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泵送混凝土的技术经济分析

时间:2022-10-09 12:51:24

浅谈泵送混凝土的技术经济分析

摘要:用混凝土泵输送和浇筑混凝土,节省劳动力,生产率高,施工速度快,能保证质量,这是业内公认的。

关键词:混凝土 泵送 技术 经济分析

根据国内过去使用的情况分析,每台混凝土泵或泵车的操作人员,包括混凝土震捣(高性能混凝土还不需震捣)和其他辅助工作,一般只需10人。以每台泵一个台班完成200m3计算,劳动生产率约20m3每个工作日。这比现行劳动定额规定的数字高出好多倍,而且劳动强度降低,劳动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过去,80年代以前用一般的施工方法浇筑一个大型设备基础(如高炉、转炉、轧钢机基础等),如用翻斗汽车运输、手推车进行浇筑,或用窄轨翻斗车等进行运输和浇筑,除去要进行大量准备工作外,浇筑时需要上百人甚至几百人。在一个有限的工作面上,短时间内要集中大量的劳动力。现改用混凝土泵或泵车浇筑,只要几十人(取决于所用混凝土泵的台数),节省劳动力十分显著。

用混凝土泵或泵车进行浇筑,施工速度快很多。如上海世界贸易商城底板混凝土24000m3,只有36h就浇筑完毕;上海中鑫大厦底板混凝土10000m3,用12台混凝土泵车,64h就浇筑完毕。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说明在混凝土浇筑速度方面,到目前为止其他任何一种浇筑工具都是难以比拟的。现在浇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施工方面,目前可达到5―6d一层,如用滑升模板浇筑速度还可更快,这都与用混凝土泵车输送混凝土有关。因此,用泵送混凝土的施工速度快,是显而易见的。

泵送混凝土的工程量一般比较大,而且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都有较严格的要求。因此,除个别情况外,一般是采用预拌混凝土,在配合比、搅拌质量等方面质量都较好,所以施工质量有保证。尤其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因要控制温度应力,避免出现温度裂缝,因而对混凝土质量的要求较严格,用混凝土泵进行泵送就更为有利。

此外,对某些特殊情况,用混凝土泵输送和浇筑也有很大的优越性。如上海等地在房屋密集地区施工,在有些条件的情况下,采用混凝土泵施工就较为有利,在有些条件的情况下,采用混凝土泵施工就较为有利,它可布置在一定距离之外,通过较长的输送管将预拌混凝土直接送往浇筑地点,这样的实际例子是不少的。

目前我们的国策是发展商品(预拌)混凝土,目前我国供应预拌混凝土的混凝土搅拌站已有几千个;年设计生产能力6500万m3/年;年实际产量已达到2600万m3/年,上海、北京、广州、大连、常州等地预拌混凝土量已达混凝土总用量的60%以上,已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这两年应该又有所发展,预计到2013年,设计生产能力可达到8000万m3,年产量提高到4000万m3。预拌混凝土发展泵送是方向,多数预拌混凝土厂(站)配备有混凝土泵车,预拌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可由混凝土泵车直接泵送入模,大大提高了浇筑速度。

因此,泵送混凝土施工节省劳动力、施工速度快、混凝土质量有保证,这一系列优点是客观存在的。

至于泵送混凝土施工的经济效益,要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是不容易的,因为影响的因素很多,如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泵的价格、混凝土泵的利用率和折旧率、工人工资水平等皆影响泵送混凝土的经济效益。

而且在进行综合分析时,还应考虑因为采用混凝土泵施工加快了施工速度、工期缩短带来的经济效益。

英国混凝土泵送技术协会,认为输送量是很重要的指标,年输送量大,单位生产成本就低。德国也认为年输送量和平均生产率(m3/h)对泵的输送费用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认为如果输送量小于10000―30000m3,则不宜自备混凝土泵或泵车。

保加利亚曾做过经济比较和分析,比较的对象是排量15―22,m3/h的活塞式混凝土泵、起重量3t的塔式起重机和18m长的皮带运输机。比较结果表明:皮带运输机的劳动消耗量为混凝土泵的3.7倍,塔式起重机为2.1倍。平均生产率为:混凝土泵为58.6m3/工日。认为混凝土输送量超过50m3/ h,即认为混凝土泵是最有效的输送方法。相反,混凝土泵的费用比塔式起重机和皮带运输机都稍高。

加拿大曾经对起重机、混凝土泵、连续式输送机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在同一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费用作过比较。结果认为,混凝土输送量超过150m3,混凝土泵就具有明显的经济效果。

日本是目前泵送混凝土用量比重最大的国家之一,是混凝土泵的制造技术和泵送工艺都比较高的国家。根据文献报道:日本认为用混凝土泵运输和浇筑混凝土可降低施工费用20%――30%。美国的MARK FINTEL,在其“混凝土工程手册”中,利用混凝土泵、皮带运输机和起重机运输和浇筑混凝土曾做过经济比较,当浇筑速度小于45立码(34.4m3/h)时,混凝土泵是最经济的。

以上国外进行经济比较所得的结果。由于各国的情况,材料、设备和人工费占的比重不同,得到的结论也就难以完全一致。

下面介绍我国一些工程进行经济比较的结果:

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在90年代用混凝土泵车施工了宝钢电厂主厂房的基础工程。他们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加混凝土泵车与自卸汽车加履带式起重机(或塔式起重机)两种施工方案的机械设备费进行了比较:前一方案,为满足混凝土可泵性要求在材料费方面增加2.84元/m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费1,35元/m3(运距为1Km);混凝土泵车泵送费2.2-2.74元/m3;后一方案,自卸汽车运费1.20元/;履带式或塔式起重机吊运费4.33-3.97元/m3。因此,前一方案的机械设备费为6.39-6.93元/m3,而后一方案则为5.53-5.17元/m3。前一方案比后一方案约高20%左右。

上述经济比较只比较了机械设备费一项,并未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经济比较。因此,他们仍然认为由于用混凝土泵车浇筑时,生产率高、准备工作简单、机械化程度高、易于做到文明施工、混凝土施工质量有保证等,与传统的施工工艺比较,能加快施工进度,提高质量和方便施工,认为对这类宜优先选用泵施工。

混凝土泵和泵车,在80年代时几乎全部以来进口,几个昂贵,零配件的更换还需进口,需消耗外汇,这也是使泵送混凝土施工费用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混凝土泵和泵车的制造技术有了很大提高,除极少数高性能的高压混凝土泵之外,几乎皆可国产,价格下降很多,维修亦方便,这对降低泵送混凝土的费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混凝土泵送施工对混凝土的可泵性有一定要求。在发展泵送混凝土的初期,改善混凝土可泵性的手段不多,往往依赖于增加水泥用量,因而往往水泥用量过高,也提高了泵送混凝土的费用。这些年来,在这方面亦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可采用较成熟的双掺技术来改善混凝土的可泵性,不但使一般混凝土能够顺利泵送,就是一些强度等级高的C60、C80混凝土,亦能泵送施工。这表明我国泵送混凝土技术有了很大提高,这对降低泵送混凝土费用,提高其综合经济效益亦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 过镇海 时旭东 2005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王铁龙 混凝土结构 上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

上一篇:例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下一篇:现代信息技术对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