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患者对沙丁胺醇和组胺的反应性

时间:2022-10-09 12:27:18

摘 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患者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和组胺后对气道的反应性。方法:2010年10月~2011年2月收治支气管扩张患者8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择同期无呼吸系统症状以及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患者吸入后,各项指标均未发生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吸入前及吸入后PEFR(L)、FVC1(L)、FVC(L)和肺活量VC(L)分别上升124%、82%、98%和65%。用药后,PEFR、肺活量、FEV和FVC显著增加(P<005),FVC(L)、PEFR(L)和肺活量VC(L)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对组胺的气道反应性中有25例明显上升(PC20-FEV<80g/L),但是对照组无变化。因此,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组胺的气道反应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有利于正确判断,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沙丁胺醇 组胺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3.034

支气管扩张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感染和支气管阻塞,这种阻塞多是不可逆性的[1]。而可逆性气道阻塞和气道高反应性减弱了支气管的清除功能,为细菌繁殖提供了良好条件,进一步加速了支气管扩张的形成。支气管扩张一旦形成,淋巴结肿大或支气管腔内增生压迫阻塞了支气管。沙丁胺醇(Salbutamal)能有效地抑制组胺和致过敏性迟缓反应物质的释放,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从而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2],对支气管扩张作用较强。为探讨沙丁胺醇和组胺的反应性,2010年10月~2011年2月收治支气管扩张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2月收治支气管扩张患者80例,均符合支气管扩张诊断标准。其中男35例,女45例,年龄18~66岁,病程2~30年。同时选择同期无呼吸系统症状以及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的患者80例,男35例,女45例。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在实验前均停服茶碱类药物48小时以上。停服β2受体奋剂12小时以上,检查前2小时禁烟,休息至少15分钟,测定基础肺功能,然后进行沙丁胺醇吸入实验或组胺激发试验,实验方法,取05ml(含硫酸沙丁胺醇25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4ml,用雾化泵雾化吸入,雾化时间15分钟,15分钟后,再次进行肺功能测定。组胺激发试验:二磷酸组胺(简称组胺)实验前用生理盐承配制成80g/L的溶液,然后双倍稀释,澈度范围003~80g/L。

结 果

支气管扩张患者对沙丁胺醇的反应性:对照组患者吸入后,各项指标均未发生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吸入前及吸入后PEFR(L)、FVC1(L)、FVC(L)和肺活量VC(L)分别上升124%、82%、98%和65%。用药后,PEFR、肺活量、FEV和FVC显著增加(P<005),FVC(L)、PEFR(L)和肺活量VC(L)显著增加(P<005),见表1。

支气管扩张患者对组胺的气道反应性:观察组对组胺的气道反应性中有25例明显上升,但是对照组无变化,因此,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组胺的气道反应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

讨 论

支气管扩张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感染和支气管阻塞,这种阻塞多是不可逆性的[1]。而可逆性气道阻塞和气道高反应性减弱了支气管的清除功能,进一步加速了支气管扩张的形成。支气管扩张一旦形成,淋巴结肿大或支气管腔内增生压迫阻塞了支气管。

沙丁胺醇是一种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3],当使用雾化吸入后,这种被雾化的雾化后气溶胶颗粒一般2~4mm[4],很容易进入患者的呼吸道,可以利用其十分有利的表面积和容量比率,使药物迅速弥散,迅速使气道产生强大的扩张作用[5],同时稀释了腔内痰液使之易于排出,另一方面对水肿的气道壁也起到一定的收敛作用。本试验中,观察组在吸入前及吸入后PEFR(L)、FVC1(L)、FVC(L)和肺活量VC(L)和PEFR显著增加由此说明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气道阻塞部分可逆,这种可逆性气道阻塞和气道反应性升高损害了支气管黏膜的纤毛清除功能,使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和(或)促进支气管扩张的发展,雾化吸入β2受体兴奋剂,可以消除可逆性气道阻塞,还可以促进黏膜纤毛摆动,而且加大摆动幅度和力度,增加纤毛清除功能,增强排痰效果,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细胞介质的释放,抑制炎症渗出水肿,减轻了患者憋喘症状,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6]。所以在临床中可以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可逆性气道阻塞,以便于临床用药。

参考文献

1 李建国,郑东辉.支气管扩张患者对沙丁胺醇和组胺的反应性.新医学,1998:2.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51-1652.

3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0-71.

4 Lenfant C.Internationalconse usreporton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sthma(M).Maryland:Nationa linstitute of Health(USA),1992:25.

5 周向东,邬海桥,李升锦.雾化吸入液渗透压对痰液外排的影响.临床肺科杂志,2004,3:105-106.

6 Owen CA,Campbell MA,Boukedas SS,et al.Cytokines regulate membrane-bound leukocyte elastase on neutrophils:a novelmechanism for effectoractivity.Am J Physiol,1997,300(2):385-393.

上一篇: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 下一篇: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