画一画、涂一涂或者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一些数学信息在纸上表示出来。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制作出雏形统计图。完成后,同伴互相欣赏作品,教师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并给予评价。对操作过程中有意外生成的闪光点,可以在全班点评,让学生们分享,使全体学生都能感受到操作过程的美好、操作成功的喜悦。对学生的鼓励是对学生操作意识的一种激励,它会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一种震撼的作用,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勤于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和热情,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通过动手操作,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通过数学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对题目进行充分的分析,再通过对阅读材料进行感知、理解,然后建立起相应的数学逻辑关系。数学阅读过程中,学生会不时地遇到问题,也会不断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进一步分析、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反复的阅读,边读边思考,对材料中所给的信息加以理解,而思考的过程也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从而也就锻炼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首先让学生拿出10cm、8cm、7cm长的三根小棒,在桌子上摆出三角形,学生非常轻松自如地摆出了三角形,接着老师又让学生拿出10cm、4cm、5cm长的三根小棒摆三角形,结果学生怎么摆也摆不出来。然后教师提出疑问:“同样都是三条边,为什么后三根小棒摆不出三角形呢?”请同学们讨论。通过讨论,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要大于第三边”,这个知识的掌握,是通过学生动手、动脑自己总结的。

四、通过数学阅读,有利于数学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

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可是,目前我们广大师生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教科书,教师上课就在课堂上循循善诱地深入浅出地娓娓动听地讲解,讲完之后就让学生翻开课本,作练习或爬黑板,之后,总结、布置课下作业,仅把教科书当成习题集。这正是教师讲解精彩而仍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缺少阅读教科书的环节。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非常迅速。在长达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均发生惊人的变化。但小学生还不能很好地分辨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好与坏,所以必须有人对他进行指导,而最佳人选就是教师,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练习、互相讨论等方法来了解学生的阅读效果。总之只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从培养能力入手,多给予学生数学阅读的指导,多给一些阅读时间,多给一些阅读的材料;学生就会改变只要认真听讲,多做练习就能学好数学的观念,转而从培养自己的能力出发,培养自己的数学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普遍得到提高。

未来社会高度发展,瞬息万变,未来科学越来越数学化,社会越来越数学化,将来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因此,面向未来,数学教学要重视对数学阅读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非常符合现代教育思想。

上一篇: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下一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