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梦想”:创意富人“聚”乐部

时间:2022-10-08 08:59:13

“文化+梦想”:创意富人“聚”乐部

靠着服务富人、利用富人的“文化+梦想”的商业模式,“太美”成立3个月便实现赢利,2年时间营业额过亿。让这些富人不仅是“太美”的消费者,还成为“太美”的生产者以及渠道和投资人,通过一个经过精心编织的庞大关系网及富人效应,会让“太美”不用太高的成本就可以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利润机器。

几个大腕一场戏

2年多前,胡恃珲与郭明、梁冬三个“心有戚戚焉”的男人走到了一起,创办这家名叫“太美”的全球主题旅行俱乐部,而在此之前,他们都不能说不成功。

胡恃珲,投资高手,曾掌控过多家公司上市;郭明,旅游业无人不晓的风云人物;梁冬,原百度副总裁,曾经的凤凰“名嘴”。这三个在各自领域风光无限的中年男人,有着一个共同的爱好:酷爱旅游,他们都想在辽阔无边的自然大美中追逐自由,设计自己“太美”的人生记忆,于是便有了“太美”。

也正是这三个男人,让“太美”从一出生便具备了其他公司不具备的明星效应。随着万通的冯仑、阿里巴巴的马云、汉能投资的陈宏、腾讯创始人之一的曾李青等大腕纷纷成为“太美”投资团队中的一员,人们更加好奇这家公司。

在“太美”的网站上,其中“对话建筑・迪拜柒宗最”专题,冯仑和他夫人荡秋千的照片占了半屏,配文是“两个童真的孩子,心情飞上了天”。而在不丹的灵修主题的照片中,看到了马云的身影。显然,除了投资人身份,他们看上去更是“太美”的消费者以及“太美”形象和品质的代言人。

投资“太美”之后,冯仑经常会把这家“小有意思”的公司挂在嘴上,和夫人的那次迪拜之行,同行的其他6人也都是地产界的领头人,他们在迪拜的行游主题围绕建筑展开:考察经典项目;观看房屋建设以及进行中的建设,了解每一个项目的完工时间与价钱;体验由古代阿拉伯商人用泥建造并设有降温风塔的风塔大泥屋等等。

从“俱”到“聚”

很多时候,“太美”就通过对参与者如此精心的策划和安排,让旅行赋予了更多的社交功能和商务价值,比如促成生意,比如通过对旅行主题设计让更多有共同志趣的人一起出行。每一次出行之前,“太美”都会让报名者填写复杂的表格,涉及对旅行的期望,自己的各方面爱好等,然后再通过这些进行选择和搭配,尽量把那种能创造共同话题、有共同爱好的人放在一起。

在胡恃珲看来,这就是“太美”跟其他旅行社的最大区别――“太美”关心消费者“和谁旅游”远比路上吃什么来得重要,一场旅行下来,大家不仅成为朋友,还很有可能成为生意上的伙伴。

这种俱乐部式的主题旅游,让参与者有种“人以群分”的自然好感。这些人在经济上门槛上层次相当,住宿酒店、餐饮、购物等等步调都会基本一致。另外,因为兴趣主题先行,也不会担心跟团友三旬都聊不到一起的尴尬。对他们来说,这种旅游更像是趣味相投的一帮人在搞一个移动的沙龙。

于是,有人说“太美”更像是俱乐部中的搜索引擎,用某个特定的主题将分散在一个大圈子里的人又汇聚成各种各样的小圈子。“太美”的会员就是通过各种主题旅行的相聚、分享,再共同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圈子。这就是胡恃珲所说的“和谁旅游”要比“去哪里游、住什么酒店、玩哪些景点”更加重要。

从某种程度上,“太美”看上去像是个精英俱乐部,它通过充满创意的旅行这样一种产品把一些人聚在了一起,它不同于传统俱乐部的地方在于,传统的俱乐部无论何种领域展开服务,都有一种先天的局限:凝聚力与规模的矛盾。规模越大的俱乐部,会员之间的互动性、亲密性必然越低,凝聚力也就越低;反之,凝聚力越强的俱乐部,其规模必然受到制约,这一直是传统俱乐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

而“太美”却通过兴趣爱好将大圈子再分散为不同的小圈子,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还有一点就是胡恃珲所说的“‘太美’做的是一个没有天花板的生意”,因为传统实体俱乐部一般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在营业空间和营业时间上都有限制。这决定了其规模肯定是有天花板局限,所以“太美”更强调“聚”而非“俱”。

无论是主题旅游俱乐部还是“太美”所谓的“聚乐部”,所做的无非就是把一些层次相当的精英聚在一起的艺术。不过,“聚”与“俱”一字之差,却在商业模式和思维逻辑上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赚富人的钱

那一次南极之行,新浪资深副总裁王滨一直回味无穷:“我们进南极的破冰船非常好,有咖啡厅、健身房,还有桑拿室,白天可以登上南极大陆探险,去看帝企鹅,听船上的科研人员讲述南极的地理、历史,晚上就是开PARTY,印象最深的还是大年三十那晚,10几个人一起做菜、包饺子、过除夕,那时的快乐是形而上的东西,无关金钱和利益。”

事实上,也只有这些不再在乎物质财富的人才有机会去追求有品质的快乐。

作为“太美”投资者人的陈宏认识更深刻:“在中国这一波CDP增长中,越来越多的人跻身财富阶层,高端消费市场已经形成,更多的精英人群能够参与到高质量的度假休闲消费中。”

这种认识源于他的经历。创办汉能投资并担任CEO以后,陈宏有机会参与世界最高端的CEO聚会,这种数百人规模的私密聚会每年挑选一个国度,但几乎看不到中国人的身影。陈宏第一次参加是在匈牙利,当时他们住在由皇家城堡改造的匈牙利最古老的酒店,午餐要走过沿街铺展的红地毯,步行五六分钟进入一个博物馆,匈牙利总统在很古老的图书馆宴请他们。晚宴则是在匈牙利的国会,匈牙利所有的部长都盛装出席。晚宴之后去一个古老城堡,100多名匈牙利女子身着传统服饰迎接贵宾,“那是一种非常浪漫又非常贵族的感觉,也更深刻地认识了欧洲的人文。”

“对于高端人群来说,度假的费用不是问题,他们关注的是度假的品质和旅伴的选择。”陈宏说。

让这些富人不仅是“太美”的消费者,同时还成为“太美”生产者以及渠道和投资人,是胡恃珲更愿意看到的,因为通过这样一个经过精心编织的庞大关系网及富人效应,会让“太美”不用太高的成本就可以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利润机器。

名人效应,富人算盘,其实就是“太美”最大的秘密。

正是这种服务富人、利用富人的“文化+梦想”的商业模式,令“太美”成立3个月便实现赢利,“太美”从2007年9月发起到现在,短短的2年多时间营业额已经过亿,迅速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已经在上海、广州、深圳和南京分别设有分公司,员工规模仅百人,是一个典型的轻公司。胡恃珲说,目前他们正在筹划将融资的股东扩大至500人。

(摘自《南都周刊》)

专家点评

专家:商业模式创新应比肩技术创新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战略学教授滕斌圣博士认为:商业模式的创新非常重要,有可能是我们现阶段与未来10年、20年的一个发展引擎。因为我们国家把科技兴国作为国策,所以我们的企业已经把技术创新放到很高的位置上,但并没有把商业模式的创新放得同样高。相比之下,美国和日本对模式创新的重视程度就比我们强很多,他们的企业生命力总是很强大。

对此,滕斌圣博士对我们国家的企业提出建议:创新固然重要,但是这个创新里面最好把商业模式的创新加进去,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

“太美”的商业模式创新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在当下,如果你对富豪俱乐部的印象还停留在金碧辉煌的装修、一掷千金的豪饮,那可真的有点落伍了。光靠烧掉大把大把的票子玩奢侈、讲排场,高级俱乐部已经难以再对精英们构成吸引力,而像“太美”这样发展“文化+梦想”的商业模式,实在是明智的选择。

英国有一家高端俱乐部,名为M1NT,吸引了众多的上流人士参股,经营很成功。类似的国际俱乐部还有美国的Q-Club。Q-Club最吸引人的是“能为你提供各种服务”。据称,即使你想在天上命名一颗属于你自己的星星,该俱乐部也能帮忙办到,当然前提是你要出得起钱。

实际上,“太美”正在向这些国际知名的高端俱乐部学习,比如MINT教给他们如何调整股东结构,而Q-Club则启发他们开发多种的业务模式。

当然,也有人对“太美”的商业模式提出异议:爱好旅游的人士显然没有爱好红酒的多,而以后者为载体的高端俱乐部的适用范围更广,因此“太美”这种商业模式的未来并不值得看好。事实是否真的如此?让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篇:对话廉思:“蚁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下一篇:抢单!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