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动力

时间:2022-10-09 01:36:42

教师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动力

【摘要】化学是初中毕业年级开设的学科,为了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我始终把自己当作学生,在同伴学习的基础上,建立兴趣,用内动力促进学生学习,边学习、边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自觉学习、自主探讨帮助学生突破化学用语知识,让学生拿到化学之门的关键钥匙帮助学生合理记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双基引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和动手探究,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关键词】内动力 学习习惯 关键钥匙 观察思维能力

化学是初中毕业年级开设的学科,为了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我始终把自己当作学生,在同伴学习的基础上,建立兴趣,用内动力促进学生学习,边学习、边探究。那么教师的内动力是什么呢?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自觉学习、自主探讨

在每一节新课之前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把新课内容仔细通读一遍,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带着疑问去学习,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建立"战场课堂"和"程序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让学生始终是处于主动的思维状态。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上将 "阅读"、"练习"、"小组讨论"、"完成学案"等在课堂上规定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内容。这种方法开始在有些班级不适应,教师用专门的时间规范训练,直到基本达到要求。所谓"程序课堂"就是根据课型展现出自己的教学特点,让学生基本上是按照"程序"去思维,按照程序一步一步往前走。

比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新课程,教师按照"复习巩固――情景导入――展示目标――阅读内容与思考的问题――交流讨论――结果评价――总结――当堂三级训练"。同时,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采取三个判断:

一是看课堂上举手人数,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回答,也便于教师判断知晓率;

二是练的习惯,即根据学生举手情况提问学生看知晓率;练是学生黑板上练和桌上练相结合,对与错用"兵阅兵"的方式解决,以鼓励学生自觉思考的习惯;三是阅读习惯,即规定阅读的内容、规定带问题阅读的时间,提高时间和学习效率,课堂上的"点名制"让每位学生有紧张感,保证课堂上必须认真听讲。同时,多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讨论问题,并勇于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以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听课效率,从而将本节课的知识很好的消化。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要主动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探索。而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仔细倾听、善于合作、认真反思、主动交流。由于初中化学知识点杂乱而零碎,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要做好课堂笔记,这不仅有利于课后进行复习,掌握重点,又可以有效的避免上课时"走神"。每单元讲完后将考点引导学生进行归类梳理,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便于一起回顾,搞好"务实"演练。这样就可在整理总结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便于掌握。学生在整理知识时就容易把握内在联系,有利于学习。

2 帮助学生突破化学用语知识,让学生拿到化学之门的关键钥匙

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等,他分散在课本的前五单元。对于这部分内容采取分散记忆和不间断地强化练习相结合。

如元素符号的记忆可在一开始学习化学时,每天规定自己记两到三个元素符号,当掌握到一定数量时,再进行归纳分类,如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进行分类,强化记忆。这样就可以分散了在学到元素符号时记忆的难度,同时,在记忆过程中不断的加以练习。而对于化学式、分子、原子、离子符号、以及元素化合价等等,在记忆的过程中辅之以一定量的训练,以及时反馈自己对化学用语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弥补和矫正。而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应该说是贯穿于初中化学学习的始终。它直接影响着我们后续学习的很多内容。因此,它是学生初中化学式容易形成分化点的一个关键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我要求自己和学生细心、认真的书写好化学方程式,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书写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是否遵循客观规律、是否配平、有无气体或沉淀符号,短线有没有改成等号等等。同时,我有时故意写错化学方程式,让学生找问题。

3 帮助学生合理记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双基

学生对化学实验兴趣较为浓厚,基本能够独立完成。但是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不够牢固。追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记忆力差,对学习不感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希望学生尽多地感知事物,而且希望他们有良好的记忆力,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能长期记忆,经久不忘,这也正是某些学生对化学课感到头疼的原因所在。因为化学抽象概念多,"双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规律和本质不易掌握,所以觉得记不牢且容易遗忘。几年来,我在化学教学中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的。

① 我教给学生要"因材施记",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概念、定理、性质等要认真听老师讲,仔细观察探究实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譬如:一是对偶知识对比记:如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二是物质性质网络记:如对含碳元素的相关物质可构建知识网络系统记忆;三是类似知识归类记:如CO2与CO的性质,O2与CO2的制备装置等;四是化学用语分散记,如元素、原子、化合价、化学式及方程式等按知识阶梯分散到各章节记忆等。

② 教学生在看书做题时积累知识,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这样才能花费时间少,记忆效果好。

③ 与生活知识相联系的要联系记,尤其是与生活知识联系紧密的化学知识要及时用所学知识去解释。

4 引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和动手探究,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观察是一切实践和理论的基础"。对于初学者而言,首先要学会观察实验现象,最初可在老师的指导下,按老师的要求,将你看到的化学现象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叙述出来,以后再慢慢地总结观察实验的思维规律。如:观察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后,就会总结出观察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即:①火焰――光 ②放热――热 ③产生什么物质――新物质。其次,要学会用化学的眼光去关注社会,透视热点,捕捉生活中的化学,这样我们才会发现化学有用,从而增强了学习化学的动力。如:学过"分子"、"原子"的概念后,教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去解释"湿衣服晾干"、"酒香不怕巷子深"、"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也会变黑的原因"等 。学习O2和CO2知识时,现象多,根据现象的推断也随之出现,要学会用现象做题,就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哪些方面观察现象,这是学会做题,学会分析问题的关键。所以,学会观察,是学好化学的一个基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众多的化学概念、定律以及性质来源于实验。这就要求同学们上课要认真、细致的观察实验,始终以教师为内动力,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上一篇:农村幼儿园管理点滴谈 下一篇:“二胡皇后”宋飞:磨炼让音乐更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