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有效性

时间:2022-10-09 03:09:52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有效性

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间常用的交流式教学就是提问。提问也是评价教学成效、提高学生思维及激发学生目标实现的基本方法,甚者可以说是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力所在。所以说,有效提问是一种高效率教学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组织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进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最好效果,这些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追求。

一、提问策略举例

1、通过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学习;在提问中“步步设疑,循循善诱”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好方法。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的每一次回答都能够接近正确答案甚至准确无误是很多教师的期许。对此我们也能够理解。但是换个角度来想,我们其实更应该期待学生们能够犯错。因为从某种意义来说,学习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犯错并且不断改错的过程,这其中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暴露错误,并且帮助其改正错误。对于“错误”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正视和珍视。

恰当评价使学生乐于答问;对于小学生来说,评价对其的影响毫无疑问是很大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希望老师能够详实具体的评价他们的回答,说出他们回答的优点和在不足之处。也就是说他们希望得到的评价是具体并且有针对性的,而非简单的用“好”或者“不好”的评价敷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评价甚至不能被称为是真正的评价。这是我对培养学生感情朗读地一点想法,一点体会,一些还是我正在努力的方向,也许很不成熟,也许有许多不当之处,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让我不断进步,不断提高。总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还有很多,有待于你、我、他共同探究。让我们携起手来,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走出一片灿烂的天空。

2、学会倾听学生的回答;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只要教师增强责任感,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收集、积累教学资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让材料进课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高度尊重学生,转变观念,大胆求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让语文课教学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老师应该学会转化角色,将自己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成学生答问的接球手。但是如何才能准确的接到学生们的“球”呢?这就需要运用到倾听技巧。具体来说:可以少问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多问些开放性问题,尽量给与学生很多开口说话的机会,让其锻炼表达能力。小学生口头表达语言的能力还不是很强,说话可能会比较暧昧、模糊,这是可以允许和接受的。但是教师也要理解他们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并且帮助其尽可能的表达清楚。

3、做到耐心宽容,给予充足答问时间;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氛围应该是活跃的,轻松的,没有所谓正确答案的禁锢,也没有教学计划的约束,可以允许进步缓慢一些,也可以接受学生答问含糊一些。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实际上应该是学生与教师共度的欢乐时光。一些教室表面看上去很热闹,与之相比,也许有耐心宽容,互相倾听的师生的教室才更有爱。

调查也证明:如果提问后,老师能够给学生较长的备答时间,那么学生回答问题时会更有自信,其回答时间也会相对的变长,并且语言表达更加自然流畅。有些学生还会补充解释自己的回答。

二、 提问的因素分析

1、教师本身的因素;分析发现:依靠教参备课依赖,过于重视提问后的反映速度和举手率,但又不给充足时间让学生思考仍是现今很多在职小学语文老师存在的教学毛病。这些老师的思想受缚于正确答案。而受教于这些思想未解放的教师,学生的思想也不能彻底的解放。从更深层次上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与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和发展情况有关。教师的特殊职业性质要求其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但在现实中,因为班级管理、课外工作负担等很多因素的干扰,很多教师不能投入充足精力和时间来为自己充电。

2、学生的因素;现在,很多小学生已经认识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重要性。他们会在课堂上积极的回答问题。这是因为他们知道上课时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对他们的学习是有好处的。还有一些学生是出于对问题的兴趣,另外“从众心理”也会驱使一部分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小学生正处于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的年纪,这很有利于课堂提问。但还要注意,这个年纪也是学生习惯养成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性时期,因而更需要教师们的正确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多加关注这一点并警慎处理。

3、教学的因素;为展现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合作、自主的教学模式,现在很多教师将其曲解为“满堂问”,即老师多提问,学生多提问(这点尤甚)。他们认为提问越多越能展现师生的主动性,这样的课堂也越有活力。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很浅显、随意或者笼统、模糊,使学生无需认真思考亦或者不知道该怎样思考,那么这些提问价值是不大的。现在一些学校聘人才、发论文、搞课题,以期获得“教学科研全能学校”的美誉。但是在流于形式的改革之后,真正留给我们的是对课堂教学的深重担忧:课堂即使再形式华丽但真正留给学生的是什么。作为学习的真正的行为主体,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又学到了多少。是时候脚踏实地的办学了。

三、提问的概念

衡量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有效提问应该从对课堂主体行为人的认识出发,以师生互动效果为参照的尺度,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个角度来进行。因此,有效提问是指老师在上课之前为发展学生能力和实现教学目标的而设计的,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适当方法实现的,可以调动起学生们思考并回答问题,且能及时给予相关评价的一种提问行为。

当然,在表扬学生时,教师也应谨慎些,毕竟并不是所有的表扬对于学生学习都是有利的。一般的说,表扬的效果与被表扬行为的具体程度正相关。对那些自信的学生的表扬效果就不如对易焦虑、依赖性强学生的表扬效果好。

上一篇:渺小与伟大都在时间中诞生 下一篇: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应加强学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