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现代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4P模式

时间:2022-10-08 03:41:43

浅析中国现代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4P模式

摘要: 深化改革现代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升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中国现代酒店行业一直关注的热点。而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4P模式,抓住HR管理的核心问题,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开辟了新的道路。将4P模式运用到现代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帮助酒店建立起一个以素质管理为中心、以职位管理为前提、以绩效管理为核心、以薪酬管理为关键的健全管理体制,使中国现代酒店实现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关键词: 酒店管理;4P模式;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171-02

0 引言

现代企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动。企业应当特别注意企业员工的技能、发展潜力以及具体的工作行为,因此,学术界提出了一种属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4P模式,其核心内容包括素质管理、岗位管理、绩效管理以及薪酬管理四方面。

4P模式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坚实基础。4P模式不仅能够指导人力资源的具体操作,而且它可以运用这个系统,将其与企业的组织目标、战略目标紧密联系。作为现代酒店,虽然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有着一些不同的特征,但一般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技术却有很多方面值得现代酒店学习和借鉴。在现代酒店中,也应该用企业经营管理哲学、管理模式与技术开展工作。酒店目前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动,酒店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如何减少员工流失率,如何留人育人用人;如何进行酒店人力资源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尤其是酒店的24小时运作机制和一线部门员工(尤其是餐饮部与客房部)劳动强度大的现实情况与现代酒店从业人员的职业规划和价值观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些问题接踵而来,就意味着中国现代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也必须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4P模式则为这场深刻的变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

1 深化改革现代酒店人力资源的素质管理模式

素质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环节。现阶段,我国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以下问题:缺乏有效的培训规划和培训氛围;基层服务人员的学历、知识和技能等综合素质有很多欠缺的地方;针对酒店行业的专业培训机构与专业培训师不够全面和权威……这一系列问题证明了中国现代酒店人力资源的素质管理还十分薄弱。在4P模式中,素质管理包括素质获取管理、素质保持管理、素质增进管理和素质使用管理。酒店如果想要做好这四个方面的工作,就要重视素质获取管理环节,运用招聘甄选和素质测评的科学方法,为酒店获取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就要重视素质保持管理和增进管理,构建各种激励体系,留下优秀人力资源,保持他们的忠诚度,避免人才外流;就要建立一个不断创新和学习的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全面提高酒店人力资源的素质。

2 深化改革现代酒店人力资源的职位管理模式

4P 模式中的岗位管理,在现代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被称为职位管理。就职位管理这个角度,从目前酒店招聘情况来分析,现代求职者总是追求高薪酬、低强度的劳动职位;从目前酒店内的职位管理情况来分析:职位管理具体操作层面仍然存在十分薄弱的环节;对于职位分类还缺乏具体的工作分析、职位评价等实质性内容;酒店设计的职位资格和晋升条件不清晰而影响酒店用人和选择决策的科学性;对于员工的绩效考核制度设计没有很强的针对性……我们可以运用4P模式中的岗位管理来解决上述问题,在现代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科学的职位分析和工作分析是强化酒店职位管理的基础。为了提高酒店员工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并提高员工的内在动力,酒店还应当做好职位设置、轮换以及价值管理等一系列职位管理工作。通过对各种职位的有效管理,现代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归纳出与酒店经营宗旨、战略目标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各种工作流程以及职位说明。

3 深化改革现代酒店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模式

根据4P模式的内容,绩效管理物流是对一般企业还是酒店都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流程。目前,绩效管理在实际的运用和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克服一些难题:缺乏符合现实的绩效评估方法以及没有科学专业的绩效考核指标;过度重视考核办法中的定性分析并且考核目的不明确;根据现行的酒店绩效管理,无法挖掘酒店员工的内在潜力,也无从谈起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针对上述情况,酒店应以人力资源发展总战略为目标导向全面分析现代酒店所处的内外环境,从而制定正确的职业发展战略并为绩效管理提出具体的措施和方法。现代酒店可利用SMART法则确定关键绩效指标,且保证指标的可衡量性以及可达性。此外,还要注重指标的特定期限,不能过早或过晚以免失去时效性。此外,应针对酒店各个职能部门的不同特点,采用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方法,因情况不同而变化,不能盲目照搬,切忌同化所有部门的考核模式。

4 深化改革现代酒店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模式

薪酬在4P模式理论中作为一家企业的运营成本,薪酬管理更关系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败。但是随着近几年酒店的改革和改制,虽然酒店的管理技术和人才市场发展日趋成熟完善,但是我国的酒店薪酬管理具有明显的落后迹象,具体表现在:各岗位工资水平不均衡;薪酬待遇对于员工来讲缺乏激励性;酒店缺乏对基层员工长期职业生涯的规划;酒店对中高层管理者的薪酬待遇非常重视,而对基层员工的薪酬待遇则考虑不够详密周全……为了改善中国现代酒店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应考虑酒店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根据市场机制和酒店成本考虑确定各岗位的薪酬待遇,增强与同类型同规模酒店关于薪酬的外部竞争性。酒店员工薪酬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酒店在人才市场中获取人才质量的优劣,也会间接影响到酒店经营的长期效益。因此,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在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各个体系中,应该将招聘甄选、培训考核、晋升、绩效评估、薪酬等级与薪酬结构置于同一体系中,全面考虑每一环节的衔接,以便让薪酬制度可以增进员工绩效考核效果的动力源头。在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全面实行由薪酬、福利以及工作体验三要素组成的全面薪酬管理体系,是一种动态与稳定相结合、定制化与全面化相结合的薪酬管理方式。这种模式不仅改变了现代酒店激励手段雷同且实效的现状,同时也强化并提升了薪酬待遇对酒店员工的激励功能。

总而言之,在实施4P管理模式中,酒店可以根据自身的规模大小,确定人力资源部门的组织结构划分和职能设计方案。例如,对于小型酒店,只要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按照四大模块的设计原则设立相关的职能主管即可;对于中型酒店,则可以在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根据四大模块分别设立相关的职能部门和管理体制;对于大型酒店而言,可以将四大模块进一步的细化,不仅设立相关的职能部门,也要在酒店不同的部门内针对其职能业务特点,实现四大模块的具体应用。但需要注意的是,4P模式在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个模块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不能独立存在。中国的现代酒店应根据4P模式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构建现代化、多元化、目标化的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赵曙明.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解进强.薪酬管理实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罗旭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研究 下一篇: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相关性分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