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策略

时间:2022-10-08 03:34:21

浅谈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策略

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而“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人的交际活动伴随着人的一生,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那么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新教材的编排特点,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粗浅地谈谈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兴趣和情感

“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孔子也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即是有喜好、有兴趣,可见兴趣是推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小学生年龄小,都喜欢听表扬,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更是喜欢。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说话,我都给予肯定、表扬或奖励,“你说得真棒!”“你的声音真响亮!”“你说得生动极了!”“你还会用这个词真不简单!”小五星、大红花、卡通图片等小礼物更是我常奖励给学生的,学生们听到表扬,得到奖励,就十分高兴,觉得和同学、老师交流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都十分喜欢口语交际活动。对于学生说得特别好的,我会请他到台前说给大家听,并向大家介绍经验,低年级的孩子表现欲强,看到别的同学到台前去说,自己也暗下决心,努力加油,争取也到台前说给大家听。这就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引发了说话的欲望。

二、创设交际情境,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因为生动、逼真的情境展现极富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的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或学前班出来,游戏是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围绕“游戏”创设愉快而轻松的教学情境。如教学《有趣的游戏》,我就采用童趣盎然的游戏导入。教师说:“请你跟我这样做”,同时做一个动作。学生说:“我就跟你这样做”,并模仿。然后介绍熟识有趣的“老鹰捉小鸡”游戏,引导学生看看这个游戏为什么这么有趣?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在游戏中享受学习带来的成功,较好地体现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整个教学活动就是在学生说游戏,做游戏的过程中,自觉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借助音像、图片、表演、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或教师极富感染的语言调动,也能创造特定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接近生活实际的交际环境,促使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如教学我自选的《我的好朋友茜茜》这节口语交际课时,刚上课,我就拿出一个漂亮的布娃娃“茜茜”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说:“我们来了一个新朋友叫茜茜”,于是引导孩子们向“茜茜”提问,很有礼貌地跟“茜茜”交朋友,我则扮演“茜茜”之声一一作了亲切的回答。接着又引导孩子们向别人介绍新朋友“茜茜”。我说:“要是你们带茜茜去玩,遇到熟人,或者遇到爸爸、妈妈、你们打算怎么向他们介绍呢?”孩子们此时兴致很高,想像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很好的发挥。此后我又问孩子们:“刚才你们把茜茜当作朋友向别人作了介绍,那么你能向茜茜介绍你自己吗?”从而引导孩子们向“茜茜”介绍自己,拓宽了口语交际的训练范围,使他们学之有物,说得具体实在。最后,还开展了“谁得最好”的评说活动。孩子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评价能力和心理素质得到进一步锻炼。整个课堂充满了平等和谐的氛围,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情境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和提高。

三、多元互动、多向交流,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让口语交际课“动”起来,口语交际是面对面的你来我往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交际双方既是单向流动的两端,又是双向流动的回归点,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一个互动。要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四、拓展交际空间,践行口语交际能力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口语交际训练在课堂外有着更广阔的天地。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活水源泉,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在课后,我让学生动手做手工、吹泡泡、捏橡皮泥等,再让学生说说做的过程和感受,这样,把口语交际训练融于儿童喜爱的手工等活动中。在班队活动中,我组织学生讨论热点问题,如围绕“该不该吃、看动画片”、“身边的垃圾从哪里来”、“吃零食的危害”、“不当的课间活动”等,在讨论中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在日常生活、节假日中,让学生多看课外书,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公益活动,帮助他们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增加对社会的一些感性认识,再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表达出来。学生在这样一些活动中,不但自觉应用了已有的口语交际能力,还使得口语交际能力有了更广阔的施展提升空间。

总之,口语交际能力是个人素质的综合性活动,它不但需要听说能力,还需要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表情达意等方面的素养,而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养成,决非一朝一夕,它需要个人几年、十几年如一日地学习,甚至是个人一生的努力奋斗而不断发展的。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最佳时机,因此,我们要尽力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内容上要创设情境,拓展社会生活的交际学习空间,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生活的联系沟通,变单调为对话形式,为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自主地、不断地与人交往的实践中去逐渐形成并提高自身口语交际能力。

上一篇:结直肠癌有无肝转移血清差异蛋白质表达的研究 下一篇:论美术课程油画教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