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WSR系统管理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2-10-08 11:44:30

对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WSR系统管理模式的构建

【摘 要】传统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模式,或是过分依靠教练员的经验和人格力量,或是单纯依赖管理规章制度的约束,鲜有考虑到运动队管理系统中各个因素的共同合力,因此管理过程以控制和预测为根基,无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难求管理效果的全面性。本文以系统科学为指导,以WSR理论为基础,运用头脑风暴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体系的结构层次、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WSR三维系统管理模式”,并对其含义及特点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模式;WSR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起始于改革开放初期。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普通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绩,各试点高校勇于探索,积极开展运动训练,使高等学校运动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体育人才,推动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虽然成绩非常明显,但我们也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中的不足,特别是要认识到当国家开创了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之后,高水平运动队组织训练管理体制上的不足。不论是“联办型”、“自办型”还是“混合型”组成模式,我国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组织管理均处于各自为战、独立运行的情形下,更多地依赖教练员或是规章制度的强制性约束,还没在综合考虑运动队各组成因素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具有普适意义的、规范化的科学组织管理模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健康发展。

WSR系统方法论是以系统管理的全面效果为核心,以W(物理)、S(整理)和R(人理)为核心,充分考虑到系统管理中的各项因素及其之间的关联,为我们反思和重构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2 WSR方法论

WSR是物理(W)―事理(S)―人理(R)方法论的简称,它既是一种方法论,又是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工具。该方法论以东方的哲学观为指导,同时吸收西方系统方法的思想。由于其观察和分析问题,尤其是观察分析带复杂性的系统时,体现其独特性,并具有中国传统的哲学思辨,国外学者把她与TOP(Technical perspective,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personal perspective)TSI(toalsystems intervention)一起称为整合系统方法论并大力推广。[1]

图1 对物(W)―事(S)―人(R)的剖析示意图

3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WSR系统管理模式的具体实践结构

WSR的三维管理理念,贯穿于整个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各个时期和各个部门之间。下面笔者给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WSR管理模式在实践中的具体实现结构。考虑到各个高校具体情况的不同,这一具体结构在各个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具体管理实践中可能略有变化。

图2 WSR系统管理模式具体实施图

图2显示了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WSR系统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由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总控中心为发动机,W物理物资设备子系统、S事理规章制度子系统和R人理人力资源子系统三者紧密联系、互相支持,组建成一个超循环系统。艾根的超循环理论是在研究了大量系统演化发展的规律之后,认为系统内部要素组建成超循环的方式,将最有利于系统保持演化发展的自主性、自我性和可持续性,超循环理论为我们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WSR管理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包含多个循环在内(至少有一个是催化循环,即能够依靠自身产生的催化剂自组织演进)的超循环[2],不仅仅能够容纳其它任何模式所不能容纳的信息量,更主要的是在超循环的组织形式下,系统能量能够有效地加以会聚,被整个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加以利用、多次利用,从而在整体上表现出自复制、自适应、自进化的功能特点,为系统更为丰富多彩的演化提供组织形式上的支持。以超循环的形式构建起来的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都证明了这一点[3]。因此,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要想在W物理、S事理和R人理等要素间建立起更为紧密的耦合,使运动队建设中的信息能够最大限度的得到共同利用,也应该借助于超循环的形式。

图2所示的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WSR三维管理模型,将W物理物资设施维度、S事理规章制度维度和R人理人力资源维度更为紧密与关联地耦合在一起,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直线关系,而是通过超循环体现出更为复杂的、多向的、非线性的关系。而在多向的联系之中,竞争与协同的威力也将体现出来,每一个维度的优点都能被超循环体系中的任何一个其它维度所利用,从而相互增进,导致整个高校运动队的功能不断增强,结构不断优化,而任何一个不能跟上超循环运转步骤或要求的维度,都不得不改变自身、调整自己以能适应这一系统,而通过调整仍然阻碍超循环发展的实体,必将被由拟种[4]发展成的新实体所取代。图中的总控中心,即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总控中心,既是一个行政机构,又是一个逻辑中心。它由计算机系统及时分析和处理来自W(物理)―S(事理)―R(人理)三个维度的信息,并综合整个运动队建设的整体效益下达指令,推动三维的整体发展。与传统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以教练员为核心的推动机制相比,这一机制显然更加科学、更加合理,也更加有效。

4 结论

WSR系统化管理模式在理论上是科学的、合理的,在实践上是成功的、可行的,极大的提高了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水平。将普通高校的体育管理系统划分为W物理物资设施,S事理规章制度和R人理人力资源三个较为完备的子系统、可以理顺管理的思路,有较强的科学性。普通高校高水平管理的总体系三维结构更能符合三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系统进行管理,可以使管理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产生“1+1>2”的系统效果。WSR系统化管理模式下,对三个子系统的管理思路与试验方法解决了传统管理模式很难解决的问题,效果是显著的。这也说明,要想解决好现代普通高校的体育问题,就必须注意引进现代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5 建议

5.1 为提高全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水平,更多的普通高校应该试用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WSR系统化管理模式。

5.2 每一个教练员与体育管理者都应该学习WSR系统科学理论,并将它不断地应用到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去。

5.3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WSR系统化管理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建议从实际情况出发,对这一模式创造性的使用,将新的管理思想与方法不断的填充进来,使这一模式能够不断得到丰富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许国志.从运筹学到系统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86.

[2]艾根,舒斯特尔.超循环论[M].曾国屏,沈小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59.

[3]E・拉兹洛.进化――广义综合理论[M].闵家胤,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102.

[4]苗东升.系统科学辩证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195-199.

上一篇: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特征及其成本控制的重... 下一篇:数字信号处理在wav信号分析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