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说《好心眼儿巨人》的主题

时间:2022-10-09 01:23:52

浅谈小说《好心眼儿巨人》的主题

摘 要 儿童文学作品《好心眼儿巨人》(The BFG)是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和短篇小说作家罗尔德・达尔1982年出版的作品。这部小说讲述了的是小女孩苏菲和一个名叫好心眼儿的巨人的故事。这部小说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但是作者罗尔德想要透露出的小说主题也值得发人深省。

关键词 魔幻 不公 友谊 《好心眼儿巨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4.067

Abstract BFG is a famous children's literature writer and short story writer Roald Dahl published in 1982. The novel tells the story of Sophie, a little girl, and a giant with a kind heart. The novel is popular with children, but the theme of the novel by Luo Erde is also thought-provoking.

Key words magic; injustice; friendship; "The BFG"

《好心眼儿巨人》(The BFG)是英国儿童文学作家和短篇小说作家罗尔德・达尔1982年的作品,并由英国杰出插图画家和儿童文学作家昆汀・布莱克配图。凡是读过这本小说的孩子全都情不自禁迷倒在罗尔德创造的畅快淋漓的魔力世界里。仅仅在2009年,这部小说就在英国创造了三千七百万的销量,成为了当时最受孩子们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品。

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女孩苏菲和巨人(The BFG)的故事。在巨人国里,大部分巨人都有50英尺,然而只有一个巨人显得很矮,仅仅是24英尺,所以其他巨人从来不把他当做是巨人,而叫他“小矮子”。不同的是,50英尺巨人们是要吃人的,他们被称为“人豆子”。而小矮子巨人却是个不吃人的好心眼儿巨人。他只吃难吃的大鼻子瓜,所以有点发育不良。但是他会制造梦。当别的巨人每天晚上跑到世界各地吃人的时候,他却悄悄地来到小朋友的窗前,把好梦用小号吹进孩子们的头脑里去。可是小朋友却从来不知道他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个名叫苏菲的小女孩发现了他。他害怕苏菲将看到巨人的事情告诉大众,就把苏菲带回了巨人国,藏在自己的洞里,为了保护苏菲,他勇敢地和其他巨人搏斗。他收藏了几千几万个梦。他带索菲去梦乡捕捉甜美的梦,同时也把恶梦紧紧封在瓶子里。苏菲差点儿被坏巨人吃掉,是好心眼儿巨人保护了她。他热情又天真,而且很听苏菲的话。为了阻止其他巨人继续吃人,他和苏菲一起为女王配制了一个逼真的梦,成功地说服了女王,并最终制服了所有吃人巨人。《好心眼儿巨人》虽然只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但是作者罗尔德在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主题值得发人深思。

1 社会不公无处不在

小说里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真实的世界,另一个是巨人的世界。不管是巨人们还是真实世界的人们都害怕去知道存在于所有世界的不公。故事的主人公苏菲自小生活在英国的孤儿院里,失去了父母的庇护的孩子们还经常受到孤儿院院长的责罚。许多孤儿都因为违反了孤儿院的规矩而被院长关在地下室里。可怕的是还必须饿着肚子。主人公苏菲带着惊恐的表情讲述着这段经历,因为地下室里还有老鼠。这种惩罚对于孩子来说是极其恐怖的。相比于故事里出现的英国女王以及上流阶级,穷人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相比于苏菲来说,好心眼儿巨人也怕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在苏菲乞求好心眼儿巨人放她回家时,他回答道:“你回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外公布你看到了巨人,接着就会有成百上千人前来捕捉巨人抓,最后我将被关在笼子里供人观赏。”

在巨人世界里,好心眼巨人也深受其他巨人的欺凌。这个身高只有24英尺的矮巨人时常受到其他巨人的嘲笑和戏弄,当苏菲看到好心眼儿巨人被欺负时,她内心涌现出的念头是她必须做点什么来对抗这种不公。正如大家所知,谁不喜欢落水狗呢?和其他巨人相比,好心眼儿巨人确实很小,但是苏菲就更渺小了。在故事结尾正是苏菲和矮个巨人齐心协力才完成一项“巨大的”任务――将吃人巨人赶到远离人类的地方。至此,正义得到了伸张,主人公苏菲也在英国皇宫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整个故事都向我们展示了社会的种种不公正。英国社会里阶级差异导致穷人和富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巨人世界里体型差异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也导致了好心眼儿巨人备受欺凌。种种不公贯穿着整个故事的发展。

2 小与大的对抗

你可能找不到任何一个关于巨人的故事里没有突出人类渺小的。然而作者罗尔德进一步将好心眼儿巨人创造成是比食人巨人要小得多的角色。这就像是拥有多个尺寸的俄罗斯嵌套娃娃。当面对巨大的穷凶极恶的食人巨人时,不管是苏菲还是矮个巨人都显得异常渺小。从故事一开始,我们就体会到了这种小与大的巨大差距。在描写苏菲被矮个巨人掳掠走时,是这样描写的:“一只像树干般纤细的手从窗户伸进了苏菲的床,她还没来得及尖叫,就被绝大的手连同床单紧紧抓住。”这段描述体现的是主人公苏菲和好心眼儿巨人的体型差异。“突然间,食肉块巨人伸出两只巨大的手抓住好心眼儿巨人腰将他丢到了高高的空中。”这段描写则体现的是矮个巨人和其他巨人的力量差距。所以大与小的对抗贯穿着整个故事发展。

就像前面提到的,主人公苏菲和好心眼儿巨人不管在身体还是力量上都是处于绝对劣势的一方。所以要想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就得靠智取。故事开头,好心眼儿巨人就知道如何避开那些讨厌的食人巨人,因为他已摸清楚了他们的底细。但是之后苏菲依靠自己的智慧想出了一个更为精妙的主意――一个缜密的计划,那就是让好心眼儿巨人给女王吹一个逼真的梦,让女王相信食人巨人的存在。最后彻底解决了巨人吃人的问题。所以这个故事也向人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小和大只是相对来说,小不点也能干出大事来。

3 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丧失

整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其实并不明确,也许是在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位的时间。故事又好像发生在昨天或者过去几十年里,但是反射出的社会问题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年代。作者在向人们展示巨大可怕的巨人的同时,也向我们透露出人类世界本身的可怕性。在好心眼儿巨人和苏菲的对话过程中,他时刻提醒着苏菲当你将吃人的巨人和杀人的人类相比较时,人类并没有比巨人好到哪里去,毕竟人类自相残杀的数量要远远比巨人吃人的数量要多得多。

当苏菲和矮个巨人谈到战争伦理时,好心眼儿巨人说道:“人类杀人的速度要远远比巨人们快得多。”苏菲争论道:“但是人类并不吃人。”矮个巨人继续强调道:“巨人们并不会自相残杀也不会实用对方,人类是唯一会杀害自身同类的动物。”这段对话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世界。所以我们也可以假设这个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也遭到了法西斯的入侵。这也许就是好心眼儿巨人说到的人类之间的自相残杀。所以在巨人的眼里,人类世界已经沦丧了。

4 永恒的友谊

尽管作者罗尔德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社会种种负面阴暗的东西,但是主人公苏菲和好心眼儿巨人的友谊却贯穿着整个故事的发展。尽管苏菲和矮个巨人有着磕磕绊绊的开始――矮个巨人绑架了苏菲并且使她以为他要吃了她,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他们渐渐成为了完美友谊的楷模。好心眼儿巨人巨人说道自己时:“我是非常小的一只,24英尺在巨人国里简直就是小不点。”苏菲安慰他说:“你没必要为此感到内疚,我觉得你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为什么你非得让你的脚趾也和香肠一样粗大呢?”这是第一次小苏菲安慰这个好心眼儿巨人。这个插曲发生在小说的第四章节,这里苏菲就已经知道了如何让他的巨人朋友心里好过些――时刻提醒他他已经够大了。而当矮个巨人受到其他巨人欺负的时候,苏菲鼓励他要直面困难,要学会反击。当他们成功摆脱食人巨人来到伦敦完成他们的计划时,苏菲时时刻刻都在保护着好心眼儿巨人,并且充当巨人与女王沟通的桥梁。苏菲希望所有人对好心眼儿巨人的看法能和她一样,这难道不是友谊的真谛吗?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这部儿童小说?假设你是一个巨人,同时也是一个持悲观态度者。你和一群经常欺负和每日每夜吃人的巨人生活在一起。你每晚给人们带去甜美的梦却不能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你通过小说《尼古拉斯・尼克贝》了解到是贫困让许多人们受到了不公的待遇。你的心情还能好吗?这发生在巨人的世界也发生在我们人类世界。所以这部小说并不仅仅是一个非常好的幻想故事,它也能使你坐下来去思考我们的世界。当我们在欣赏小说里有趣的对话,幽默的文字的同时,不妨想一想作者向读者们传递的主题思想。

参考文献

[1] 罗尔德.达尔. 罗尔德.达尔作品典藏――好心眼儿巨人[M]. 明天出版社,2013.

[2] 王珊珊.《好心眼巨人》中的巨人形象研究[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3):90-91.

[3] 金倩.罗尔德・达尔《好心眼儿巨人》中的儿童文化[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36):159-160.

[4] Roald Dahl 绘.The BFG 好心眼儿巨人 英文原版 [平装][7岁及以上][M].Penguin US,2007.

[5] 蔡琦.《A梦巨人》:来自童话世界的人文关怀[J].电影评介,2016(22).

上一篇: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学 下一篇:常州高校90后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