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工程监理在市场中应发挥的功效

时间:2022-10-08 06:21:18

水运工程监理在市场中应发挥的功效

摘 要:随着经济的纵横向发展,各类水运工程技术的稳步提升与成熟,水运工程建设越来越普遍,对监理的各项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目前水运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监理现象的分析,提出了改善监理功效的建议,对发挥监理更大作用,提高监理管理更高水平有一定的积极能动作用。

关键词:水运工程 监理 市场 功效

概述

工程建设监理制度自1988年推行以来,水运工程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践证明:这项制度对加强水运工程建设管理,通过“五控两管一协调”,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就水运工程监理工作的现状以及本人对如何发挥水运工程监理功效的看法做一简要分析。

水运工程监理现状

监理的市场主体地位不突出。法律法规赋予监理的市场主体地位已经非常明确,但在实际执行中,因监理单位合同额小、不直接投资、不直接组织施工,以及重质量控制、轻其他的思想观念未彻底转变,监理的市场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保证,有些只是个形式,在工程建设中起不到实质作用。

社会环境给监理管理带来的无奈。为尽快投产创造经济效益,项目业主单位尽可能的压缩工期,导致施工任务十分繁重,更兼各施工单位在工程投标中低价竞争情况严重,低价中标后采取大量分包(甚至违法分包和转包)的现象已经成为常态,而且为了降低项目运行成本,施工现场纷纷压缩机构、精简人员,导致技术、管理人员不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有组织无管理现象,给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安全方面的控制带来难题,监理在现场施工组织协调的难度异常加大。

消极履行职责、监理力量分散,人员数量和素质难以满足要求。监理工作薪资偏低、劳动成就感不高、发展前景不广等原因,监理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消极履职现象普遍。而监理单位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高素质人才主要集中在施工单位和科研单位。因此监理单位普遍面临严重人才不足,监理人才市场一直以来就是“结构性短缺”现象(中青年断层),而监理公司为了市场生存,不得不承揽大量价格低廉的服务项目,造成有限的人才数量去管理过多的项目、且管理力量过于分散。这些监理行业内自身因素必然导致监理工作质量整体水平不高,不能达到项目业主的期望,影响监理形象,进而造成建设业界对监理行业的不信任感增加,尽管口头上都在讲“小业主、大监理”,实际上不敢对监理单位委托更多的权责。

更大程度发挥监理作用的方法

进一步完善监理运行机制。借鉴国际先进的监理运作机制,结合我国成熟实用的监理工作经验,制订与建设监理相关的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突出监理单位在市场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规范建设各方行为。法律法规和建设程序使工程建设各方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但有些业主法律意识淡薄,或对监理程序不熟悉,使得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违背法律法规和建设程序的行为,这些行为亟待规范。

优化并持续改进监理机构工作和考核激励机制。监理功效的好坏与项目监理机构的高效运行有密切关系。一个强有力的、完善的项目监理机构要求组成人员精干、业务水平高,且人员分工合理,职责明确。而且,要在过程控制中不断地优化和改进监理机构的工作。为规范监理人员的工作,充分调动监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还须针对水运工程监理工作建立有效的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监理公司的收益分配应尽量倾向一线人员,监理部内部分配应严格执行薪酬体系制度要求,体现“公平透明、同工同酬”原则,同时尽量倾向现场,体现按劳分配、按贡献大小分配。

创新提高监理队伍的素质和能力。①推行和改进内部培训制度,使监理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有长足的进步;推行监理内部督查制度,通过督查,可有效指导和改进监理工作,提高效率;②经常性地邀请与项目有关专业的专家做工程技术、管理讲座,了解和把握水运工程监理运行趋势和发展方向。开展水运同行间业务交流、互访座谈活动。

(作者单位:天津天科工程监理咨询事务所)

上一篇:内河船舶营运航速选择的探讨 下一篇:连云港港防波堤口门航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