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英语在幼师专业的改革

时间:2022-10-09 09:30:18

浅谈中职英语在幼师专业的改革

摘 要:针对当前中职幼师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结合学生就业的岗位特征,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调整,突破传统的观念,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校”“校”合作,即中职学校与幼儿园的合作,把学生带到幼儿园,并把岗位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融入课程的安排及设置中。

关键词:幼师专业;英语;课程改革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就业紧密联系。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不同,普通高中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中等职业教育在知识的基础上,更强调的是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把岗位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融入课程的安排及设置中。

一、幼师专业学生及英语学习现状

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生不同,多数都是中考落榜考不上高中的学生,内心存在着一定的挫败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不高,课堂上发言不积极,上课不够认真。我校幼师专业的学生,男女比例失调,基本上都是女生。幼师专业在校生分2011级、2012级和2013级三个年级,其中2011级两个班,男生0人;2012级三个班,男生0人;2013级三个班,男生2人,女生班级的特点:个性活泼、话多、动手能力强,生动有趣的课堂易调动她们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改革中职英语课堂,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呢?

二、改革的措施

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目标不同,普通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它是为以后升学打好基础,为的是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但中等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毕业后学生面临的是就业,幼师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是一名幼儿老师,作为一名幼儿老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还必须具备“说、唱、弹、跳”的本领。根据幼师专业在校学生的现状以及社会对幼儿老师技能的要求,中职英语课堂应该打破“以理论知识、老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在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现就以我校幼师专业为例,探讨我校对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些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

我校幼师专业教学采用“2+1”模式,即“一年学习基础知识,一年学习技能知识,一年到幼儿园参加顶岗实习”。英语开设在第一学年,每学期4节课,总课时160节。选用的教材是《英语1》(基础模块)林立、王笃勤主编2009版教材。针对幼师专业的学生,在学好英语基础上,在教学内容上课程与幼儿教师培养专业特色“说、唱、跳、弹”相联系,不但具备扎实的英语知识,而且也应该具备唱跳的技能。因此,在课程教学上,我融入英语歌曲、英语故事等内容,采用《清华幼儿英语》《幼儿英语歌曲》《幼儿英语动画故事》等相关辅助教材内容。通过融入幼儿英语歌曲、幼儿短篇英语故事,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她们以后的岗位上,她们也可以利用这些知识为以后的职业作铺垫。

2.教学方法改革

课堂上,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多样式地学习英语。在基础英语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英语听力片段,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同时在《清华幼儿英语》《幼儿英语歌曲》《幼儿英语动画故事》中,节选生动有趣的Flas,提高学生英语视、听、说等技能的同时,也能结合幼儿园的特点,提高学生幼儿英语歌曲、故事表演的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6~8人为一组,可自由组合,课堂上的学习内容以“任务”的方式分给各个小组。英文歌曲学习,比如,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所学的歌曲结合本小组成员的特点,进行编排,以唱跳的形式进行表演;英文故事学习,小组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可以制作相应的道具,通过课后的准备,课堂上将所学故事通过表演的方式进行训练,加强英语的应用能力。教学上还采用一体化教学,利用电子教案、课件在多媒体课室播放,提高学生英语视、听、说等技能及幼儿英语歌曲唱跳等能力。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堂活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3.在教学模式上创新,建立“校”“校”合作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与岗位对接,而幼师专业培养的是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是就业,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呢?一个教师,知识再丰富,倒不出来,那也只是空谈,因此课堂的学习应与实践相联系。我校幼师专业与全省50多家幼儿园建立幼儿园参观见习、顶岗实习基地,在幼儿英语视听说这门课上,我校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和实践性,与幼儿园学校相联合,通过参观、见习的模式,让学生对幼儿园的基础设施、课堂设置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带领她们观摩幼儿园英语课堂的教学,为她们以后的就业奠定了基础。在综合实训中,建立“校”“校”合作关系,通过观摩幼儿园教学后,组织技能比赛,如,英语教学技能比赛、幼儿歌曲表演比赛等技能比赛,让学生在热情洋溢、竞争激烈的氛围中,展示她们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个人风采。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它与就业紧密联系。而英语在课程改革上,应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结合专业设置来开展,理论联系实践,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校”“校”合作,在学习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应掌握一位教师应具备的实践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王国华,刘合群.职业教育心理学[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周丽娟.论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广东教育职教,2011(11).

[3]毕玉娟.“以学生为中心”―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潍坊学院学报,2011(02).

上一篇:面向社会需求 加快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下一篇:信心+方法+悟性=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