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副刊新闻化的途径

时间:2022-10-08 05:01:21

浅析副刊新闻化的途径

[关键词]副刊;新闻化;途径

报纸副刊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副刊的从属地位却一直没有改变过。随着社会的变革、时代的进步,副刊的作用和地位也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学者们对副刊的作用,有许多种见解观点,我比较赞同“副刊是新闻的补充和延伸”的提法。报纸副刊的新闻特性是核心,副刊的新闻性让报纸副刊抓住了当前报纸发展的脉络,也有了生存下去的理由和发展空间。

副刊的新闻性应当是广义的,只要具有时代感、切中人们当下所关心的事物就好,没必要像新闻那样追求时效性,成为单纯新闻的延伸产品。从副刊本身的特性出发,副刊的新闻性不是时效性,而是与当代社会现象、社会思潮相关的、具有时代气息的表现。

副刊的新闻化手段,是编辑的矢志追求,也是读者的热烈期盼。笔者结合《牡丹江日报·林口专刊》副刊工作经验,谈一谈报纸副刊的新闻化途径。

一、时政的图文并茂

副刊的时政是正刊要闻的有益补充和延伸,但又形象生动、活泼清爽。特别是图说时政,配合文艺性的文字,传播效果尤佳。图文并茂说时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图”佐“文”,一种是图解新闻。先说以“图”佐“文”,比如说林口县依托百里崖壁雾凇的富饶自然资源,创办了“中国·林口雾凇节”。在对首届雾凇节进行宣传报道的时候,《牡丹江日报·林口专刊》的副刊(下文简称“副刊”)采用了名为《江榆凝玉 岸柳生花》的游记,配合10多幅节庆当天活动的新闻图片和雾凇风光图片,让读者对节庆内容的丰富和自然风光的惊艳有了细腻鲜活的了解和认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另一种是图解新闻,比如说,要加大林口县在第22届哈洽会上取得的成果的宣传力度,副刊精选了13幅图片,从文化产品、农副产品的畅销,到项目签约活动的隆重热烈,再到展厅、展台的旺盛人气等多个方面图释了林口人丰收的哈洽会,同时又选取了大会展馆外景、服务人员的微笑、俄罗斯风情表演等几个角度构建此次新闻报道的背景,整版报道虽然以图为主,但是新闻的面貌全须全尾,新闻要素完整无缺。

二、文艺的百姓视角

报纸的正刊,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家长理短、鸡毛蒜皮,够不上新奇特,但是当事人对事件的心理感受是新鲜的、真实的。笔者认为这类事件也算新闻,一种心理真实的新闻。这类百姓视角的新闻,既包括重大事件的百姓认识,也包括节庆生活、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艺稿件。

重大事件的宣传,正刊报道分量做得很足,但是文艺绝对是一种有益的补充。比如说,八女投江殉难地遗址纪念馆开馆的宣传,单独的纯正新闻报道,略显单薄。副刊组织了八女题材的诗文进行呼应,有力延伸了正刊新闻的影响力。

节庆生活,更适合使用百姓视角、副刊形式宣传报道。比如,春节文化活动的报道,副刊能够较好地突出群众关心的热点,侧重百姓的感受和评价。再比如,教师节的报道,副刊选取一组教师生活的诗文,从职场生涯、业余生活、甜美爱情多角度展示当代教师风采,成为营造节日气氛的一道风景线。

百姓生活,就是老百姓自己的生活,比如,家庭生活,校园生活,人生感悟等等,这类散文小品的“新”体现在心理体验的鲜活上,往往能够与读者产生强烈共鸣。这类题材在组合的时候,一定要突出同形异质的原则。即便是百姓生活专版,也要注意把哲理类、抒情类、叙事类穿插排布,如果出现相同类别的文稿,也能从家庭生活或者校园生活这样的角度加以区分。

风俗习惯,是一定地域的历史存在,但是不等于这种存在一定被文字的形式梳理。用文艺的形式整理发觉风俗习惯,本身就是特别好的新闻。比如,副刊连载了《漫谈林口“四大怪”》——冰糖葫芦展书法文脉、八女投江立碑两块、德孝感天雾凇澎湃、上象秧歌神仙喝彩,以一个外地人的眼光看林口的风情民俗,看似闲话家长,却又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三、理性光环下的地域特色

地域特色,在当地读者心目中一定是旧闻了,然而学术的理性思考和文艺的情感外衣会让“旧闻”萌发新的含义。林口拥有良好的书画创作传统,在林口县迎创中国书法之乡的时间节点上,副刊推出了一系列老酒装新瓶的文艺新闻。一类是学术性的文艺新闻。结合本地书画特色,副刊推出了国画群体专版、油画群体专版、冰雪画群体专版,从发展历史、创作群体、艺术风格等方面理性分析介绍,同时选配书画家代表画作。文字六七百字,画作十幅左右,呈现出一种介于书画课堂与文艺批评之间的清新面貌。另一类是传记型的文艺新闻。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学生家长的重视,家乡书画名人的传记,无疑是最好的书画教育的课程资源。副刊应时创办了《乡音艺苑》栏目,介绍了周尊城、周尊圣、牟成、吴耀伟等林口翰墨名家,让读者既能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又为学习名家的技法特点提供了便利条件,寓教于乐。

上一篇:提高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下一篇:我国电视购物发展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