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具有“文学味”的语文课堂

时间:2022-10-09 05:44:40

建设具有“文学味”的语文课堂

摘 要:随着文学作品被广泛地选入语文教材之中,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把语文课上得更有“文学味儿”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上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对“文学味儿”的创造都十分重要。

关键词:文学味 朗读 想象力 审美能力

纵观当前的中学语文课文,文学作品仍旧占有极大比重,但是教学中的文学教育相对薄弱,不能满足学生对文学知识的渴求。因此,语文教学中对文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亟待提高。我们应如何利用中学语文课本中优美的文学作品,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以此来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呢?

要使语文课有“文学味儿”,就要了解文学作品的特征,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作家进行形象思维活动(或方式)的过程。它具有三个特点:首先,作家从生活中获取感性材料,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塑造出某一艺术形象。其次,加以丰富的想像(幻想、联想)和虚构。第三,附着着强烈的感情活动。

根据以上文学作品的特点,可知文学本身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富含感情,体现美感,具有形象性、模糊性、多义性。只有根据这些规律,我们才能找到开启语文课堂“文学味儿”的方法。

一、课前预习,入情入境

学生课前的预习也是一种整体感知,这种整体感知不是作为课堂指导者的老师生搬硬套地传授给学生,而是需要学生自己从内心体悟出来。只有进入作者的作品文本本身,才能入情、入境。只有整体把握了课文内容,把握了作者所处的背景环境,才能有兴趣去研究并深入地探讨作者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写,怎么写的。

以《故都的秋》为例,在学生进行深入学习之前,已经把握了作者创作时的背景是正过着无奈地远离古都的生活,他们才更能体会作者在感受南方的秋和北方的秋的区别时是那么的悲凉和孤独,才更能读出作者那种怀念北国的秋的情感,才更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融入作者营造的意境。

二、琅琅书声,通感体悟

我们在电视剧上常见在古代私塾中,儒生们在摇头晃脑地诵读着,而且是反复地诵读。现在,由于课程安排和时间的限制,虽然不能做到通篇的朗读,但是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朗读更重要。“千教万教读为本”,朗读是语文学习感知、积累、创新的过程。而现在的课堂,却把朗读形式化了。特别是现阶段有一些教师偏于工具性的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是一个有思想的生命体——他们有自己的体验以及对文化韵味的体悟。而将教师对课文讲解放在了首位,在一字一词的解释中纠缠,注重划分段落层次和总结主题思想,却忽视了读的训练,忘记了这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即使在课上安排了少量的阅读,学生往往也是心口不一,读与思没有切实地结合在一起,没有与文本碰撞出心灵的火花,仅仅“营造”出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并无多大实效。

古语有云:“书百千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对艺术的再创造,它把书面文字难以传情达意的地方,通过语音技巧加以弥补,使以文字形态静止的人物、事件、情节跃然纸上。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特别注意对朗读的训练,真正让琅琅书声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三、思维想象,情境创设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表现了作家个人独特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行文中彰显了作家独有的个性风格和独特的创造力,这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能够让学生产生独特的想象和感悟。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文学作品是一种语言艺术,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上课初期应用多媒体呈现了一株荷花,设计了一个会闪动的画面,伴随着播放朗读的声音,形成所谓的“情境创设”,但这往往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学生是可以通过课文语言去实现想象和联想的,朱自清的散文,行文语言优美,读他的文章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学生们的眼前可以展现的画面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先出示一幅特定的画面,虽是优美的,事实上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所以在为培养学生想象力而努力的同时,教师要掌握意境的创设方法,特别是教师对教学情境的把握。我国语文特级教师吕志范老师,每讲一篇文艺作品,特别是情感浓、意境深远的作品,他都反复咀嚼、细细品味,自己先钻研到课文中去体验、感受,做到先进入角色[1]。

四、尊重学生,创新感悟

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并且支持学生有正确的独特感受,在后现代主义教学观中,也提到了尊重学生的独特性。但现在的课堂中,依然有教师压抑着学生的独立思考,认为学生独立思考是偏离正确轨道的现象。实则语文作为一种人文学科,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在如今的中考高考中已经体现了这一点,所以采用以老师的讲析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的教学方式是不合时宜的。

学习《最后一课》时,有的同学认为这篇文章主要抒发的是以韩麦尔先生为代表的爱国主义情感;还有的同学认为文章主要叙述的是小弗朗士在民族危亡时的成长。所以说这篇小说除了爱国主义情感这个主题外,还反映了一个孩子的成长和成熟,也就是小说主题的多维性。

总之,在教学中要理解学生阅读体验的独特性,并尊重和给予他们发言的权利,以宽容之心去对待学生的独特体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当然,对他们的偏颇与不足,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与帮助。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偏狭走向全面、从肤浅走向深刻。

五、借助形式,理解课文

(一)教学形式的灵活把握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题讲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学习探究。例如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记叙性强的课文,可以让学生独立改编成课本剧。使用这种形象化、具体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直接参与,培养能力,调动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它被称为一种既有效又有人气的教学方法,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调节和辅助形式,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文学作品教学也可以借助现代化教育设备来发挥其作用,提高学习效率。有些情意深切的诗歌,学生练读时较难一下子把握得好,教师的泛读也是有限的,在录音的帮助下,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会提高得更快。这与想象力的培养并不冲突,但应该在学生自己进行感受之后再借助这些来理解。

在教授散文《威尼斯》时,凭空讲授威尼斯的地理条件、水上城市的特点,学生是很难印象深刻的。如果能够找来威尼斯水上风情的视频,并于课上进行播放,那威尼斯的水上风情、民俗民风,将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样学生对朱自清在文中用的“别致、透明、干净、团花簇锦”等词语就在直观、形象的画面中确切地感受了。

六、美感触动,体味人生

审美力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是建立在整体感知、阅读、想象力和接受美学之上的。我们知道以前的文学批评有三种倾向:以作者为中心,以文本为中心,以读者为中心。在如今的语文课上,我们面对的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学生,不能再把以文本为中心的思想带入课堂中,而是应该把读者完成对文本的具体化这一审美任务放在重要位置上,文学作品的价值体现就在于文本与读者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产生了共鸣,读者才会觉得作品是有意义的,才能达到一种审美高度。

中学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章,这些都是引导学生发现美的绝佳媒介。教师要对课文进行深入挖掘,把握其中的美学因素,借助各种教学技巧和手段,将教材中蕴涵的美学因素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体味美的熏陶,从而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广泛地阅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倾听美的“耳朵”和感受美的“心理”。不但要注重审美活动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开展,还要注重其在课外的拓展,而且还要让学生了解一定的艺术审美知识,从理性上打开学生的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全方位地把学生带入富有“文学味”的殿堂。

注释:

[1]赵丽云:《浅谈吕志范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1984年,第9期。

参考文献:

[1]韩向东.语文课堂“文学味”的酿造[J].语文教学之友,2006,(1).

[2]方龙平.语文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阅读体验的独特性[J].学园,2011,(12).

[3]张庆营.语文教学——切莫在喧嚣中迷失自我[J].现代语文,2011,(3).

(刘佳慧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116081)

上一篇:论江西省高校体育市场开发的营销思路 下一篇:巧设达标练习,完善目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