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种子”盛行的隐忧

时间:2022-10-08 11:32:21

“洋种子”盛行的隐忧

上月底,农业部举行新闻会,亮出了2012年农业成绩单:粮食产量5896亿千克,比上年增加183.5亿千克,实现了粮食产量九连增。但是,与粮油、蔬菜连续多年丰收同步的现象是,外国种业巨头逐步向粮食、蔬菜等领域渗透,乃至垄断了个别品种种子的供应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种业是农业生产的源头,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种子被外国公司控制和“殖民”,其危害之深之广可想而知。

洋种子占种子成本大头

金东区康乐蔬菜合作社在曹宅镇前王畈村建有四五十万平方米大棚蔬菜基地。该合作社种植大户金培斌种了其中四五万平方米,供应莴笋、番茄、黄瓜、芹菜等蔬菜。

在金培斌种植的蔬菜中,有的种子是自己前一年留的,比如芹菜;有的种子是国内研发生产的,比如莴笋;番茄用的则是进口种子。最贵的要数来自荷兰的番茄种子,摊到地里每667平方米成本达800元,而用国内种子的莴笋每667平方米种子成本仅7~10元。金培斌说,正是因为外国种子单价高,买番茄种子这一项的开销超过其他近10个蔬菜品种的总和。

虽然外国的番茄种子价格高高在上,但是面对国内同类种子,金培斌还是宁愿选择进口种子。金培斌种了二十五六年蔬菜。国内的番茄种子价格倒是很“亲民”,摊到地里每667平方米成本仅30元左右,但都有一个致命缺陷——成熟了要及时采摘,当天摘下来当天要卖掉,否则容易裂果或烂果。因为种植面积大,当连片大棚里的番茄大量上市时,金培斌的销售压力总是很大:“你得想尽办法尽快卖掉,烂在地里或家里就要亏本。”

高端蔬菜多用洋种子

金培斌的说法得到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程炳林的印证。程炳林说,以前国内种子种出来的番茄果型确实很大,但用手一捏是软的,存放时间短。荷兰的番茄种子结果性好,都是硬果型,在市场上比较好卖。最重要的是,荷兰种子种出来的番茄货架期长,果实成熟后不易腐烂,放半个月没问题,甚至可以放20多天到一个月。所以,种出来的番茄首先是耐储藏,如果市场行情不好可以迟20多天销售,尽量错开市场低谷。其次是耐运输,可以从量多价廉的主产区运往消费需求旺盛的大城市。

金培斌在试种了国内外多个番茄品种后表示,其实国内番茄品种和荷兰品种在产量上相差不大,但大家更乐意买价格更贵的荷兰品种,就是看中其货架期长的优点。即便进口种子贵多了,大家还是觉得划算。

受欢迎的洋种子并不限于番茄。市种子管理站站长金成兵说,我市采用外国种子的蔬菜品种主要是适宜大棚种植的彩椒、小西红柿、无刺黄瓜等高端蔬菜。

与番茄类似,相对于本地普通品种,用外国种子种出来的其他蔬菜,在产量、质量、抗病、防虫及市场价格等方面优势明显。比如,金华本地小萝卜受气温低影响,春季无法种植。即便勉强种植了,也会发生抽薹现象,往往萝卜还没成熟就开始空心化。而日本、韩国的春萝卜品种耐抽薹、产量高、品质好、个头大,每667平方米产高达3.5万千克,远高于本地小萝卜每667平方米产1.5万千克的产量。

外国种业公司欲擒故纵

调查表明,一般情况下,国外种子蔬菜产量比国内同类蔬菜种子产量高20%左右,抗病虫害能力较强。既然外国的品种品质好、产量高,为何不在头一年留种、第二年自己繁育下一代呢?对此,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程炳林解释,外国种子以杂交为主,卖到农民手中的都是杂交一代,如果留种到下一年就会出现种性分离,优异的品种特性会消失。所以卖种子给农民都是一次性生意,下一年农民还得买种子。

市种子管理站站长金成兵说,外国种子公司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乃至垄断市场,往往欲擒故纵,采用免费试种或低价销售等手段吸引农民。菜农不管是“洋种子”还是“土种子”,也不管是哪国种子,只看种植效果哪个品种好就种哪个品种。等农民尝到甜头或者本土种子企业受到市场挤压和冲击元气大伤后,外国种业公司再乘机大幅提高价格。这个时候,菜农或因为欲罢不能,或因为市场已经被垄断,不得不买高价种子。

金培斌有过这样的经历。他购买的荷兰番茄种子每包售价480元,里面总共只有1000粒,折算下来将近5角钱一粒种子。“销售商说卖多少就多少,进口种子不好还价,要么你不种,要种到他那里买。”

高端蔬菜种子是外国种子的天下,是一个全国性问题。金成兵说,山东寿光是中国蔬菜产业一面旗帜,但寿光种植的蔬菜也大多用洋种子。寿光蔬菜种子市场年交易额6亿元以上,洋种子占4亿多元。有一位农业部官员曾在山东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上说:“我们炒盘青椒也要看外国人的脸色,因为种子是人家的。我国是第一蔬菜大国,却被外国人控制了种子,这种现象不能长久持续下去!”

洋种子已扩展至多领域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

金成兵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农业主要是为了解决温饱,因此农业科研的重点包括良种培育,主要也围绕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和高产做文章。从良种培育看,我们的水稻、棉花等品种还是有一些优势。我国种业市场开放后,外资种业迅速进入。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常年用种量为300亿千克,价值达500亿元。巨大的市场空间令外国种业巨头垂涎不已,对市场蚕食的力度越来越大。

据了解,目前杜邦、孟山都、先正达等跨国种业巨头控制着全世界65%的玉米市场和超过50%的大豆市场。在国内,大豆领域已经失守,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70%至80%;玉米种业市场外国种业已经实施战略布局;有数据显示,到2011年,洋种子已控制我国高端蔬菜种子50%以上市场份额。

农业专家表示,良种是农业产业的核心,一旦这个核心技术完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我们只能负责种植环节——用自己的土地资源、占据自己的市场给跨国种业巨头代工,农业工人只是挣打工钱。这种现象如果持续蔓延,显然不利于农民增收。

不过,金成兵认为,洋种子进入中国有助于国内种业企业更新育种理念,给国内种业带来服务、质量、诚信、竞争、品牌和人才意识,刺激了我国育种技术的发展。而且,洋种子还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也给菜农带来较大效益。

上一篇:合并报表合并范围国际比较 下一篇:北方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和转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