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定位的思考

时间:2022-10-08 04:31:28

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定位的思考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与生各自演绎着自己的角色。他们在课堂教学这一“集合体”中相互依存、和谐互动并共同成长。两种角色在课堂教学中的正确定位、和谐互融,将会创生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一、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定位的误区

传统课堂讲究把教师置于高高在上的地位,神圣而不可触犯,一切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这个角色是处于中心地位的、起主要作用。而学生这个角色往往是处于一种被动和次要的位置,甚至有时被完全忽视。师生角色定位的误区诸如:

1.缺乏信任 在教学中,教师认为自己是先知先觉者。于是,抛出一个问题后,学生尚处于思考之间,未立刻举手,便认为学生的能力有限,学生不懂。于是“越俎代庖”,代替儿童说,将原本属于孩子的发言权揽到自己身上。

2.缺乏耐心 不少教师缺乏期待的耐心。在课堂上不难发现,有的孩子表达有些慢,在一边思考一边说,或是踊跃举了手,一站起来又忘了,楞站在那儿,我们老师怕影响教学进度,便丢掉了耐心,将学生发言打断,让学生的活动戛然而止。

3.缺乏点拨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学习碰到一些障碍,思考处于停滞时,老师的巧妙“点拨”,往往会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我们老师,不是少这方面的耐心,就是少这方面的方法,老让自己的智慧沉睡着,导师的“角色”能当到家吗?

二、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的正确定位

那么,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当如何定位呢?在此,笔者谈谈认识。

1.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1)教师是倾听者、参与者。走进课堂,教师首先必须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的需求。一个会倾听的老师,他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根据倾听的信息,衍生出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案,并很快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享受快乐,共同生长。

(2)教师是组织者。高效的语文课堂必须是有序的。而要实现这个有序,教师必须当仁不让地承担起课堂组织者的角色。或扬或抑,或张或弛,都在备课时的精心计划之中。学生学习受到阻滞时如何疏导,遇到解疑时如何探究,都是一个“组织者”应当考虑的。

(3)教师是引导者。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已知世界走向未知世界,引导学生探索语文学科奥秘,享受学习乐趣,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巧妙地导入,适时地点拨,深入地思考,合理地拓展,以及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痕迹,循着这个脉络去引导学生将学习走向深入,走向成功。

2.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角色定位 《新课程标准》说得十分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即谓“主要角色”,学习的主人,他们拥有相当多的自和话语权。固之,“自主――合作――探究”应成为他们主要的学习方式。在课堂学习这个流程中,他们可以自主地提出对课文的质疑,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困惑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思想,演绎课文语言文字的情感,享受学习的乐趣。

课堂上,教师这一角色,要不断地为学生这一主体角发学习动机,营造最浓郁的学习氛围,引导最佳的学习路径,组织最合理的学习方式,让主体在充分的学习活动中收获学习成果。

三、迅速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

随着课改向纵深发展,“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角色定位要迅速转换。那么,教师如何去完成自己的角色转换呢?

1.理念先行 教师必须摈弃教与学不能平等对话的固有教学理念,真正将儿童当成课堂学习的主人。从课前准备到课堂教学,都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诸如:如何调动儿童主动探求知识的意识,以主人公的姿态,积极投身到学学习活动当中,如何让学生的心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理念先行,理念根本改变了,才会产生角色正确定位的自觉性。

2.勇于实践 选择并确立了先进的理念以后,践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必须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1)学会尊重每一个儿童。尊重,是确立儿童学习“主体地位”的前提。每个孩子有不同的想法和见地,哪怕相互之间意见相左也不稀奇。有时也会发生孩子对本来应该是显而易见的答案或是价值引导产生了疑问或是出现让教师意想不到的回答,都是值得尊重的。这种尊重往往在无形中保护了“主体”的学习动因,甚至激发出“创造”的火花,使“主体”的能量在课堂上得到更大的释放。

(2)善于发现心灵的火花。老师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老师在课堂上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瞅准儿童心灵火花迸发的契机,及时地点拨,引导。要让每个孩子都有表达自我以及内心想法的机会,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仔细地听,听清孩子说了什么,想想他为什么会这样说,发言的内容和我们学习的内在关联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先行经验包含在内。只有仔细聆听了儿童的发言,才有可能准确把握住他的思维走向,将学习引向深入。

(3)学会鼓励的教育艺术。鼓励,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更是一门教育的艺术。当孩子在课堂上的“合理探究”取得了成果,要及时予以鼓励;当孩子在演绎课文语言文字中有所创造,要及时加以肯定。然而,并不是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能够自主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就需要在充分尊重孩子的基础上,鼓励这部分孩子发言。不开口的原因有很多,但归纳起来,多数是因为不自信或是对观点是否正确的不肯定。教师如果能够给予孩子一个肯定的眼神,或者微笑,用激励的话语帮助孩子说出口,对孩子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支持。

我们相信,师生角色的准确定位和转换以后,师生的课堂对话将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互动过程,而过程中的角色体验也应当是充满享受、乐在其中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上一篇:在时光的路口张望 下一篇:舔铁门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