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探究―体验”式学习策略

时间:2022-10-09 01:45:52

浅谈中学语文“探究―体验”式学习策略

“探究―体验”式学习是让学生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同时利用自己的主动探究对知识进行体验,主动感受知识中蕴含的情感、观念,这种方式是一种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分析的学习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对知识的吸收和体验更加深刻。

在新课标的实施下,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不再单纯地依靠教师的灌输进行学习,而是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探索,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这种方式就是“体验―探究”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积极探究和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在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合适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激发,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在快乐中探索,在收获中体验。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让学生在“探究―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提高,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利用情境让学生进行探究和体验

“探究―体验”式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是学生,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来为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兴趣的激发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究。例如,在进行《背影》的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制作了各个年龄阶段人的背影图片,通过观看这些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印象最深的是谁的背影。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被激发之后,让他们对课文中描写的内容进行探究和体验。学生在结合自己生活中的感受和已有知识对文章内容的体验能更深刻,理解得更深入。通过对《背景》这堂课的学习,在课后作业布置时可以让学生以《背影》为题目,写一写自己父母的背影,通过让学生动手写能激发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在思考中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二、活动拓展

在“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中,学生是不断进行活动的,这种活动包括思想上的探究和语言上的表达。在进行探究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自己对问题的体会和看法,通过对知识体验的分享,让学生能获得不同的思考方法,同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问题的引导,提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在进行《我的母亲》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进行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一个母亲在下雨天去给孩子送伞的小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来引发学生母爱的思考。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中描写的母亲形象的伟大,并通过结合自己对母亲的感情来理解文中作者对母亲的情感。这不仅能让学生和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在课后的作业布置中,教师可以对这堂课的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为自己的母亲制作一张贺卡,并在这张贺卡上写上最想对母亲说的话。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情感体验获得了提升。

在上八年级(上)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和《桥之美》两篇文章时,学生由于没有近距离接触过石拱桥,对这种桥的特点不能掌握,更不能体会到这种桥的美在哪里。这时,教师如果只用语言进行描述,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下,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关于石拱桥的课件,让学生亲眼看到石拱桥。通过认真观察,学生知道了石拱桥的特点,同时能发现石拱桥的美。在课后延伸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找出来我国有几座有名的石拱桥;可以让学生把自己身边的桥用相机拍下来;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桥用作文的形式写下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不断获得情感体验。通过课后延伸,让学生能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使他们更积极地学习。

三、问题引领

从探究的效率和方法总结中,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探究,同时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不偏离教学目标。所以,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教师要当好他们的引导者,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的指引完成对文章探究。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过程中,对课文的讲解是逐字逐句,把课文分解成几个部分进行的,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只让学生不感兴趣,还让他们对课文失去了整体的感知,学到的是一些句型和语法,对文章的理解没有任何提高和促进。“探究―体验”式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心理特点出发,注重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探究性问题,积极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体验感悟。

四、读写内化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本功训练,也是培养语感,深入探究,强化体验的重要手段。朗读是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活动,学生在对文本进行深入探究的同时,通过朗读训练不仅能体验到课文中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生动,标点符号的丰富内涵,而且会通过琢磨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然而然地体验、意会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完成外化―内化―外化的完整的心理变化过程。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阅读中教师应善于抓住教学的契机,在学生探究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写作,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真正做到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也能将学生在探究中的体验实现心理内化。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进行“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时,要让学生把对知识的探究和通过探究获得的体验是相辅相成成的。对知识的探究使学生能对课文内容获得更深刻的体验,通过探究获得的体验会使学生积极思维,能激发他们对知识进行更深入地探究,在不断的探究和体验中来获得对语文知识的提升和感悟。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能力进行探究和体验,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探究不能使学生对课文进行充分体验。教师要在学生探究和体验的过程中做好一个引导者和促进者,使学生能快速、高效地进行学习。

(责编 张景贤)

上一篇:幼儿园种植活动中的合作意识 下一篇: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