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水垢真那么可怕吗

时间:2022-10-08 04:44:26

您家的自来水烧开之后是否会有白色沉淀物?您家里的烧水壶是否经常会留下一层水垢?造成水碱、水垢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水碱、水垢对人体到底有没有危害?它们是造成结石的罪魁祸首吗?中央电视台《生活早参考》节目播出的《直击饮用水安全:水垢之忧》对此进行了解答。

疑团

哈尔滨呼兰区居民吕阿姨家中,自来水有很重的水锈,烧开的水需要沉淀很久才能使用。同住呼兰区的陈妈妈也反映,家中的自来水水垢太严重了,他们根本不敢用来做饭、饮用,只能用它洗洗涮涮,冲冲马桶,孩子们每次回家都买纯净水喝。

陈妈妈家中烧开的水倒入冷水杯中之后,能够明显看到水中漂浮着很多杂质,已经到了混浊的状态,杯底聚集了很多白色沉淀物。只烧一次水就有这么多,确实令人惊讶。

烧水壶里同样也是厚厚的水垢。陈妈妈说,水壶用两天就成这样了。因为担心这样的水质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陈妈妈每天都会把自来水先接到一个大水桶中,沉淀半天再来烧水用。虽然不知道这样有没有作用,但至少心理上觉得会安全一些。

那么,这些白色水垢到底是什么?它对我们的身体有危害吗?

实验

专家用两个不镑钢盆进行了一次对比试验。其中一个盆倒入了陈妈妈家中的自来水,另外一个盆里倒入的是瓶装纯净水。将两盆水同时进行加热,来观察它们的变化。

加热不到一分钟,水就进入了沸腾状态。陈妈妈家中的自来水,在烧开过程中就已经出现混浊的白色,而另一个水盆里,烧开的纯净水依然清澈,两盆水对比非常明显。

这个实验也印证了陈妈妈一家对自来水的担忧。而他们平时烧水的壶,里面水垢很多、非常坚硬,把这些水垢放在水中搅拌,发现不容易溶解。

这样的水还能不能喝?这些坚硬而不易溶解的水垢一旦进入我们的身体,是否就变成了顽固的石头?这是否就是造成结石的主要原因?

释疑

对此,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毒理学教授吴志刚解释说,水碱就是碳酸钙、碳酸镁,是水中钙离子、镁离子在加热之后变成的沉淀物。几乎所有的自来水中都会有钙镁离子。

水的软硬度是用钙镁离子的含量来区分的。硬度大于150mg/L的水就称为“硬水”。在国家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并沿用至今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明确规定水的总硬度限值是450mg/L。

那么,到底多大硬度的水会产生水碱?对于这个问题,吴志刚教授给大家做了个实验,他准备了几瓶水,看上去一样,但是硬度不同。从100~450区间取五个不同硬度指标,有硬度在100mg/L左右的南方水、有硬度200mg/L左右的北方地表水,有硬度300mg/L左右的北方地下水,还有按照国家标准硬度450mg/L的水,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的硬度为500mg/L的水。加热之后,结果令人大感意外,竟然每瓶水都产生了水碱,只是程度不同。

看来水硬度在100mg/L以上就会产生水碱,也就是说,达标的水也有可能产生很多水碱。

那么,有水垢的水喝进肚子里会怎样?国家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北京监测站总工程师顾军农教授也做了一个实验。从满是水垢的水壶里敲下一些水垢,当顾教授用一种神秘液体浸泡这些水垢时,神奇的变化出现了:水垢进入到这种溶液中后,很快就溶解了。顾教授解释说,这是酸性溶液,它的浓度相当于我们的胃液!

这个实验说明,即使当水碱以固体沉淀物的状态进入到我们的胃里,在胃酸的作用下,也会被分解成钙镁离子,并不会进入身体就渐渐堆积成石头。

有益

国家标准定在450mg/L,是按照1个人每天两升水、喝70年来做的健康判断。钙和镁作为一种矿物质,对我们身体是有一定好处的,比如矿泉水中也还有一定的钙和镁。钙镁离子是水溶性的,一部分会随着尿液等排出体外。还有一些钙镁离子在身体里与一些酶和蛋白结合,产生含钙蛋白等,对我们骨骼生长、牙齿坚固反而是非常有好处的(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交替需要这些物质)。所以说,硬度在国家范围之内的水,没必要非得把钙镁离子去掉。

现在很多居民都安装了软水机,对自来水进行了软化。据说软化后的水的确是干净了很多,没有什么水碱了。对此专家指出:软水机是抓住了老百姓的一种恐惧心理,其实没有必要太在意水碱,烧开的自来水即便有些水碱,也可以放心饮用。

上一篇:酵母馒头比老面馒头更有利健康 下一篇:护肤品用量正确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