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静:用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

时间:2022-10-08 03:07:30

有人说,中国作家协会荟萃了我国文学界的人才精华,此话不虚。而倘若审视目前一万一千多位中国作协会员的人生履历,我们会有一个惊奇的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经历了由“文学青年”到“团干”再到“作家”的人生转变。

华静便是其中的一个。

共青旗帜海迪精神

人们都说,时间足以湮灭太多的东西。但很多英模的面孔,一旦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就不会被时间尘埃所遮蔽,反而会历久弥新。在华静的记忆里,张海迪就是一张闪耀着动人光辉的中国女性的面孔。

那时的华静,只有19岁,还是个梳着长辫子的大女孩,但在她文静的外表下却蕴含着坚毅的性格,言谈举止之间透露着一个“文学青年”特有的干练与自信,而她被推选为聊城市汽运总公司汽修厂团总支书记,似乎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为不负党团组织的重托和广大团员青年的信任,华静就像一台拧紧了发条的“机器”,忙得不亦乐乎。她配合总公司团委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组织团员青年成立读书会,举行文艺表演,不到半年,汽修厂团的工作便有了起色,团员青年的精神面貌、工作状态也焕然一新,她也成了所有团员青年的主心骨。

1983年3月,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光荣称号,并做出向她学习的决定,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一场“向张海迪学习”的热潮,一时间,张海迪成为亿万团员青年的学习楷模,同时也成为华静的精神偶像。

聊城是张海迪的“第二故乡”。海迪15岁时随父母由济南下放到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并在聊城度过16年的青春岁月。随着张海迪的名字迅速传遍全中国,张海迪的生活状况引起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她被安排到聊城市文化馆工作。

与张海迪生活在同一座城市,沐浴在同一方蓝天下,被华静解读为一种荣耀,比作是“身边的榜样”。为响应团中央开展向张海迪学习的号召,华静在厂领导的支持下,准备以团总支的名义请张海迪到厂里来,给团员青年作报告。一天的上午,华静手里攥着介绍信,来到市文化馆办公室。而此时,办公室里已聚集了很多人,他们都是从全国各地赶来请海迪去作报告的。华静恳切地说明来意,办公室的同志说:“海迪作报告的日程安排得很满,而且这段时间她的身体不好,等过些日子再联系吧。”虽然没能如愿请到海迪,但华静却得到了一个信息:共青团聊城市委不久要在聊城大剧院举办“张海迪先进事迹报告会”。得知这一消息,华静立刻赶回厂里,提前将近期的工作做了统筹安排。报告会那天,她带着一批团员骨干提前赶到聊城大剧院。“那天的报告会上,海迪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人生、谈理想、谈读书、谈写作,她的先进事迹感动了我和我的伙伴们。在我们的心里,海迪就是时代的楷模,青年人的榜样。”谈起当初,华静依然不减当时的那份激动之情。

报告会后,华静在汽修厂团员青年中组织开展了以“学习海迪精神,树立远大理想”为主题的系列学习活动:在火红的团旗下,她与团员青年一起重温入团誓言,立志争做张海迪式的“四有”青年;在东昌湖畔,她与团员青年席地而坐,畅谈学习张海迪事迹的心得体会;在车间厂房,她与团员青年一起,以张海迪为榜样,开展岗位练兵,为企业发展献策出力;在“五四青年节”,她与团员青年一起,开展“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活动,并参加总公司读书演讲比赛,她本人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

“上世纪80年代的年轻人感觉自己是被耽误的一代,迷茫和悲观情绪在社会上弥漫。在这种背景下,海迪犹如一面镜子、一个标杆、一面鲜艳的旗帜,点燃了许多人心中的激情与梦想。海迪精神,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具有春风化雨的意义。对我而言,海迪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人生不能没有梦想,梦想需要不断地去奋斗才能实现。而我之所以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是与海迪的精神砥砺分不开的。可以说,海迪精神影响了几代人,也影响了我的一生。”华静说。

岁月如梭。如今的华静已不再年轻,但昔日与团员青年相识、相知、相伴的岁月,铭记于心的共青旗帜和海迪精神一直在她记忆长河里流淌

聊城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千年古城,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古迹众多,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唐初名相马周、宋代医学家成无己、清代“义学正”武训、抗日名将张自忠、现代中国画大师李苦禅,著名学者傅斯年、季羡林,包括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金瓶梅》《老残游记》《聊斋志异》等书中的许多题材,皆源于聊城。有人感言:在聊城,挖一把泥土就是文化,捡一片陶瓦就有传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家乡丰富的人文环境熏陶下,华静也有了最初的文学之梦。当然,华静的“追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也经受过“成长的烦恼”,但每一次她都用张海迪“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爬起来”这句话来激励自己,重新振作起来。多年以来,华静在海迪精神的激励下,以顽强的毅力,旺盛的创作激情,坚持不懈地写作。从她17岁发表第一篇作品算起,迄今已发表诗歌、散文、随笔近200万字,出版了《有梦在前头》《那只安抚我灵魂的手》《给心找个家》《送给自己的玫瑰花》《旧铁路上的寻觅》《梦里梧桐》6部极具才情和厚度的诗文集。其中《送给自己的玫瑰花》入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参评作品,《我的岸》列入2010年度中国作协扶持重点作品论证委员会推荐篇目。

1994年,国家质检总局所属的中国《国门时报》的一纸调令,改变了华静的人生轨迹,让她从此与新闻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个人的一生注定要发生一些转折。在华静的多次人生转折中,她十分珍惜有幸成为中国《国门时报》采编队伍中的一员。作为记者,她以敏锐的新闻感受力,娴熟流畅的文笔,写出了不少时效性强、新闻性强的独家新闻精品。作为编辑,她精心策划选题、精心设计版面,广泛培养作者,把版面办得有声有色。由她主创并编辑的《绿地》副刊连续荣获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全国报纸副刊版面年赛一、二等奖;由她编辑的《一封寄给天堂的信》《一个没有授衔的“将军”》《志农者,有志于农》相继获得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一等奖和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

“当编辑,是我无悔的选择。”华静在中国《国门时报》工作了近二十年,尽管这期间她曾为“绿地”副刊的困境与挫折而落泪,但她从来没有放弃自己钟爱的编辑工作,即便是面对一次次“职务晋升空间更大”的调离机会,她选择的还是坚守——她愿做“绿地”副刊的守望者。华静曾在一篇题为《把“绿地”铺得更远些》的文章中写道:“‘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实现。’这是镌刻在美国肯尼迪宇航中心大门上的人类誓言。我们行走在路上的时候,擎着真善美的灯盏,在五光十色的生活长廊中奋力向前的时候,我们会因为拥有一片纯净的‘绿地’而显得神圣庄严。而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也会持之以恒地,用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显然,这番话既是华静心路历程的真实表达,也是她编辑情结的真情流露。

上一篇:从孔子到屠夫学校——“新学习力”的诞生 下一篇:1932,发现中国:这里的土地和这里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