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新课标卷单项选择题题型分析和解题技巧(上)

时间:2022-10-08 11:06:49

高考英语新课标卷单项选择题题型分析和解题技巧(上)

2012年高考全国共命制了14套高考课标卷,除广东卷未设单项选择题外,其余13套共设计单项选择题195道。研究2012年高考课标卷,我们可以看出单项选择题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强调动词,突出重点。与动词有关的题在15题中一般占5~8题。以2012年的高考题为例,在13套课标卷中,单项选择题涉及考查动词的题有86道之多,占全部考题的44%。考点涉及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情态动词、非谓语动词、主谓一致和动词或动词词组词义等。强调动词的考查是符合英语语言规律的,因为英语是以动词形态变化为核心的语言体系。

2. 语境仿真,讲究活用。高考单项选择题有很高的效度和区分度,主要原因是因为高考题的语境真实,能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词汇内涵和分析语境的水平。命题时综合考虑了多重知识和多变语境,意在考查学生对具体语言规则的活用,体现了语法服务于语言的命题原则。

3. 考点全面,分布合理。高考题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宽的覆盖面,通常一题兼顾多项知识点的考查。考点在突出动词考查的同时,仍能覆盖主要的语法项目,内容包括了语法、词汇、惯用法、交际用法等方面。高考单项选择题考点分布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以2012年的高考题为例,高考单项选择题必考考点有:非谓语动词(25个)、动词(短语)词义辨析(17个)、时态(20个)和交际用语(16个)等。高考单项选择题常考考点有:名词(8个)、代词(8个)、形容词(10个)、介词(11个)、情态动词(8个)、虚拟语气(9个)、状语从句(12个)、定语从句(11个)和名词性从句(12个)等。高考单项选择题选考考点有:冠词、并列连词、动词语态、简单句、倒装句和强调句等。

4. 强化辨义,淡化语法。近几年高考单项选择题考查侧重点悄悄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强化对实词意义的辨析正成为一个主流的考查方向。2012年湖北卷10道单项选择题全部考查词义辨析,其中考查名词意义辨析的有2道小题,考查形容词意义辨析的有2道小题,考查动词意义辨析的有4道小题。又如2012年浙江卷在15道单项选择题中有7道小题考查词义辨析。语法知识的考查侧重点也有所改变。以前难得一考的虚拟语气今年竟有8套试卷考到。而主谓一致、强调句和并列连词的考查力度则有所降低。

5. 注重基础,难度适中。2012年高考单项选择题绝大多数题属于基础题,没有出现偏题、怪题和难题,没有刻意追求语言结构的繁杂,而是强调考查考生在语法、词汇、习惯用语等各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强调对语言内容的理解。试题严格依据了考试大纲,体现了新课程理念,遵循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 体现了“稳定中求发展,发展中求创新”的命题原则。

答卷评析:

虽然单项选择题难度不大,但考生此题的得分率并不太理想,答题正确率徘徊在55%左右。从高考阅卷现场反馈的考生答题信息来看,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语法基础不牢

由于受标准化测试和“淡化语法”思想的影响,相当多的同学不重视语法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语法知识存在较多的漏洞。这是多数学生得分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破解策略】考生应构建完整的语法知识体系。一个考生如果头脑中没有完整系统的英语语言知识体系,要求他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是不现实的。可见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是培养应变能力的基础和条件。同时考生应对各种语法项目的变体形式和“例外”情况应有全面的了解。

三、句子结构不清

有些题目是考查考生对平行结构或句子类型的掌握。如果考生对句子结构没有一个准确和清楚的分析,答题就无从谈起。

【破解策略】要解决“句子结构不清”的问题,考生应全面掌握英语的五种基本句型,善于判断英语句子成分及其功能,准确识别英语的三大句子类型(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遇到长难句子结构时,考生要学会用“主干成分分析法”来弄清句子的结构,把握住句子的基本框架。其基本步骤是:首先,判断该句是简单句、并列句还是复合句;然后,找出句子的核心成分(主句部分),分清主语和谓语,再分清句子的附属成分(判断从句类型及短语功能)。

四、语境理解不全

单项选择题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有的甚至是一句话,但是单项选择题干所提供的微型语境,含有多方面的信息。考生应全面准确地理解语境。有的在空白处附带有一些文字信息,这些信息千万不能忽视,它们并非总是“冗余信息”,答题时也要注意到。

点拨:部分学生一看到时间状语for about a month,就认为此题考查现在完成时态。实际上后面的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last summer很清楚地表明本句的动词发生在过去,此处应用一般过去时态,故答案为A。句意:我们三人去年夏天在欧洲游玩了大约一个月时间。

【破解策略】 要准确全面地理解语境意义,考生一定要树立大局观念,仔细分析题干信息,重视阅读后续信息,深入挖掘隐含信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考生才能准确把握命题者的言外之意和考查目的。考生千万不能急于求成,断章取义,在未把握全部信息的情况下,凭感觉草率地得出结论。

五、词汇辨析不当

近几年来高考对词汇辨析的考查力度进一步加大。命题者越来越关注一词多义、熟词新义及一些边缘词汇和易混词汇的用法等。如果对这些知识在备考过程中关注不够,掌握得不全面,就极容易失分。

【破解策略】在平时的备考中考生要善于积累词汇,并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加以融会贯通,以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对于一词多义、熟词新义要结合平时的阅读理解加以归纳,这样记忆效果会更佳。考生应着重掌握以下动词构成的短语动词:get, come, look, put, turn, take, send, set, ask, have, join, care, pay, send, carry, hold, keep, think, hear, make, give, pick, hand, let, deal等。

解题探讨

高考单项选择题中有相当数量的试题是根据学生的思维定势而设计的“陷阱题”,这些“陷阱题”往往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命题人主要通过增加句子的复杂程度、改变句子的正常结构、利用相似易混的句式结构,设计误导信息等方式来干扰学生的思维。解题总的原则是化繁为简,去枝留干,恢复原状,返璞归真,细心审题,分辨差异,识别干扰。具体解题方式有:

一、去掉冗余信息

设题者通过增加限定语、同位语,插入语,定语从句等成分,增加句子的复杂程度,造成学生的视觉差异,从而导致思维错位,产生误导。解答这类题时,我们只要去掉冗余信息(插入语、同位语、定语从句等),答案就一目了然了。

三、补充省略信息

无论在口语中还是在书面语中,有时为了讲话简洁或行文方便,常常将句子中的某些成分略去,这种现象称为“省略”。英语中的省略句很容易干扰学生对句子结构的准确判断。干扰性比较大的省略句有:状语从句的省略,不定式的省略,句子谓语的省略,主谓语的省略及强调句型的省略等。补全法是解答此类题的最佳方法。句子结构补充完整后,原先的干扰因素也就随之消失,答案也就比较明显了。

四、识别干扰因素

高考单项选择题的干扰项很多情况下是根据考生的思维定势而设的。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人们过去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模式惯性力和当前新知识、新问题相互作用,相互交融,相互贯通从而对新知识的掌握和新问题的解决发生影响的过程。思维定势具有两效性,凡是对知识的获得,问题的解决有促进作用的,我们称之为思维定势的正效应。反之,凡是对知识的获得,问题的解决有阻碍干扰作用的,就是思维定势的负效应。

高考单项选择题的干扰项就是利用思维定势的负效应来设计的。要避免思维定势的负效应,识别干扰误导因素,关键是要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它是指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使思考者不局限于一个途径、一种方法,而是从各种可能的设想出发,求得多种合乎条件的答案的思维活动。通过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考生才能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分析问题,从而走出思维定势的误区。

上一篇:2008—专科专业就业率统计及部分专业介绍 下一篇:抓“双基” 争“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