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观察及评估

时间:2022-10-09 08:35:23

腹腔镜下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观察及评估

【摘要】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方法 7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D2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根治性指标、手术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 两组患者近端切缘距离、远端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 出血量、止痛剂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 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腹腔镜;D2根治术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3.041

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不断攀升, 其中最常见的为进展期胃癌, 指的是肿瘤出现部位在胃壁肌层及以下[1]。手术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主要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腹腔镜下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 本院将进展期胃癌患者72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 以传统开腹手术作为对照, 以下是详细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 计算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6例。⒋嬖谥琢鲈洞ψ移、其他恶性肿瘤以及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排除。观察组:男19例, 女17例;年龄38~70岁, 平均年龄(55.47±6.58)岁;肿瘤直径2~8 cm, 平均直径(4.22±1.27)cm;肿瘤部位:7例贲门部, 10例胃体部, 19例胃窦部;病理分型:18例低分化, 10例中分化, 8例高分化。对照组:男21例, 女15例;年龄37~72岁, 平均年龄(55.52±6.63)岁;肿瘤直径2~9 cm, 平均直径(4.31±1.57)cm;肿瘤部位:6例贲门部, 12例胃体部, 18例胃窦部;病理分型:19例低分化, 11例中分化, 6例高分化。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D2根治术治疗, 在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 将患者摆放成平卧位并将其双腿分开, 对手术区域常规消毒铺巾, 穿刺点为脐孔, 在CO2气腹建立之后, 使用五孔法将腹腔镜器械置入, 探查腹腔情况和肿瘤部位, 操作孔选择脐左侧5 cm向上1~2 cm处、左侧腋前线肋缘下2 cm处以及右侧锁骨中线与脐横线交点偏上1~2 cm处。将结肠系膜前叶和胰腺包膜剥离后分离并切断胃网膜左血管、脾胃韧带及部分胃短血管, 在胃大弯充分暴露后, 对胃结肠干和胃十二指肠动脉进行解剖, 将胃网膜右静脉及动脉、胃左动脉、胃右动脉以及脾动脉离断, 将肿瘤组织和淋巴结完全清除, 并及时取出病理标本送检, 作一切口于腹部正中, 在实施胃切除术后重建消化道。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除在腹部正中绕脐作15~20 cm长的腹部切口外, 其余操作与上述操作方法一致。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肿瘤根治性指标(近端切缘距离、远端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止痛剂使用次数、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肿瘤根治性指标比较 治疗后, 两组患者近端切缘距离、远端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 出血量、止痛剂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 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33%, 低于对照组的27.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胃癌的病因复杂, 早期确诊的难度大, 患者一般在发现时已处于进展期, 体重减轻以及躯体疼痛是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2]。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术式, 包括开腹胃癌根治术(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D2根治术。

传统开腹手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清除肿瘤组织和淋巴结, 但创伤大, 患者术后疼痛感重, 延长了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

腹腔镜下D2根治术同传统开腹手术相比, 存在以下几点优势:①手术耗时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差异较小, 说明腹腔镜手术逐渐成熟, 手术时间能够与开腹手术相近, 且能够使术前物用量减少, 促使术后不良反应程度减轻[3]。②腹腔镜下进行手术具有视野清晰的优势, 在进行精细操作时能避免损伤重要血管神经[4]。③创伤小, 有利于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和住院时间的缩短[5]。④在腹腔封闭的情况下完成手术操作, 可避免因暴露腹腔引起的感染发生[6], 减少体液流失。腹腔镜下D2根治术能够彻底将病灶区域淋巴结清扫干净, 避免复发。

在本文中, 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出血量、止痛剂使用次数、胃肠道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总之, 腹腔镜下D2根治术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术式, 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高, 预后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适合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郝伟. 腹腔镜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现代医药卫生, 2014, 30(23):3521-3524.

[2] 郭基珍. 腹腔镜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临床分析. 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29):34-35.

[3] 尚元春. 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8):109-111.

[4] 王轶群. 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分析.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4, 17(7):537-539.

[5] 丁德胜. 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分析. 中华全科医学, 2016, 14(8):1325-1326.

[6] 马任远. 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 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20):132-135.

[收稿日期:2017-03-13]

上一篇:联合检测母血HbF、AFP值在预测胎母输血综合征... 下一篇:小儿喉罩在基层医院普外短小手术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