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路上不拥堵

时间:2022-10-08 08:29:40

成功路上不拥堵

摘 要:本文主要表达在教育新形势下,如何努力做一个成功的专业型教师。主要从热爱教师职业,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做一个勤于反思,勇于挑战的教师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课堂智慧;友好关系;信任学生;反思挑战

“成功路上不拥堵!”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周纪良的这句话的确能够表达我此次参加白银市中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高级研修班培训的最深感受,尤其表达了我此次培训后在教育一线不懈奋斗的自信和决心。

一、热爱我的教师职业,热爱我的每个学生

“教师的生命在讲台上,教师的精彩在讲台上,教师的幸福在讲台上!”这是周纪良赠给我们每一位培训教师的三句话。细细品味,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那我就要在讲台上绽放我生命之花,直至枯萎;既然我要在讲台上绽放,那我必须热爱欣赏我绽放光彩的学生;既然我绽放的任何一处精彩都有人为我鼓掌,那我一定是最幸福的人啊!是啊,我拿什么去绽放精彩,我又凭什么收获幸福?周纪良教授告诉我――要有课堂智慧!课堂上教什么,怎么教?那就要老师备课有“匠心独运”的能力!本着“为学生而教,为学生思维而教,为学生高层次思维而教”的原则精心备课。“使自己明白,使学生明白,使学生容易明白”这就是备课的最高境界!这就要求老师把握大纲,吃透教材,摸清学生,精心设计,争取在有效的时间让每一位学生的思维由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思维阶段。这样的课堂一定是高效的!

二、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校长吴金瑜教授在讲座中展示了一份教育部质量检测与对闵行外国语中学的调查报告,调查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从中我明白了当今世界大发展的格局下,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的确不容易了!所幸,吴金瑜教授告诉我们,除了有渊博知识和“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外,还要幽默乐观,能给让学生有愉悦与成功体验的课堂的能力。

首先善于和学生建立平等友好关系。用华师大教育学院院长周彬的话说,就是“班和万事兴”。也就是说和学生处好关系。不要等学生爱你,你要先爱上学生。运用教学策略,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在你的课堂中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学生感知了老师的爱,自然会“亲其师信其道”。

其次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知:传授之,闻也;方不障,说也;身观焉,亲也。”说可以解决困惑,说也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大胆合理放弃“传授”的权利,给学生“说”的机会,才会让学生有了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亲”的体验。

最后,要牢记信任任何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是白天鹅,只是他们由丑小鸭蜕变为白天鹅的过程快慢是不同的。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导师柯政在他的讲座中提到“先出题目,再确定学生学什么”,这个观点给我一个大胆的启示:学生如果知道考什么,那不就能考出好成绩了吗?于是,全县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前的两节语文复习课我是这样做的:让学生出题,明白老师考学生并不神秘,体验猜中考题的喜悦感。这也是吴金瑜教授的“未来中国课堂教学可能的基本教育方式”中的最高层次“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我给学生小组明确的出题任务,征求学生意见10分钟内他们能够搞定!同时我鼓励每组的学困生积极参与:“也许你不善于出题,但你可能会评价其他同学出的题目好不好,所以你的建议对于你们组很重要!”10分钟后,当各组把整合好的题目展示在前后黑板上时,我真的很感动!师生共同做完每一个考题后让出题组代表做评价,那种享受成功的幸福感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我!我真正懂了什么是“教学相长”!更为惊喜的是真正的模拟考题中竟然有学生出到的原题!不用调查,我十分确定每一位同学都体会了自己猜中考题的神力。因为全年级语文最高分数132分是我班同学,成绩不合格人数由期中八人减少到四人!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在我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要做好教师主导的角色,把学生推到前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展示自己。让每个学生自信的有尊严的做学习的主人!

三、勤于反思,敢于挑战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孔企平的讲座中“教师的课堂反思性研究,是每一个老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的观点告诉我:先成为反思型教师,才会成为专业型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那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一)经历了备课上课的过程之后,首先自我反思。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否紧紧融合在一起了?我的教是否在点子上,我的问题是否问在点子上,学生是否学在点子上?这堂课我是否感受到为人师的愉悦感、幸福感了吗?

(二)最重要的也是我平常没有做到的反思是走近学生。采用切实有效的表格调查学生每节课的各方面各个环节的学习感受或学习收获,以及对于老师的评价,由小问题到大环节,再到整堂课,甚至学生课后学习能力,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勤与调查勤于书写,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为专业型老师!当下,互联网技术飞腾的时代,教师仅靠PPT是不够的,教师要会微课制作,会合理翻转课堂,并将这些技术带进课堂教学,也可用在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习过程中,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正如胡东芳教授所说:Do you have a try?L试+努力=成功!而“成功路上不拥堵”,既然如此,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上一篇:高职院校“学生评教”教学考评现象探究 下一篇:根植于大漠的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