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收入证明范文

时间:2023-03-14 22:44:49

工资收入证明

工资收入证明范文第1篇

收入证明范本(手写格式)

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系我单位员工,任职______,月收入_______元人民币,特此证明.

主管单位(公章)

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收入证明范本(表格式)

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 职务

行政事业类企业类

1基本工资 1计时工资

2工资性津贴 2计件工资

3各类生活补贴 3生活补贴

4各类奖金 4各类奖金

合计:合计:

单位意见:

公章: 负责人:

年 月 日

收入证明范本(银行特定格式)

个人收入证明(交通银行专用)

交通银行江岸支行

兹证明_________(先生/女士)系本单位_________(1.正式工、2.合约工、3.临时工),已连续在本单位工作_____年,目前在本单位担任_________职务.目前该职工的最高学历为________,身体状况_________.近一年内该职工的平均月收入(税后)为____________元人民币.

本单位在承诺以上情况是正确属实的,如因上述证明与事实不符而导致贵行经济损失的,本单位愿承担一切责任.

特此证明

单位公章或人事部门章:

人事部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1、个人向银行贷款是有条件的,贷款时,必须具备:

(1)必须有抵押物才能贷款,而且贷款金额和贷款期间利息总和不能超过抵押物评估价值的1/2;

(2)有长期稳定的足以支付每月贷款本息的收入来源;

(3)担保人;

(4)提供的资料:身份证、户口本、婚姻状况证明、收入证明、房地产权证以及担保人的身份证、户口本、婚姻状况证明等银行需提供的有关资料。

2、贷款时需要的个人收入证明,银行会给你提供收入证明的标准格式,只要按照这个格式填写相关的数据,加盖单位公章就可以了。

说明我没在单位上班 也没营业执照

工资证明应该是由你的工作单位出具证明。

其证明的主要内容是你的月工资是多少,并且要证明在此护理期间单位没有给你开工资。

工资收入证明范文第2篇

本期,我们将对这些问题给您一个明晰的解答。

围城破裂,婚姻亮起红灯,感情走向末路――离婚潮的居高不下是中国近几年来影响家庭和谐的最大毒瘤,而其中,孩子的抚养费无疑是夫妻间争斗的焦点问题之一……

收入不稳定,该给多少抚养费?

赵军在某大型企业从事销售工作,月基本工资1500元,根据销售提成计付奖金,每月工资收入七八千元。

由于长年出差在外,夫妻双方感情逐渐淡薄,随后赵军有了情人,并被赵军的妻子发现。在万般劝说无效的情况下,2006年初,赵军夫妇协议离婚。

本来,一切还算顺利,但因为孩子抚养费标准问题,夫妻二人开始争论不休,并闹上法庭。女方诉称:赵军每月收入7000多元,却给孩子每月500元抚养费,实在太少。同时女方提交了婚后按揭买房时,赵军向银行出具的收入证明。该收入证明上盖有单位财务公章,并写明:“本单位职工赵军,在我公司担任销售工作,每月收入7000元。”

法庭上,赵军称给孩子抚养费500元是有原因的――自己的月收入是固定工资加提成,业绩好收入才高,业绩不好,只有固定工资。当初给银行出具的收入证明,是为了购房获得贷款而出具的虚假证明。

律师说法:

根据我国现行工资管理制度,公民的工资收入到底有多少,最直接有力的证据就是单位的工资单,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还需同时附有纳税凭证。

本案中,男方的月工资收入表面看来基本工资只有1500元,可是他的工资总额的计算公式是基本工资加提成,这种工资报酬的方式,属于浮动工资。虽然因为业绩的不稳定,每月的报酬总额未必一样。但是均属于男方之个人所得报酬。在实际操作中,为了便于计算,可按男方上一年度工资总收入核算其月工资额。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也就是说,任何一方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均需提供相应的证据加以证明,持有证据一方的男方没有提供工资单等证据证明其月工资收入仅为1500元。男方给贷款银行出具的收入证明,是男方自己提供给银行的,其本人是认可的,虽然男方辩称是为了银行批准贷款而开具的虚假证明,但在没有相反证据的情况下,依法律而言,可认定该证据的真实性。

法院依男方给第三方开具的收入证明酌定其月工资收入,不违反法律规定,可认定该证据的真实性。当然,现实中不排除开具虚假收入证明的情况,但须有证据证明其虚假性,否则,法院是不可能仅仅依据一方陈述收入证明不真实而轻易予以采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的通知》第7条规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

法院真实判决:

赵军夫妇均同意离婚,法院予以支持。因孩子年龄不满1周岁,归女方抚养为宜,男方的工资收入参考其提供给银行的贷款证明予以认定。判决:1.男女双方离婚;2.孩子归女方抚养,男方每月支付抚养费2100元,至孩子年满18周岁止。

法律提示:

孩子抚养费是根据不直接抚养孩子的夫妻一方收入总额计算取得的。由于目前社会报酬支付的种类繁多,现实中存在灰色收入、收入不稳定等多种因素,导致个人月总收入额的确定十分困难。因此,身为家庭成员,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保存好必要的证据。例如:工资条或工资卡;单位出具的工资收入证明书;税务机关出具的个人

纳税单;个人签收的收入字据等等。

离婚后儿子生活艰辛,可否提高抚养费标准?

1996年7月,亮亮的父母经法院判决离婚,亮亮判由母亲抚养,父亲每月支付抚养费300元。

不幸的是,由于长期忧郁成疾,亮亮的母亲于2002年5月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自此,亮亮只能由其外祖父母抚养,然而外祖父母年老,退休金也很有限,再加上亮亮母亲因为精神分裂失去了工作,没有了经济来源,一家人的生活十分拮据。

亮亮父亲每月300元的抚养费刚开始还能维持亮亮的生活需求,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所需的各种生活、教育及医疗费用均大幅度增加,靠原来的抚养费已经捉襟见肘,而此时,亮亮父亲的收入亦增加了很多,与亮亮的生活水平相差悬殊。

多次与父亲协商无效后,亮亮至法院,请求增加抚养费。

律师说法:

我国《婚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本案中,亮亮父母于1996年判决离婚,原判决抚养费的数额是根据当时亮亮的需要和父母的给付能力及当时的生活水平确定的。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生活费、教育费的必然增加,当地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价上涨、母亲丧失经济来源等因素,原有的抚养费数额已经无法满足亮亮的基本生活及教育支出。另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五条规定:“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的,应另行。”因此,亮亮有权向父亲要求增加抚养费。

法律不仅赋予未成年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权利,也赋予了缺乏负担能力的父母请求减免抚养费的权利。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或母有给付能力的,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的应予支持:(1)原定抚育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的;(2)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的;(3)有其他正当理由应当增加的。

关于抚养费的减少,亦有相关原则性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父或母一方请求减免抚养费的,应予准许:(1)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再婚,其再婚配偶愿意负担继子女的抚育费的一部分或全部时,他方的负担可以减少或免除;(2)有给付义务的一方因出现某种新情况,经济状况确实困难无法给付的,可酌情减免其给付数额。减免抚养费直接关系到子女的切身利益,法院在判决时应慎重考虑,从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方面综合把握。

法院真实判决:

法院审理认为:亮亮的母亲由于身患精神疾病且失业在家,自身并无经济来源,对于亮亮亦无法提供更多的经济保证。身为亮亮的父亲,被告有义务向亮亮支付抚养费。当初所确定的抚养费,随着亮亮生活费和学习费用的增加,已经无法满足正常之需。故判决,亮亮的父亲自2002年8月起,每月支付亮亮的抚养费增加至500元。

法律提示:

在孩子抚养费问题上,法院的判决并不是“一纸定终身”的。现行法律框架中,抚养费一经协议或判决后,子女仍然可根据年龄的增长、教育费的增加、当地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指数的上涨等客观原因,在原抚养费数额难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或子女因上学、患病等实际原因导致其实际需求超出原定数额或其他正当理由的,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以子女名义或子女本人可以提讼要求增加抚养费数额。

一次性支付抚养费后,还有权利继续索要吗?

1995年,小山的父母来北京打工,后因感情破裂,两人协议离婚,小山由父亲抚养,母亲每年支付抚养费3600元至儿子18周岁止,共计18000元整,一次性支付。之后,小山母亲又与他人结婚,婚后做建材生意,经济状况越来越好,而小山的父亲却一直没有再娶,经济收入也没有任何起色。

2001年9月,小山升入高中,因为不是本地户口,需交纳赞助费11000元,而其母支付的抚养费已不能适应小山现在的生活以及学习的需要,而且屋漏偏逢连夜雨,小山父亲所在的企业因长期负债,不得不申请破产,父子二人的经济状况立刻陷入窘境。

为了能够让小山安心上学,父亲一边向亲戚朋友借钱,一边以小山的监护人身份多次要求前妻增加给付抚养费,但前妻以离婚时对抚育费用有约定且已履行完毕为由拒绝。

协商未果后,小山一纸诉状将生母告上法庭。请求判令被告支付上高中的赞助费11000元、三年高中学费3000元及生活费7200元,合计21200元整。

律师说法:

我国《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负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这种义务是无条件的、强制性的。抚养教育的权利与义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父母对子女必要的教育投资应承担经济给付责任,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另一方面是父母对子女在文化知识、智力开发、思想品德、道德观念等各领域承担教育责任。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是不可推卸的。

本案中的母亲虽然一次性支付了儿子抚养费18000元,但根据我国《婚姻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关于子女生活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起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夫妻离婚后,承担直接抚养义务方发生了新情况,单位破产导致其经济十分困难,为孩子上学已负债,作为孩子的母亲,其一次性所支付的抚养费已无法满足孩子现有生活、学习的需要,在其有支付能力的前提下,拒绝支付孩子的教育经费与法与理无据。

法院真实判决:

法院审理认为,父母离婚后,未成年子女有权要求不随其一起生活的父母给付抚养费或者变更增加抚养费的,被请求的父母无理由拒绝。因此,原告要求其母支付入学费、生活费、学习费用,符合有关法律规定,但因父母双方都有抚养的义务,所以该费用由父母双方均担。故依照《婚姻法》的有关规定,一审判决原告的入学赞助费、高中生活费、学费由母亲负担10600元整。

法律提示:

因为工作稳定性的降低、社会人口流动的增加等社会原因,作为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采取给付抚养费的方式以尽抚养义务,如今已经非常普遍。但这种普遍的便利方式,并不等于在孩子的抚养过程中,父母的职责就同样的一次性截止。子女因生活、升学、生病等增加的费用,是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可依据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工资收入证明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工资 SPSS分析 地区性差异

一、研究各地区工资水平的意义

(一)工资对产业结构变动与调整的影响

市场调节下工资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利益导向功能。在市场经济中,工资是产业结构变动的价格信号。由于工资的内在利益作用,工资变动促使劳动力结构随之变化。

(二)工资收入地区差异对区域经济调整的影响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工资差别的利益导向配合。目前,东部区域劳动力工资成本在上升,导致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优势得以显现。因此,应促使企业逐渐向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区域转移,从而实现工资收入对区域经济的调整功能。

(三)工资收入对国内消费需求影响

普遍来讲,低工资造成居民消费意愿降低,储蓄意愿增强,导致供求关系失衡。所以可以通过调节工资制度来对消费需求形成正面影响。

(四)工资收入对保障社会稳定的影响

通过工资状况的高低分布可以看出国民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国内外实践都证明,在一个社会中,中等收入者群体的发展壮大有助于社会稳定。因此,收入分配公平不仅关系着经济利益的调节,还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自招聘APP校招季的数据统计,共计309条,涉及全国大陆地区共31个省市自治区309个地级行政区。数据字段包括省市名称、平均工资、2K~3K占比、5K~6K占比、较2013年涨幅等5个字段(这里“K”代表“千”,“K”含义下同)。

三、数据分析

由于不存在数据异常错误且数据完整性较好,所以直接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本文的分析工具主要为SPSS和EXCEL软件。

(一)描述统计

(1)平均工资范围分布。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观察,发现各地级行政区的平均工资大概在3K~6K,所以将工资范围划为3K以下、3K~4K、4K~5K、5K~6K、6K以上五个范围。通过分析,对应上述五个范围的城市个数分别为6、55、175、65、6,可以得知全国大陆地区309个城市,其平均工资大多数分布在4K~5K之间,有部分偏高或者偏低,只有极少数部分是极低或者极高。其个数分布大致满足正态分布,符合客观的经济规律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

(2)各省市直辖区的最高、最低、平均工资等及其排名情况。将原始数据按照省份进行分类处理后导入到SPSS中,选取平均值、标准差、最大最小值等统计量进行分析。然后,通过EXCEL处理数据,可得如表1:

如表2所示,表1展现了地级行政区的最大最小值分布,而表2则展现了各省市自治区的分布,对于以省为单位的数据,我们用平均值和方差这两个统计量进行衡量。由上表得知,平均工资最低的地级行政区为广东梅州,省份为海南省,最高的分别为哈密和北京。而涨幅最低的均为天津,涨幅最高的为湖北朝阳和湖北省,也证明了湖北未来的就业状况和经济发展会呈现迅猛势头。

而从工资的标准差中我们可以衡量各省份中各地级行政区之间的收入差距,由表2可知,最大的是,最小的是青海。

(二)关联分析

我们主要对各省份之间的平均工资和其不同范围的工资占比进行关联性分析。通过关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平均工资和2K~3K的人群成负相关,而和5K~6K的人群成正相关,然而通过观察相关系数我们发现,2K~3K的占比对工资水平影响较大。说明政府在致力于提高一个整体区域的(如地级市或者省份)人民生活水平质量和工资水平,应该从低收入人群入手,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才能有效改善该区域的整体水平。

四、结论

本文使用最近的2014年度全国309个城市的平均工资水平及其他指标进行了一系列的数据分析,旨在通过这些分析能够初步了解我国国民工资收入的地区性结构,并解读这些地区性差异。通过关联性分析给出了一点关于改善工资水平的建议。经济发展结构的不平衡带来了区域工资水平的差异,我们应当重视区域性工资水平发展不平衡这一问题。这不仅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调整,更关系着国民收入分配公平的实现和社会的安定和谐。

(作者单位为西南大学)

参考文献

[1] 罗楚亮.就业稳定性与工资收入差距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8(04):11-21+95.

[2] 黄乾.两种就业类型农民工工资收入差距的比较研究[J].财经问题究,2009(06): 118-124.

[3] 郭正模,李晓梅.工资收入差距与政府宏观调控[J].社会科学研究,2006(03): 39-42.

[4] 周超.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 2012.

工资收入证明范文第4篇

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公章)盖章

经办人:

兹证明________是我公司员工,在________部门任________职务。至今为止,一年以来总收入约为__________元。

特此证明。

XX学校:

贵校XX系XX专业XXX、XXX等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在我公司XX部门实习工作,各方面表现优秀。特长证明。

XX公司(章)

XX年XX月XX日

公司证明格式

员工工作及收入证明________________:兹证明________是我公司员工,在________部门任________职务。至今为止,一年以来总收入约为__________元。特此证明。本证明仅用于证明我公司员工的工作及在我公司的工资收入,不作为我公司对该员工任何形势的担保文件。

盖 章:日 期:______年___月___日收入证明 兹证明我公司(XXXX公司)员工XXX在我司工作XX年,任职XX部门XX经理(职位),每月总收入XXXXX.00元,为税后(或税前)薪金。

XXXX公司 ...盖 章:日 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2.

XXXXX公司

地址:XXXXXXXXXX电话:XXXXXXXXX

以下须打印:

证明

兹证明王 X 中 ,出生于1xx-xx年9 月10 日,于2xx-xx 年1 月1 日( 须任职六个月以上 ) 在XXXX 公司,担任XX 职务至今,月工资收入XXXX 元人民币。

特此证明

(盖公司印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职公司名称)

XXXX年XX月XX日

(须1个月内开具有效)

3.

________________:

兹证明________是我公司员工,在________部门任________职务。至今为止,一年以来总收入约为__________元。特此证明。本证明仅用于证明我公司员工的工作及在我公司的工资收入,不作为我公司对该员工任何形势的担保文件。盖 章:日 期:______年___月___日收入证明 兹证明我公司(XXXX公司)员工XXX在我司工作XX年,任职XX部门XX经理(职位),每月总收入XXXXX.00元,为税后(或税前)薪金。 XXXX公司 ...

盖 章:

日 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工作证明范文四

工作证明

兹有我单位_______(同志)在________________部门,从事_____________工作,

专业年限为______年,现申请参加__________________(工种)_____级职业资格考试,

特此证明。

备注:此证明仅作报考职业资格证书凭据,不作其他用途。本单位对此证明真实性负责。

部门联系人:

联系电话:

单位(盖章)

工资收入证明范文第5篇

不能休假须严格进行审批

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旨在关心职工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按国务院、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各级、各单位领导要增强执行带薪年休假制度的自觉性,带头执行年休假制度;统筹安排,制定本单位职工年度休假计划并上报有关部门备案,确保职工年休假落实到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确实无法休年假的,人数原则不得超过本单位在编干部、职工总数的5%,5%的比例包括应休假天数全部未休的人数,也包括休部分应休天数的人数。同时,不能休假的人员,应按要求严格进行审批: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上报上级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其他班子成员由主要领导签署意见;市直各单位负责人报市分管领导批准,其他人员按党群系统、政府系统分别报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批准。

年休假工资报酬支付有标准

按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对工作人员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要支付其年休假工资报酬。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支付标准为:每应休未休1天,按照本人应休年假当年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其中包含工作人员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工作人员当年日工资收入的计算办法为,本人全年工资收入除以261天。机关工作人员的全年工资收入,以本人当年12月份列入工资基金管理的除提租补贴外的应发工资总额乘以12与年终一次性奖金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全年工资收入,以本人当年12月份列入工资基金管理的除提租补贴外的应发工资总额为基数乘以12。

工作人员年休假工资报酬中,除正常工作期间工资收入外,其余部分经有关部门审批后由所在单位在下一年度第一季度一次性支付。

休假天数如何计算

工作人员工作年限满1年、满10年、满20年后,从下月起享受相应的年休假天数。如20*年4月参加工作的,到20*年4月为满一年,从5月起可享受年休假。若享受年休假待遇的工作人员在当年1至11月间遇到工作年限满10年或20年的情况,可在当年11月前按年满工作年限后的休假时间计算年休假天数并休年休假,如在12月满工作年限的,从下年度起计算相应的年休假天数。

各单位当年新录聘用或调入的有工作经历的工作人员、军队转业干部和按有关规定安置的军队复员转业士官,在办理工资关系转移手续时,应随附在单位的休假情况证明。如在原单位未休年休假的,均享受带薪年休假,其日工资收入的计算办法与本单位同等条件人员相同。工作人员当年退休的,其未休年休假或应休未休的天数,均享受年休假工资报酬。这部分人员可不列入领取未休假报酬的人数比例内计算,其日工资收入为全年工资收入除以261。全年工资收入的计算办法是:机关当年退休人员,为本人退休前最后一个月列入工资基金管理的除提租补贴外的应发工资总额乘以12与年终一次性奖金之和。事业单位当年退休人员,为本人退休前最后一个月列入工资基金管理的除提租补贴的应发工资总额乘以12。

休假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休假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如因野外地质勘察、野外测绘、远洋科学考察等特殊工作任务,单位不能在本年度安排其休假的,可以跨一个年度安排。年休假在一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分段安排原则上不超过三段。

工资收入证明范文第6篇

我国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围绕市场取向,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了传统的高度集中的工资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了适应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行政机关各自特点的工资制度。企业普遍实行了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办法,扩大了企业内部分配自,实行了以劳动评价为基础的基本工资制度和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1979年至1998年,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年均递增4.7%,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8.3%。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目标的确立,我国积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与此同时,进一步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一是进一步改革企业工资决定办法,在继续实行工效挂钩等办法的同时,对少数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试行依据“两低于”(即: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本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低于本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原则,自主决定工资总额的办法。二是改革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办法,在少数国有企业试行了经营者年薪制。年薪一般由基本年薪和效益年薪两部分组成,基本年薪按企业经营规模大小、经营责任轻重由政府有关部门确定,效益年薪与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利润多少等指标挂钩,按一定比例提取。三是结合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探索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具体途径和办法,在少数大中型国有企业内部引入职工持股,在部分小型国有企业,通过职工全体持股,形成了劳动联合基础上的资本联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组织形式。目前,浙江、广东、深圳、上海、山东、江苏等省、市试行职工持股办法的企业相对较多,一般采取职工个人持股或职工集体持股、成立职工持股会两种形式。四是改革政府调控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方式方法,逐步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方式转变。

在北京、天津、河北等二十个省、市试行了工资指导线制度,引导企业工资水平合理增长;在上海、重庆、大连等十八个大中城市建立了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引导企业依据市场工资率信号合理调节内部工资关系;在南昌、郑州等六个城市研究试行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引导企业加强人工成本管理,合理确定人工成本水平。此外,普遍(除自治区外)实行了最低工资制度。以上改革探索,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目标的要求,有利于在工资分配中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多元化产权结构并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建立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也有利于新型工资收入宏观调控体系的形成。从试点企业情况看,效果是好的,调动了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

但是,也要看到,我国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还处于探索试验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市场机制的作用尚未全面引入企业工资收入分配,企业还未完全成为分配主体;分配方式比较单一,不适应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需要;工资收入分配激励与约束机制没有__普遍形成,企业内部分配的平均主义倾向还比较严重;少数垄断行业个人收入偏高,国家宏观调控还缺乏应有的手段和力度,等等。此外,一些改革举措还不到位,比如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在理论上虽然有了重大突破,但还缺乏可操作的分配政策,使得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不好把握;又比如,经营者和职工持股分配问题,还存在认识不一致、政策不配套、运作不规范等问题。

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有关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定。其中,明确要求“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强调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同时要求在少数企业试行经营者年薪制和持有股权等分配方式。这既是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索的充分肯定,更为我们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当前,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会议精神,进一步理清实现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目标的思路,明确主要任务和措施,已成为亟待我们研究回答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根据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的目标,初步考虑,今后一个时期企业工资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实行“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国家监控指导”。具体说就是: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企业成为分配主体,根据劳动力市场调节形成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和本企业经济效益自主决定工资水平,参考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确定经营者和职工个人的工资收入,建立工资收入能增能减机制;探索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多种方式,使经营者和职工能通过本人拥有的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分享企业的经营成果;加强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通过民主协商签订工资集体协议等多种方式,使职工参与和监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过程;改进和完善政府对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保证工资收入分配健康有序进行。

为此,在以下四个方面应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一,建立经营者收入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国际经验和国内改革以来的实践都说明,经营者以及董事会、经理层其他成员的收入分配在企业分配中起龙头作用,必须抓紧抓好。一是要继续在有条件的企业试行经营者年薪制办法,包括实行经营者持股和认股权制度等长期激励办法,使经营者获取与其职责和贡献相符的收入水平,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试点探索来总结经验,切不可“刮风”;二是要改革董事会、经理层其他成员收入分配办法,董事会成员根据其投资决策和资产运营能力及其业绩取得相应报酬;经营层副职,根据其履行经营管理责任和取得业绩的情况确定报酬;三是要通过建立严格的考核和监督检查制度,以及规范职位消费,建立厂务公开制度等措施,建立约束机制。

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经营者选拔任用制度,使经营者能上能下,使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在讲经营者责任与权利相统一,贡献与收入相对应的同时,仍要大力提倡奉献精神。第二,改革工资决定办法,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收入能增能减机制。一方面,要结合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程,积极稳妥改革现行工资决定办法。对建立了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参与市场竞争程度较大的企业,按照企业自主分配的原则,由企业根据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和本企业经济效益,自主决定职工工资水平,参考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采取工资集体协商等形式,合理确定职工个人工资收入。

另一方面,要加快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特别是要突出岗位、职责和贡献的作用,提倡竞争上岗,岗变薪变,使职工工资收入能增能减。第三,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途径和办法。

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当前应主要是在实行股份制改造或产权清晰的竞争性企业,试行职工持股制度;要认真总结近几年试点经验,改进完善职工持股分配办法;在高新技术企业试行技术入股办法,把技术专利和科技成果作价折股由科技发明者和贡献者持有。

对没有条件实行技术入股的企业,可以对科技人员实行项目成果奖、销售收入提成等办法;在资本回报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小企业,探索试行劳动分红办法。无论实行何种分配办法,其关键要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使工资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保持合理比例关系,否则,难以达到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的目的。

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工资收入宏观调控体系。

要转变政府职能,使工资收入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从行政手段为主向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转变。

一是全面实行工资指导线制度,指导企业合理确定企业工资水平和增长幅度,实现对社会平均工资和行业、企业之间分配关系的调节;二是继续推进建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引导企业参考劳动力市场价格,合理确定职工个人工资收入水平,合理调节企业内部__各类人员工资收入关系;三是建立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引导企业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提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四是加强工资收入分配的执法检查,依法规范企业工资收入分配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同时,对少数垄断行业和特殊行业的国有独资公司实行直接管理,解决其中某些企业个人收入偏高问题,调节行业、企业收入分配关系。

立足国情,借鉴国外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学习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其中包括工资收入分配方式、方法,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这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所决定的,也是贯彻落实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要求。

这次由中美双方联合举办的国际研讨会,为我们提供了加强中外交流、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良好机会。

目前,我国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资微观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体系。新的改革任务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比如,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内涵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征?它的内容和运行方式怎样?又如,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工资微观运行机制的一般形式、程序如何?有没有相应的工资收入宏观调控体系?体系是通过“看不见的手”发挥调控作用,还是加上“看得见的手”,“两手”配合发挥作用?再如,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营者和职工持股分配方式,它的历史发展主要过程如何?它的主要分配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以及何利弊?等等。以上问题都是当前我们急需了解和把握的,它对于我们积极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在理论层次上深入思考有关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分配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常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希望,通过这次国际研讨会,通过中外专家学者的研讨切磋,对我国包括职工持股、经营者股票期权在内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学为我用,这已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实践所证明。因此,在结合中国实际,学习借鉴国外工资收入分配有益经验方面,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比较研究,把握中外有关情况的相同之处和差异。

即不但要研究比较国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与我国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相同之处和差异,还要研究比较产生这一制度的基础条件、外部环境的相同之处和差异。对于相同之处多的,可以结合实际借鉴运用;对于相同之处少的,就应结合实际改造运用;对于差异很大的,则应研究其原因,从中寻找有何启发。二是要处理好借鉴与创新的关系。由于国情不同,特别是所有制结构不同,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照搬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收入分配制度和调控手段就会“失灵”。因此,要借鉴与创造相结合,重在创新,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三是要把工资收入分配研究与就业、社会保险及其与经济发展等方面研究结合起来。中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险负担重,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这些都对工资收入分配及其改革具有直接、重大的影响。研究借鉴国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必须与我国就业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变化结合起来,使之相互衔接;研究借鉴国外工资收入分配水平及分配关系,更要与对就业和社会保险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统盘考虑。

工资收入证明范文第7篇

一、党费收缴

1、凡有工资收入的党员,每月以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人为计算基数,按规定比例交纳党费。

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包括:机关工作人员(不含工人)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津贴;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职务工资、等级工资、津贴、奖金;机关,事业单位工人的岗位工资、等级工资、津贴、奖金;企业人员工资收人中的固定部分(基本工资)和活的部分(津贴、奖金)。

列入交纳党费计算基数的津贴、奖金,是指年度性津贴、地区性津贴、工资性津贴和按月发放的奖金。

2、交纳党费的比例为:每月工资收入在400元(含400元)以下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400元以上至600元(含600元)者,交纳1%;600元以上至800元(含800元)者,交纳1.5%;800元以上(税后)至1500元(含1500元)者,交纳2%;1500元以上(税后)者,交纳3%。

3、在乡镇机关和乡镇企业工作或者外出务工的农民党员,村干部和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中的党员,凡有固定收入的(工:资或补贴),按照每月固定收入,参照上述规定比例交纳党费。其他农民党员每月交纳党费2角。

4、实行年薪制人员中的党员,以上年月平均收入为计算:基数,参照上述规定比例交纳党费。

5、从事个体经营的党员,每月按上季度月平均纯收入,参照上述规定比例交纳党费。

6、离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以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为交纳党费计算基数,领取养老保险金的党员,以养老保险金为杜数,参照上述规定比例交纳党费。

7、下岗待业的党员、依靠抚恤和救济为生的党员、领取当地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党员,每月交纳党费2角。

8、没有经济收入或交纳党费的困难的党员,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党支部委员会同意,可以少交或免交。

9、预备党员从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之日起交纳党费。

10、党员向其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交纳党费。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外出的党员,外出期间持证向外出所在地党组织交纳党费。

11、党员增加工资收入后,从按新工资标准领取工资的当月起,以新的工资收入为基数,按照规定比例交纳党费。

12、党员自愿一次交纳1000元以上的党费,全部上缴中央。具体办法是:由所在基层党委代收,并提供该党员的简要情况,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委组织部,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组织部,铁道部、民航总局政治部组织部,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转交中央组织部。中央组织部给本人出具收据。

13、遇到特殊情况,经党支部委员会同意,党员可以委托亲属或者其他党员代为交纳或者补交党费,但补交党费的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

14、对不按照规定交纳党费的党员,其所在党组织应及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对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交纳党费的,按自行脱党处理。

15、党组织除按照规定收缴党费外,不得要求党员交纳规定以外的各种名目的“特殊党费”。

16、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工委,铁道部、民航总局政治部和军委总政治部,每年按全年党员实交党费总数的5%上缴中央,于次年4月底前汇人中央组织部党费帐户,不得少缴或拖延。

17、铁路、民航和金融系统党的关系在地方的党委,每年按照党员实交党费总数的10%向所在地方党委上缴党费。

二、党费管理

1、党费由党委组织部门代党委统一管理。党费的具体管理工作由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负责党员教育管理的内设机构承办。党费工作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实行会计、出纳分设。党费必须单立帐户,专款专用,党费帐簿归档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2、党费应当存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不得存人其它银行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党费利息是党费收入的一部分,不得挪作他用。不得以任何理由将党费用于购买国库券以外的投资。

3、党委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党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党费管理人员,必须先培训,后上岗。党费管理人员变动时,严格按照党费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财务制度办好交接手续。

4、基层和各级地方党委应当在党员大会或者党的代表大会上向大会报告(或书面报告)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情况,接受党员或者党的代表大会代表的审议和监督。基层党支部应当每年向党员公布一次党费收缴情况。

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组织部,铁道部、民航总局政治部和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每年4月底前就上年度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情况向中央组织部提交书面报告。省以下各级地方党委,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以及铁路、民航系统和军队所属的各级党组织,每年3月底前就上年度党费收缴情况向上一级党组织提交书面报告。报告内容是:上年度党费收缴、使用和结存的数额;党费开支的主要项目;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工作中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意见和建议等。

6、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的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党费使用

1、使用党费应当坚持统筹安排、量人为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

2、党费必须用于党的活动,主要作为党员教育经费的补充,其具体使用范围是:(1)培训党员;(2)订阅或购买用于开展党员教育的报刊、资料和设备;(3)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4)补助生活困难的党员。

3、使用和下拨党费,必须集体讨论决定,不得个人或者少数人说了算。

4、请求下拨党费的请示,应当向上一级党组织提出,不得越级申请。上级党组织下拨的党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5、对违费收缴、管理和使用规定的,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以及有关规定严肃查处,触犯刑律的依法处理。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过去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本规定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共产党员交纳党费办法的规定》的通知

为了适应工资制度改革后的新情况,我们对党员交纳党费的办法作了相应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关于共产党员交纳党费办法的规定》发给你们,自印发之日起执行。组通字[1992]5号文件自行废止。

中共中央组织部

1994年2月18日

(此件可发至基层党委,可登党刊)

关于共产党员交纳党费办法的规定

共产党员按照规定向党组织交纳党费,是增强党的组织观念、履行党员义务的重要内容。根据工资制度改革后的工资收入情况,现将党员交纳党费的办法重新规定如下:

一、党员交纳党费的数额

l、凡有工资收入的党员,每月以比较固定的经常性工资收入总额为基数(见附注),按以下比例交纳党费:

每月工资收入在400元(含400元)以下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

每月工资收入在400元以上至400元(含400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l%。

每月工资收入在400元以上至800元(含800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1.5%。

每月工资收入在800元以上(税后)至1500元(含1500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2%。

每月工资收入在1500元以上(税后)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3%。

2、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民党员,按其月工资收入参照第一条第1款规定的比例交纳党费。其他农民党员每月交纳党费2角。

3、学生党员(包括没有工资收入的研究生党员),没有经济收入或依靠抚恤、救济为生的党员,每月交纳党费1角。

4、城市和农村中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党员,每月按上季度缴纳个人所得税后平均月收入,参照第一条第1款规定的比例交纳党费。

二、生活确有困难的党员,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党支部委员会批准,可以少交或免交党费。

三、党员除按规定交纳党费外,本人自愿多交不限。党员自愿一次交纳党费1000元以上的,应全部上交中央。由所在党组织汇交中央组织部(附该党员的简要情况),中央组织部给本人出具收据。

四、党员应自觉地向所在党组织交纳党费。如有特殊情况不能亲自交纳或不能按月交纳时,经党支部委员会同意,可以委托其他党员代为交纳或预交、补交,预交、补交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个月。

五、对不按规定交纳党费的党员,党组织应及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交纳党费的,按自行脱党处理。

附注

每月工资收入总额包括:

机关工作人员(不含工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津贴。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职务工资、等级工资、津贴(不包括政府特殊津贴)、奖金(指作为工资部分的奖金,不包括一次性重奖和年终一次性奖金,下同)。

机关、事业单位工人:岗位工资、等级工资、津贴、奖金。

企业人员:工资收入中固定部分(基本工资)和活的部分(各类津贴、奖金)。实行年薪制的人员按月平均收入计算。

城镇个体工商户中的党员,应以其每月实际收入为基数,按比例交纳党费。由于他们的月收入不固定,每月交纳党费的数额应随每月实际收入而浮动;也可按长年收入的平均数额计交纳党费。

不同情况下党费交纳的规定

不同情况的党员,党费的交纳有不同规定: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每年增发一个月,一个半月,两个

人离休前的标准工资,属于生活补贴,这种补贴可不按固定收入对待,不需交纳党费。如果本人自愿按固定收入

交纳党费,党组织不限制。

1.病休减发工资后党员党费的交纳。

党员因病休息期间,如果工资减发,应按减发后的工资标准为基数交纳党费,自愿多交者或按原工资标准交

不限。

2.受处分党员。

共产党员在受处分期间

3.新入党党员。

应按原工资标准交纳党费。

按照中共中央组织部的有关规定,新人党的党员应从上级党委批准为预备党员的那个月开始交纳党费。原是

团员的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可以只交团费,不交党费。预备期满、批准转正之后,可只交党费,不交团费。

4.在校研究生党员。

在校研究生党员每月领取的研究生助学金,不是工资收入,其党费的交纳标准与其他学生相同

果本人愿意,可以助学金为基数,按固定收入的0.5%计算,交纳党费。

5.临时外出党员。

即每月1角

按照规定,党员交纳党费必须每月按时由本人交纳。临时外出的党员,外出时间不太长的,一股可由本人册

寄给所属党支部。如外出超过1年,则应由原党组织开具党员证明信到党员临时外出所在的单位或地区参加党的:

生活,在新单位或地区按时交纳党费。外出党员的党费不能由别人代交,也不能1次连续交纳几个月的党费。

6.城镇个体工商户党员。

城镇个体工商户中的党员,应以其每月实际收入为基数,按比例交纳党费。由于他们的月收入不固定,每月党费的数额应随每月实际收入而浮动;也可按长年收入的平均数额计交纳党费。

党员交纳党费的标准

党员(包括预备党员)按如下规定交纳党费:

(1)凡有固定收入的党员,按照基本工资(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地区工资补贴组成)比例交纳党费,工资收入

月在

在500元以上者,交纳工资额的3%。除基本工资以外的其他临时性收入,可不交党费,但自愿交者不限

(2)没有固定工资收入或收入不固定的党员,按照下列数额交纳党费:农、牧、渔民党员,每月交纳i

中国人民中享供给制待遇的士兵党员,每月交纳党费5分;学校中的学生党员,每月交纳党费5分;

党员或依靠抚恤、救济为生的党员,每月交纳党费5分;党员自愿多交纳党费者,数额不限。党员如无力!

经支部委员会批准,可以免交。

党费证制度有关规定

党费证制度是基层党支部加强党费管理的一种管理办法。各级基层党组织应建立党费证制度。

①党费证的印制。党费证由县以上党委组织部门按一定格式,统一印制,统一分发,做到党员人手一册

②党费证的式样。党费证的制作通常由封皮和证芯两大部分组成,封皮一般为红底塑料面,并印有党费

工资收入证明范文第8篇

在现代中国,流动妇女从私人父权制的坚固堡垒——农村家庭中走向国家和经济生活领域的公共父权制,会面临怎样的境地?流动人口中,就业的性别隔离状况如何?莱斯金(Reskin,1988)认为,不论是妇女在政策上取得了什么样的胜利成果,男性精英都会重塑资源分配的规则,使妇女相对来说总是处于失利的一方。[1](P325)流动人口的性别收入差异如何?是否如莱斯金所说,整体上流动妇女的工薪工作的收入补偿要少于男性?

本文主要对厦门市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研究。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农村流动人口工资差异可以用性别、原工资收入、受教育年数以及目前工作上的年数等因素来解释,年龄、婚姻状况和从事非农工作年数对其工资没有显著影响。分析表明,决定农村流动人口收入的显著因素是性别和原工资收入状况。

二、样本特征简介

样本来自近几年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的流动人口系列抽样调查(2002年厦门市流动儿童健康和教育状况抽样调查和2003年厦门市流动人口婚姻家庭状况抽样调查)。前一次调查采取分层随机等距的抽样方法,对被抽取的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共940份。后一次流动人口婚姻家庭状况也采取入户问卷调查形式,调查范围包括厦门市私营企业、学校、工地、饭店等各行各业的外来人口,总共有491个样本,有效问卷为487份。厦门市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城市,经济较发达,大体可以反映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流动人口状况。

本文分析利用的是那些拥有工资收入的人,两次调查中,总共有1130个符合本文研究要求的样本。其中流动妇女有效样本个数为672个,占59.5%;流动男性人口样本个数为458个,占40.5%。表1给出了这些农村流动人口总体样本的基本特征,下面我们逐一分析。

1.流动人口的人口特征

在这次调查的样本中,他们年龄在14-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岁,男性平均年龄为31岁,女性为30岁。流动人口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主要年龄段均为20-35岁,分别为各自总人数的77.3%和84.3%。这与全国各地流动人口的年龄段相吻合,如据珠海市、广州市的抽样调查,流动人口也主要为年龄在16-35岁和18-35岁之间的青壮年。(见图1)

性别结构对流动人口的构成有一定的影响。不同行业对性别不同的劳动力要求也有所不同。据广东省公安厅1996年统计,在1101万流动人口中,男女比例分别为569万和532万,男性高于女性,而据1998年上半年的统计,男女分别上升为575.3万和578.5万,女性高于男性,总体上两性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有的地方因行业和工种的不同,使用性别不同的劳动力却有着诸多差别。这次调查中,59.5%为女性,40.5%为男性,性别比同广东省及全国大部分流入地区情况相差不大。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谭深认为,从外出类型上看,未婚者与已婚者的差别是很大的:未婚男女的外出基本上属于个人的自主性流动,而一旦结婚成家,男外女内、男主女辅的性别分工就立刻鲜明起来,结婚成家带来的责任感鼓励了男性的外出,但却是女性外出的制约因素。即使夫妻同出,往往是丈夫先出,然后回来接妻子,形成妻子的从属性流动。婚姻状况是否会加剧性别对工资收入的影响,与工资收入存在某种相关性呢?

2.流动人口的文化特征

文化素质、受教育程度是构成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层次的高低是衡量不同群体类型流动人口素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样本中有研究生学历,也有文盲,主要为小学和初中、高中文化程度,所占比重依次为25%、44.2%和20.4%,而大学以上学历和高中分别占4.2%、6.2%。这说明调查对象绝大部分属于中低层次文化程度。调查中文盲、半文盲人数较少,这也与我国农村的教育普及程度相一致。

3.流动人口的工作经验

样本中流动人口在外打工时间最长为26年,平均在外打工时间7年以上。在厦门滞留时间即表中“厦门年数”有些长达24年,平均滞留时间近6年。流动人口中有个别原工作工资收入(即前期工资)高达4000元。打工时间、厦门滞留时间可以作为反映工作经验的变量,前期工资可以反映出流动人员的工作经验。

当然,实际生活中影响个人工资高低的因素很多,如行业、劳动熟练程度、职务以及国家随机增资政策等。但由于本次调查农村流动人口多从事建筑业、加工业、环卫一些“脏、重、累”等工资低的行业,因此这里未将工种作为一个独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厦门市近几年的流动人口的月平均工资收入为500-800元,工资最高的为5000元,而最低的才300元,如此之大的收入差距是如何产生的呢?从表1中可看出工资高的人所受的教育年数要远远高于工资低的人,从事工作的年数也长于工资低的人。虽然我国长期实行的男女平等的社会政策,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特别是决策者形成了“社会发展自然带来妇女发展”的思维定势,会不会忽视发展可能带来的扩大差别、剥夺脆弱群体发展机会的负面作用?如果这样,在提高妇女地位的同时将不可避免会形成新的“性别盲点”。那么是否性别会对农村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产生影响?影响有多大?在后面的两部分中,我们将通过多元计量分析来具体解释这个问题。

三、流动人口工资的决定因素

我们下面建立一个多元回归模型来看看流动人口现期工资收入与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打工时间、在厦门滞留时间、原工资收入等变量间的关系。回归的因变量是流动人口现期工资;自变量分成人口特征、文化特征和工作经验等三组。人口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男性=1,女性=0)和婚姻状况(结婚=1,单身=0)。文化特征为受教育程度(文盲、半文盲=0,小学文化程度=1,初中文化程度=2,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3,大学文化程度=4)。工作经验包括在外打工年数、在厦门滞留年数和原工资收入。

我们共进行了两次回归。第一次是用Backward对全部因变量回归,结果见表2。第二次是对性别、受教育程度、在厦门滞留时间和原工资收入几个显著性因素进行回归,结果见表3。

在对全部因素的回归中,有几个有意义的结果值得我们注意。首先,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经验中的“原工资收入、在厦年数”高度显著,说明所受教育程度与工作经验都可以增加流动人口的工资水平。这就说明流动人口虽然大部分从事体力工作或简单脑力工作,但其工作收入仍要求有一定文化水平,与工资收入成正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流动人口知识水平要求必然还将继续提高。

其次,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人口特征中,只有“性别”对流动人口的工资会产生影响,而“年龄、婚姻状况”与流动人口的工资的相关关系不强。因此可以认为,虽然随着流动人口的年龄增长,体力会逐渐减退,但工作经验、生活阅历的增长可以弥补其影响。另外人们也许会认为婚姻有助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但模型显示它并不能给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带来显著变化。

第三,出乎意外的是,“打工时间”的长短对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影响不大,反而是在流入地滞留时间的长短与工资收入有明显的相关性。不过打工时间不能影响流动人口的工资水平,同“年龄”不能影响工资水平倒似乎保持了一致。对于流动人口来说,与其辍学外出打工赚钱,不如多读些书,提高受教育水平。模型回归结果表明靠延长打工时间获得的工作经验的想法是错误的。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性别与农村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相关性很强。同等程度下,男性比女性的平均工资要高一个档次,近400元。排除男女体力上的差异,如此大的差距似乎说明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完全达到性别平等。关于性别对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的影响,我们将在下一部分详细阐述。

第二,教育水平与现期工资相关程度也很强。平均而言,受教育程度每提高一个层次,工资水平就上升200多元,也就是说,同等条件下,小学文化程度的流动人员工资收入要比文盲、半文盲的流动人员工资收入要高200多元;而初中文化程度的流动人员工资收入又比小学文化程度的流动人员工资收入要高200多元,其它依次类推。随着社会的进步,对教育程度的要求应越来越高。因此,农村流动人口要获得更高的工资报酬,就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重视子女的教育。

第三,原工资收入与现期工资正相关。虽然原工资收入不能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可能的解释是,它可以传达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方面的信息。一般来说,流动人员若原工资收入高,工作能力必然较强,现期工资收入也不会低。

第四,在厦门滞留时间也与工资收入成正比。在厦门多滞留1年,可以增加流动人口工资23元左右。在劳动力输入地滞留时间越长,越有助于流动人口提高在当地的适应能力,获得语言优势,更加融入当地社会,人际关系也会处于相对优越的地位。

农村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存在显著差异,其差异可以由性别、受教育程度、原工资收入以及在厦滞留时间所解释。决定农村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尤其是性别对农村流动人口工资的影响巨大。相比之下,除了性别外,受教育程度最重要,其次是工作能力,最后是在流入地的滞留时间。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弥补由于工作能力方面缺陷带来的工资损失。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多接受2、3年教育的工资可以相当于在厦门多滞留10年的工资。而年龄、婚姻状况则对农村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影响不大。

这些结论说明,农村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状况明显有利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男子。工资收入与教育水平和工作经验相关这一结论表明,流入地看重流动人口的知识和能力积累。流动人口之所以被当地接纳,在于其经济价值,流入地也应按市场经济运作,给予他们相应的工资报酬。

四、工资收入中的性别差异

我们将结合多元回归的结果,从教育程度、工作能力和流入地滞留时间三方面来具体分析流动人口工资收入中的性别差异。

首先来看看流动人口的教育程度方面的性别差异。表4显示,文盲、半文盲的女性流动人口占女性流动人口总数的8.5%,而男性接近2.8%;女性中受教育水平为小学、初中占绝大多数为女性流动人口总数的73.5%,男性中绝大部分人受教育水平为初中、高中,占男性流动人口总数的73.6%;由于59.5%的样本为女性,所以大学文化程度的女性绝对数量比男性多1个,但从百分比的相对数来看,女性比男性少近两个百分点。因此,总体上来说女性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要比男性流动人口低于一个层次。

我们再来讨论一下不同性别流动人口的原工资收入状况。从表5中可以看到,少于500元工资收入的女性流动人口不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数都远远多于男性流动人口,达到57.3%。男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相对较分散,虽然低于500元的也占男性流动人口总数的42.4%,但工资收入为500-800元、800-1100元之间的有23.1%和18.3%,比女性流动人口要多。中、高工资段的流动人口,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普遍偏少,这可以从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素质培养等条件限制中得到解释。

接下来看看在厦门市滞留时间长短会对男、女性流动人口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很显然,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在流入地滞留时间方面的性别差异不大。(见表6)不过在滞留10年以上的时间段里,男性流动人口的百分比要大于女性。我们可以理解为,流动人口多以夫妻共同流动以家庭的状态待在流入地,而且这种状况与滞留时间成正比。从这里看,滞留时间对不同性别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差异的解释力度不大。

将表5与表7进行对比,就能发现流动人口从流动中是获益的。工资收入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均有大幅度的改善,尤其是男性流动人口少于500元的百分比由42.4%飞速下降至9%。相比之下,女性流动人口少于500元的百分比下降幅度仅为11.6%。而且男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上涨幅度远远大于女性流动人口,男性流动人口工资收入500-800元段的百分比变化不明显,800-1100元段的百分比上涨尤其突出,由18.3%变为30.6%,其它各工资段男性流动人口百分比均有小幅度上升。女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状况相形见绌,大部分工资收入上涨集中于500-800元段,虽然其它工资段百分比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增长幅度均小于男性流动人口。总体上说,女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集中于800元以下,占其总数的76.8%,而男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则位于500-1400之间,比例为66.2%。这样看来,流动能使女性流动人口获利,但不是最大获益者。比较而言,她们的整体状况相对下降。因此女性流动人口处于贫困状况的概率要远远高于男性流动人口。

最后让我们对将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纳入性别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与未纳入性别因素的回归结果进行比较,即表8。很明显,有性别解释变量的拟合优度更好。性别对工资收入的影响相当于教育程度提高两个层次,也就是说,如果一名文盲、半文盲男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一般情况下与一名初中文化程度女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相当,而一名初中文化程度的男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会达到一名大学文化程度的女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水平。

五、结语

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的性别差异是两性不平等在工作报酬上的反映。目前,两性不平等状况在我国甚至全球普遍存在。如我们前面分析的流动人口男女两性受教育程度不同,就与两性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密不可分。前者是果,后者就是因。男性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工资水平。虽然我国在工资分配上实行“同工同酬”,不同的工作的确也存在不同的性别要求,而且流动人口大多从事体力活,男性流动人口具有先天的生理优势,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挑选性歧视”。受教育机会的两性不平等加剧了这种工作机会上的两性不平等,从而带来一定的工作报酬不平等。在已经制度化的职业分层上,流动妇女同其他女性一样处于不利的位置上。正如莱斯金(Reskin,1988)所预言的,不论是妇女在政策上取得了什么样的胜利成果,男性精英都会重塑资源分配的规则,使妇女相对来说总是处于失利的一方。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婚姻家庭关系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流动人口的流动也慢慢在农村扩散开。现代爱情婚姻模式已经被人们认可,家庭轴心在向夫妻平等的生活模式转变,家庭规模变小,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有时间和精力从事社会生产活动。然而经济上刚刚获得独立的流动妇女,在职业进入、工作性质、工资收入和工作评价等方面遇到明显性别差别和性别等级化。这些将给她们带来社会资源利用的不平等,使她们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而且还有可能出现经济发展而女性社会地位下降的局面。如上一部分我们就说到改换工作,反而使流动妇女整体状况变坏的情形。这些不平等状况会对流动妇女的整体发展起着负面作用,鼓励她们从经济上更加依赖男性,从思想上更加接受女性的从属地位,最终促使她们接受采用其他手段来获取社会资源的倾向,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

已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男女两性认知能力上的差异是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即使真的有性别差别存在,量也是很小的,很容易被个体差异或没有控制的其他因素所掩盖。在中国,男尊女卑的观念经过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已渗透、融化在社会生活、社会习俗的方方面面,积淀在社会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行为和心理。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走出家庭,成为职业女性,男女交往机会越来越多,都可能导致男女之间性格的“对流”,从而缩小两性个性人格上的差异,改变人们的性别观念和社会期待,流动妇女也能获得它带来的外溢效应。显然,改善流动妇女地位,需提高包含流动妇女在内的所有女性教育水平,提高女性在整个社会的地位。

总的来说,流动妇女走出农村,走出家庭,参与社会劳动,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流动妇女的职业生活,明晰的个人收入,促使她们的社会地位、社会心理、家庭地位发生相应变化。它可以充分开发利用社会人力资源,为流动妇女的自立创造条件,更好地展示人类社会在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女性群体的新形象。农村妇女的真正解放是对我们这个社会进步发展的最好证明。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厦门市流动人口系列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一个多元回归模型来分析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与性别、受教育程度、原工资收入和在厦滞留时间相关,与年龄、婚姻状况和在外打工年数无关。对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的重要影响因素性别单独进行分析,考察性别如何作用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流动妇女工资收入产生进一步的影响,从而得出提高妇女受教育水平是解决收入性别差异的关键。

【摘要题】实证研究

【英文摘要】ThisessayanalysestheprincipalfactorsaffectingthedifferenceinwageearningsofthefloatingpopulationinXiamenCitythroughutilizingthedatafromaseriessamplesurveyandestablishingamultivariateregressionmodel.Theresultshowsthatthewageearningsofthefloatingpopulationarerelatedtotheirgender,educationallevel,formerwageincomeandlengthofstayinXiamen,butunrelatedtotheirage,maritalstatusandlengthoftimeworkingawayfromhome.Theessaymakesaseparateanalysisofgenderasanimportantfactoraffectingthewageearningsofthefloatingpopulationandexploreshowgenderimpactsone''''seducationallevelandotherfactorsandhowthosefactorsfurtheraffectthewageearningsofmigrantwomen,withtheconclusionthatimprovementofwomen''''seducationallevelisthekeytoresolvinggenderdifferenceinwageearnings.

【关键词】流动妇女/工资收入/性别差异

migrantwomen/wageearnings/genderdifference

【参考文献】

工资收入证明范文第9篇

点评:国家对最低工资标准的要求是“每两年至少要调整一次”。在实际操作中,各省市目前大多都形成了一年一调整的机制,而且每年的调整幅度都在15%左右。然而,与经济发展情况相比、与物价上涨等因素给老百姓带来的压力相比,最低工资标准给人的感觉,依然是在保障公民基本生活线上徘徊。一些省市的最低工资标准甚至陷入了“高收入者觉得与己无关,而低收入者觉得调不调整一个样”的尴尬境地。

一调再调的最低工资标准依然很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与物价上涨、与老百姓的生活压力相比低。近些年来,物价上涨迅猛。1620元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能买什么东西,能够一个人生活一个月吗?相信仔细算过账的人都会有“很悬”的感觉。如果连吃穿用行、通讯医疗等基本生活都很难保障,遑论意外支出储备、养老储备、子女教育储备等需求了!

二是与平均工资相比很低。据2013年4月2日《新闻晨报》报道,2012年上海市职工平均工资为56300元,即月平均工资为4692元。如果一个基层劳动者,其工资收入正好在最低标准线上,那么无疑意味着,其工资收入只有平均工资的34.5%。而目前很多企业,特别是公益性岗位、私营企业,都是以比最低工资标准略高的工资支付劳动者报酬的。也就是说,为数众多的劳动者,其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至于与最高工资、与国企高管的天价工资相比,最低工资标准更是低得可怜!

可以说,目前全国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依然停留在保障劳动者基础生活需求这个标准线上,其与劳动者的期望、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需要还是相差甚远的。因此,很有必要考虑在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时,尽快跳出“最低保障”的思维,加大调整幅度,向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总目标靠近。理由有三:一是大幅提高劳动者收入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收入分配改革的必须;二是增加工资收入是广大劳动者的迫切愿望;三是实践证明,增加劳动者收入,提高劳动者工资,并非企业不可承受之重。

工资收入证明范文第10篇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门,被大规模地吸纳进蓝领职业以及服务性行业,其中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农村流动妇女。工业经济时代的农村女性由于参加社会生产活动,从事有偿报酬,在经济上不再像以前一样依赖于男性。通过在家庭以外自己赚钱得到应有的地位为途径,她们获得了一定权力,有助于在家庭里摆脱受压迫的地位。据新近的女性主义分析,这是公共父权制削弱了私人父权制对妇女生活的控制,是工业化的经济动力与现存与家庭和国家中的父权制体系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现代中国,流动妇女从私人父权制的坚固堡垒——农村家庭中走向国家和经济生活领域的公共父权制,会面临怎样的境地?流动人口中,就业的性别隔离状况如何?莱斯金(Reskin,1988)认为,不论是妇女在政策上取得了什么样的胜利成果,男性精英都会重塑资源分配的规则,使妇女相对来说总是处于失利的一方。[1](P325)流动人口的性别收入差异如何?是否如莱斯金所说,整体上流动妇女的工薪工作的收入补偿要少于男性?

本文主要对厦门市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研究。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农村流动人口工资差异可以用性别、原工资收入、受教育年数以及目前工作上的年数等因素来解释,年龄、婚姻状况和从事非农工作年数对其工资没有显著影响。分析表明,决定农村流动人口收入的显著因素是性别和原工资收入状况。

二、样本特征简介

样本来自近几年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的流动人口系列抽样调查(2002年厦门市流动儿童健康和教育状况抽样调查和2003年厦门市流动人口婚姻家庭状况抽样调查)。前一次调查采取分层随机等距的抽样方法,对被抽取的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共940份。后一次流动人口婚姻家庭状况也采取入户问卷调查形式,调查范围包括厦门市私营企业、学校、工地、饭店等各行各业的外来人口,总共有491个样本,有效问卷为487份。厦门市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城市,经济较发达,大体可以反映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流动人口状况。

本文分析利用的是那些拥有工资收入的人,两次调查中,总共有1130个符合本文研究要求的样本。其中流动妇女有效样本个数为672个,占59.5%;流动男性人口样本个数为458个,占40.5%。表1给出了这些农村流动人口总体样本的基本特征,下面我们逐一分析。

*

1.流动人口的人口特征

在这次调查的样本中,他们年龄在14-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岁,男性平均年龄为31岁,女性为30岁。流动人口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主要年龄段均为20-35岁,分别为各自总人数的77.3%和84.3%。这与全国各地流动人口的年龄段相吻合,如据珠海市、广州市的抽样调查,流动人口也主要为年龄在16-35岁和18-35岁之间的青壮年。(见图1)

性别结构对流动人口的构成有一定的影响。不同行业对性别不同的劳动力要求也有所不同。据广东省公安厅1996年统计,在1101万流动人口中,男女比例分别为569万和532万,男性高于女性,而据1998年上半年的统计,男女分别上升为575.3万和578.5万,女性高于男性,总体上两性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有的地方因行业和工种的不同,使用性别不同的劳动力却有着诸多差别。这次调查中,59.5%为女性,40.5%为男性,性别比同广东省及全国大部分流入地区情况相差不大。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谭深认为,从外出类型上看,未婚者与已婚者的差别是很大的:未婚男女的外出基本上属于个人的自主性流动,而一旦结婚成家,男外女内、男主女辅的性别分工就立刻鲜明起来,结婚成家带来的责任感鼓励了男性的外出,但却是女性外出的制约因素。即使夫妻同出,往往是丈夫先出,然后回来接妻子,形成妻子的从属性流动。婚姻状况是否会加剧性别对工资收入的影响,与工资收入存在某种相关性呢?

2.流动人口的文化特征

文化素质、受教育程度是构成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层次的高低是衡量不同群体类型流动人口素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样本中有研究生学历,也有文盲,主要为小学和初中、高中文化程度,所占比重依次为25%、44.2%和20.4%,而大学以上学历和高中分别占4.2%、6.2%。这说明调查对象绝大部分属于中低层次文化程度。调查中文盲、半文盲人数较少,这也与我国农村的教育普及程度相一致。

3.流动人口的工作经验

样本中流动人口在外打工时间最长为26年,平均在外打工时间7年以上。在厦门滞留时间即表中“厦门年数”有些长达24年,平均滞留时间近6年。流动人口中有个别原工作工资收入(即前期工资)高达4000元。打工时间、厦门滞留时间可以作为反映工作经验的变量,前期工资可以反映出流动人员的工作经验。

当然,实际生活中影响个人工资高低的因素很多,如行业、劳动熟练程度、职务以及国家随机增资政策等。但由于本次调查农村流动人口多从事建筑业、加工业、环卫一些“脏、重、累”等工资低的行业,因此这里未将工种作为一个独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厦门市近几年的流动人口的月平均工资收入为500-800元,工资最高的为5000元,而最低的才300元,如此之大的收入差距是如何产生的呢?从表1中可看出工资高的人所受的教育年数要远远高于工资低的人,从事工作的年数也长于工资低的人。虽然我国长期实行的男女平等的社会政策,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特别是决策者形成了“社会发展自然带来妇女发展”的思维定势,会不会忽视发展可能带来的扩大差别、剥夺脆弱群体发展机会的负面作用?如果这样,在提高妇女地位的同时将不可避免会形成新的“性别盲点”。那么是否性别会对农村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产生影响?影响有多大?在后面的两部分中,我们将通过多元计量分析来具体解释这个问题。

三、流动人口工资的决定因素

我们下面建立一个多元回归模型来看看流动人口现期工资收入与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打工时间、在厦门滞留时间、原工资收入等变量间的关系。回归的因变量是流动人口现期工资;自变量分成人口特征、文化特征和工作经验等三组。人口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男性=1,女性=0)和婚姻状况(结婚=1,单身=0)。文化特征为受教育程度(文盲、半文盲=0,小学文化程度=1,初中文化程度=2,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3,大学文化程度=4)。工作经验包括在外打工年数、在厦门滞留年数和原工资收入。

我们共进行了两次回归。第一次是用Backward对全部因变量回归,结果见表2。第二次是对性别、受教育程度、在厦门滞留时间和原工资收入几个显著性因素进行回归,结果见表3。

在对全部因素的回归中,有几个有意义的结果值得我们注意。首先,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经验中的“原工资收入、在厦年数”高度显著,说明所受教育程度与工作经验都可以增加流动人口的工资水平。这就说明流动人口虽然大部分从事体力工作或简单脑力工作,但其工作收入仍要求有一定文化水平,与工资收入成正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流动人口知识水平要求必然还将继续提高。

其次,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人口特征中,只有“性别”对流动人口的工资会产生影响,而“年龄、婚姻状况”与流动人口的工资的相关关系不强。因此可以认为,虽然随着流动人口的年龄增长,体力会逐渐减退,但工作经验、生活阅历的增长可以弥补其影响。另外人们也许会认为婚姻有助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但模型显示它并不能给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带来显著变化。

第三,出乎意外的是,“打工时间”的长短对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影响不大,反而是在流入地滞留时间的长短与工资收入有明显的相关性。不过打工时间不能影响流动人口的工资水平,同“年龄”不能影响工资水平倒似乎保持了一致。对于流动人口来说,与其辍学外出打工赚钱,不如多读些书,提高受教育水平。模型回归结果表明靠延长打工时间获得的工作经验的想法是错误的。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性别与农村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相关性很强。同等程度下,男性比女性的平均工资要高一个档次,近400元。排除男女体力上的差异,如此大的差距似乎说明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完全达到性别平等。关于性别对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的影响,我们将在下一部分详细阐述。

第二,教育水平与现期工资相关程度也很强。平均而言,受教育程度每提高一个层次,工资水平就上升200多元,也就是说,同等条件下,小学文化程度的流动人员工资收入要比文盲、半文盲的流动人员工资收入要高200多元;而初中文化程度的流动人员工资收入又比小学文化程度的流动人员工资收入要高200多元,其它依次类推。随着社会的进步,对教育程度的要求应越来越高。因此,农村流动人口要获得更高的工资报酬,就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重视子女的教育。

第三,原工资收入与现期工资正相关。虽然原工资收入不能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可能的解释是,它可以传达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方面的信息。一般来说,流动人员若原工资收入高,工作能力必然较强,现期工资收入也不会低。

第四,在厦门滞留时间也与工资收入成正比。在厦门多滞留1年,可以增加流动人口工资23元左右。在劳动力输入地滞留时间越长,越有助于流动人口提高在当地的适应能力,获得语言优势,更加融入当地社会,人际关系也会处于相对优越的地位。

农村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存在显著差异,其差异可以由性别、受教育程度、原工资收入以及在厦滞留时间所解释。决定农村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尤其是性别对农村流动人口工资的影响巨大。相比之下,除了性别外,受教育程度最重要,其次是工作能力,最后是在流入地的滞留时间。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弥补由于工作能力方面缺陷带来的工资损失。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多接受2、3年教育的工资可以相当于在厦门多滞留10年的工资。而年龄、婚姻状况则对农村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影响不大。

这些结论说明,农村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状况明显有利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男子。工资收入与教育水平和工作经验相关这一结论表明,流入地看重流动人口的知识和能力积累。流动人口之所以被当地接纳,在于其经济价值,流入地也应按市场经济运作,给予他们相应的工资报酬。

四、工资收入中的性别差异

我们将结合多元回归的结果,从教育程度、工作能力和流入地滞留时间三方面来具体分析流动人口工资收入中的性别差异。

首先来看看流动人口的教育程度方面的性别差异。表4显示,文盲、半文盲的女性流动人口占女性流动人口总数的8.5%,而男性接近2.8%;女性中受教育水平为小学、初中占绝大多数为女性流动人口总数的73.5%,男性中绝大部分人受教育水平为初中、高中,占男性流动人口总数的73.6%;由于59.5%的样本为女性,所以大学文化程度的女性绝对数量比男性多1个,但从百分比的相对数来看,女性比男性少近两个百分点。因此,总体上来说女性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要比男性流动人口低于一个层次。

表4不同性别流动人口教育程度状况

我们再来讨论一下不同性别流动人口的原工资收入状况。从表5中可以看到,少于500元工资收入的女性流动人口不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数都远远多于男性流动人口,达到57.3%。男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相对较分散,虽然低于500元的也占男性流动人口总数的42.4%,但工资收入为500-800元、800-1100元之间的有23.1%和18.3%,比女性流动人口要多。中、高工资段的流动人口,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普遍偏少,这可以从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素质培养等条件限制中得到解释。

表5不同性别流动人口原工资收入状况下来看看在厦门市滞留时间长短会对男、女性流动人口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很显然,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在流入地滞留时间方面的性别差异不大。(见表6)不过在滞留10年以上的时间段里,男性流动人口的百分比要大于女性。我们可以理解为,流动人口多以夫妻共同流动以家庭的状态待在流入地,而且这种状况与滞留时间成正比。从这里看,滞留时间对不同性别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差异的解释力度不大。

*

将表5与表7进行对比,就能发现流动人口从流动中是获益的。工资收入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均有大幅度的改善,尤其是男性流动人口少于500元的百分比由42.4%飞速下降至9%。相比之下,女性流动人口少于500元的百分比下降幅度仅为11.6%。而且男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上涨幅度远远大于女性流动人口,男性流动人口工资收入500-800元段的百分比变化不明显,800-1100元段的百分比上涨尤其突出,由18.3%变为30.6%,其它各工资段男性流动人口百分比均有小幅度上升。女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状况相形见绌,大部分工资收入上涨集中于500-800元段,虽然其它工资段百分比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增长幅度均小于男性流动人口。总体上说,女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集中于800元以下,占其总数的76.8%,而男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则位于500-1400之间,比例为66.2%。这样看来,流动能使女性流动人口获利,但不是最大获益者。比较而言,她们的整体状况相对下降。因此女性流动人口处于贫困状况的概率要远远高于男性流动人口。

*

最后让我们对将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纳入性别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与未纳入性别因素的回归结果进行比较,即表8。很明显,有性别解释变量的拟合优度更好。性别对工资收入的影响相当于教育程度提高两个层次,也就是说,如果一名文盲、半文盲男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一般情况下与一名初中文化程度女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相当,而一名初中文化程度的男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会达到一名大学文化程度的女性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水平。

*

五、结语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的性别差异是两性不平等在工作报酬上的反映。目前,两性不平等状况在我国甚至全球普遍存在。如我们前面分析的流动人口男女两性受教育程度不同,就与两性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密不可分。前者是果,后者就是因。男性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工资水平。虽然我国在工资分配上实行“同工同酬”,不同的工作的确也存在不同的性别要求,而且流动人口大多从事体力活,男性流动人口具有先天的生理优势,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挑选性歧视”。受教育机会的两性不平等加剧了这种工作机会上的两性不平等,从而带来一定的工作报酬不平等。在已经制度化的职业分层上,流动妇女同其他女性一样处于不利的位置上。正如莱斯金(Reskin,1988)所预言的,不论是妇女在政策上取得了什么样的胜利成果,男性精英都会重塑资源分配的规则,使妇女相对来说总是处于失利的一方。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婚姻家庭关系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流动人口的流动也慢慢在农村扩散开。现代爱情婚姻模式已经被人们认可,家庭轴心在向夫妻平等的生活模式转变,家庭规模变小,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有时间和精力从事社会生产活动。然而经济上刚刚获得独立的流动妇女,在职业进入、工作性质、工资收入和工作评价等方面遇到明显性别差别和性别等级化。这些将给她们带来社会资源利用的不平等,使她们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而且还有可能出现经济发展而女性社会地位下降的局面。如上一部分我们就说到改换工作,反而使流动妇女整体状况变坏的情形。这些不平等状况会对流动妇女的整体发展起着负面作用,鼓励她们从经济上更加依赖男性,从思想上更加接受女性的从属地位,最终促使她们接受采用其他手段来获取社会资源的倾向,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

已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男女两性认知能力上的差异是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即使真的有性别差别存在,量也是很小的,很容易被个体差异或没有控制的其他因素所掩盖。在中国,男尊女卑的观念经过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已渗透、融化在社会生活、社会习俗的方方面面,积淀在社会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行为和心理。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走出家庭,成为职业女性,男女交往机会越来越多,都可能导致男女之间性格的“对流”,从而缩小两性个性人格上的差异,改变人们的性别观念和社会期待,流动妇女也能获得它带来的外溢效应。显然,改善流动妇女地位,需提高包含流动妇女在内的所有女性教育水平,提高女性在整个社会的地位。

上一篇:政审证明范文 下一篇:单位证明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