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稿件专家评审问题

时间:2022-10-09 09:33:25

学术期刊稿件专家评审问题

学术期刊的专家评审是指作者投稿以后,期刊编辑部邀请具备稿件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专家进行评审把关,并根据评审结果确定是否录用的过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学科领域的划分更加专业化、复杂化,编辑不可能对所有领域的专业知识都有深刻的把握,因此往往无法对一篇稿件的学术价值做出全面、正确的判断,这就需要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稿件进行把关,由他们提出一些有建设性、针对性的修改意见,以提高期刊的学术理论水平。当前,几乎所有的学术期刊都有自己的审稿专家库,期刊社(编辑部)通常会将大多数通过初审的稿件提交给相关专家审阅。[1]

1专家评审的意义和作用

审稿是对稿件质量的全面审查和评价,是期刊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专家审稿能够保证稿件所涉及内容的创新性、重要性和实用性,同时,专家对稿件做出的评价可为编辑人员处理稿件提供依据,保证刊出的稿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促成高质量稿件的发表,从而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人们普遍认为,没有经过专家评审的文章的准确性和质量是不可靠的。深度和广度,完善结构方法专家在审稿的过程中,可以找出稿件中研究方法的错误或不足,对稿件提出指导性的修改意见,有助于作者和编辑对稿件进行修改和加工,提高文章的完整性和可读性。同时,对研究工作的深化和进一步开展提出建设性意见与建议,有利于科学技术研究向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拓展,确保研究过程和结果尽可能真实准确,没有原则性错误。一方面,专家可以通过审阅稿件激发灵感,并应用于后续的研究过程中;另一方面,作者也可以通过专家的指导完善并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同时,不同的学术见解和新颖的学术思想可以得到交流,从而使作者、编者、审稿专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进步。

2专家评审的基本过程

一般来说,期刊编辑部在收到作者投稿后首先进行稿件登记,期刊编辑检查稿件各要素是否完整、内容是否符合期刊刊载范围等;符合要求的稿件送审稿专家审阅。审稿专家从稿件的学术性、创新性、科学性以及有无原则性错误方面给出评价,提出修改建议,最后给出综合评定意见,如:可以发表、修改后发表、修改后再审、退稿。主编或编委根据稿件情况并参考专家意见确定稿件取舍,其流程如图1所示。

3期刊聘请审稿专家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尽可能避免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最大限度地保证审稿的客观、公正、科学、准确,专家审稿通常采用双向匿名制,即所谓“双盲法”进行。在送审前,由编辑将稿件的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有关资料去掉,审稿专家的信息也对作者保密。坚持作者与审稿专家不见面的原则,既不让作者知道其稿件由哪位审稿专家审阅,最好也不要让审稿专家知道作者是谁。有些确实需要审稿专家与作者面对面交流探讨的稿件,可由编辑负责联系,约定时间、地点,在第三方(编辑)参与的情况下进行探讨,在探讨结束后,当场给出明确结论。审稿专家以外的任何人或任何机构、单位所做的鉴定或所写的评审材料,都不能替代期刊的审稿程序和期刊审稿专家的书面审稿意见。编辑为了了解情况,可以认真阅读这些鉴定和评审材料,但不得将其转送给审稿专家,以防干扰审稿专家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期刊编辑部需要为每一篇稿件确定最适合的审稿专家,如果稿件被发送给相关领域外的审稿专家,可能得到不公正或错误的评判,导致好的稿件被退稿、不好的稿件被录用。因此,需确保所送审稿件涉及的内容与审稿专家的专业特长对口,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确保好的稿件被发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期刊编辑部要尽可能多地寻找“伯乐”。审稿专家要在相关领域拥有很高造诣,且学风严谨、公正,具有较高的洞察力,能够敏锐捕捉到稿件内容的创新点,发现稿件的潜在价值。同时,有条件的期刊编辑部应尽可能外聘审稿专家,审稿专家要回避审阅除稿件所涉及专业领域以外的所有与自己有关系的稿件,尽量避免稿件由作者所在单位的审稿专家或作者的导师审阅,以确保稿件的评审不受或少受人为因素的干扰。[4]要选出有高度责任心的专家担任审稿专家,确保审稿及时、不拖延。有些专家平时工作比较忙,甚至长期出差,编辑要及时与审稿专家沟通,以适当的方式适时提醒其及时审稿,以免延误时间,确有困难暂时不能承任审稿任务的,要及时选送其他审稿专家。要求审稿专家对所审稿件选题的先进性、实用性、科学性,以及表达的规范性进行总体评价,指出存在的具体问题并给出明确的修改意见。同时要有明确的结论,即对稿件可以发表、修改后发表、修改后再审、退稿等进行明确表态,对退稿的稿件要写出退稿理由,给作者以明确、中肯的答复,让作者心服口服。审稿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有些专家百忙中抽出时间认真审稿,有时为了一个术语、一个公式亲自查阅资料,亲自计算验证结果,对他们的辛勤劳动应该给予相应的报酬。科技期刊编辑部基本都采用审稿费制度,但审稿费极少,专家的付出与收获严重失衡,审稿人之所以能认真为期刊把关,靠的是奉献精神。在与审稿专家的交流中了解到,他们并不在意经济待遇,而是完全出于对期刊的支持、帮助和关爱,关注的是自己的工作是否被别人认可,即工作量的体现。当前,对审稿专家审1篇稿件应得到多少酬劳、如何计算工作量等问题并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或规定。在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评审中,没有把专家审稿这一项计算在工作业绩考核中,这大大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建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尽快制定可行的、便于操作的标准或规定,把专家审稿待遇问题纳入法制轨道,使审稿专家劳有所获、劳有所得。

上一篇:新经济时代企业市场营销策略 下一篇: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