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筹划探讨

时间:2022-10-08 08:52:01

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筹划探讨

摘 要:本文以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为前提,从实践角度出发,对职工全年收入在各月份和年终之间的分配做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合理的配置建议。并依据无差别点法对年终奖的设置进行了纳税筹划。

关键词:工资薪金,纳税,筹划

当前,大多数单位在年终发放一次性奖金时,一般只考虑奖金发多少,而较少考虑个人所得税的纳税问题。原因在于站在单位的立场,个人所得税只是其法定的代扣代缴行为,其本身不能为企业或事业单位带来经济效益。但是,从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虽然个人所得税是由职工个人所负担的,但实际上如果职工所在的企事业单位能够进行精心的计算并统筹安排,不仅对职工有利,同时也能对职工所在的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也能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

2011年6月30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自2011年9月1日起将每月工资薪金的费用减除额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并将原有的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九级累进税率调整为目前的七级累进税率。

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颁布后,到目前为止,国家相关部门并没有针对年终一次性收入制定新的计税办法,原有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文件)的法律效力继续存在。也就是说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后,原有的年终奖的计算方法不变。该文件规定: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具体计算时应先将该奖金除以12,从而确定其适用税率以及对应的速算扣除数,再以年终奖乘以税率并减去速算扣除数计算得到这部分奖金的应扣税金。

虽然税法已经规定了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办法,但是在实践中我们都知道在年收入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将月工资与年终奖进行不同的组合,所产生的纳税效应不同。即在某些情况下,按不同的月工资与年终奖的组合方式,全年所缴纳个人所得税是不同的,从而导致税后收入有所不同。所以笔者从工作实际出发,对年薪制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月工资与年终奖金组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得出了对这两项收入进行组合的一个基本思路,即当月工资所得需适用高一级税率时,从全年总收入中分一部分作为年终奖,使得月工资与年终奖综合地可以适用较低税率,以达到税后收入最大化的效应。本文从简化出发,假定文中所提到的收入均为扣除了三险一金后的净额。遵循这个思路,在全年收入总额一定的情况下,月工资与年终奖可以有以下的配置方案:

(1)全年收入总额不超过42000元。

在此种情况下,由于月平均工资达不到最低纳税标准3500元,所以,应将全年收入平均发放到每月,则全年的应纳个人所得税为0元,从而达到了节税效果。反之,在全年收入不足42000元的情况下,如果分解一部分工资为年终奖,若这部分年终奖与当月工资之和超过了3500元,则会增加个人的税收负担。

(2)全年收入总额介于42000元到60000元之间。

在这个收入区间一般不需要分解年终奖,只需要将全年收入平均分配到12个月即可,在本区间工资所得适用3%的一级税率。如果必须将全年收入分解一部分作为年终奖,则分配时年终奖的金额应以18000元为限,此时年终奖也适用3%的税率,虽然不能节税,也不会增加个人的纳税负担,如果年终奖超过了18000,税率就会增加到10%,这样就会增加个人的纳税负担。

(3)全年收入总额介于60000元到78000元之间。

按照本文思路,全年收入总额介于本区间时,月工资发放额应以5000元为上限,超过部分全部作为年终奖。年终奖以18000元为上限,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时可以避免适用10%税率,即全年工资薪金所使用的税率均为3%,最大限度的利用税收的优惠政策。

其他区间以此类推,但在配置时也应考虑合理性的问题.避免收入配置比例过分失调而不被税务机关认可。

另外,在新的个人所得税中,对于年终奖的发放存在着“无效奖金区间”。本文所定义的无效奖金是指在年终奖金的发放中,由于在应纳税所得额的临界点存在税率跃升,可能导致多发很少一部分的奖金却要多缴纳更多个人所得税。由此造成职工税后所得反而更少的情况。如应发的年终奖落在此区间内,将会导致职工实际税后收入比按此区间下限计算的税后收入还要低。

为简化计算,本文设定在计算过程中,月工资额均已超过3500元。下面计算第一个无效奖金区间的“下限”和“上限”,该无效奖金区间的下限“X1”是税率由3%调高到10%的对应临界点即:

X1/12=1500

X1=18000

此时,年终奖的税后金额为:

18000-18000*3%=17460

根据无差别点法,当年终奖金额变化导致适用税率介于相邻的高一级税率时,税后金额等于无效奖金区间下限对应的税后金额,可计算出该区间上限“X2”。

X2-(X2*10%-105)=17460

X2=19283.33

这样得到第一个无效奖金区间,即18000元到19283.33元。

举例说明如下:如果某职工的年终奖为18000元,根据现行税法,其适用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根据税法规定,该职工应纳个人所得税=18000*3%=540元,税后收入为18000-540=17460元。假如我们将该员工的年终奖定为18100元,那么根据税法规定,该员工的年终奖则适用10%的税率,对应的速算扣除数为105,则该职工的年终奖应纳税额=18100*10%-105=1705元,税后收入变为18100-1705=16395元。通过此案例可以看出,该职工应税收入由18000元增加到了18100元,但税后实际所得额却由于税率增加而下降了17460-16395=1065元。在此种情况下单位多付出了100元,而职工却并没有因此而增加福利,反而减少了实际所得,其原因就是年终奖虽然增加了,但却掉进了无效奖金区间。

综上所述,企事业单位在确定职工个人年终奖金后,还应检查该年终奖是否落入了上述无效奖金区间内。如是,则可以下调奖金至该区间的下限,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减少单位支出,而且可以增加员工的税后收入。(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财务处)

上一篇: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实效性方法探析 下一篇:我国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