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活动的合理布局”专题测试

时间:2022-10-08 03:02:15

“产业活动的合理布局”专题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图1为我国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分布图,我国该作物产量约占全世界的90%以上。读图回答1~3题。

1.该作物最有可能为:

A.黄麻 B.棉花 C.剑麻 D.苎麻

2.四川大竹县是以该作物为纺织原料的“纺织明珠”,影响该类企业大量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原料 C.动力 D.政策

3.该作物属深根型植物,具有根系发达,茎高而密度大,每窝分蘖为10~20株,一年生长三季等特点。在四川省的坡地种植可以:

A.防治水土流失 B.预防地震

C.预防沙尘暴 D.预防寒潮

图2中图A 表示甲~己六种农业类型的经营特色,图B示意某种农业的活动模式。读图回答4~5题。

4.图A中甲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水稻种植业

5.图B所示农业活动模式,与图A中哪一农业类型的经营特色一致:

A.乙 B.丁 C.戊 D.己

由于区域环境的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如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等。图3为上述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片,读图完成6~7题。

6.甲、乙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因素有:

A.地广人稀 B.接近市场 C.交通便利 D.劳力充足

7.丙、丁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征有:

A.机械化程度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投入劳动力多 D.受市场影响大

读图4完成8~9题。

8.如果a、b、c分别代表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投入和科技投入。下列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如果a、b、c分别代表影响工业区位的原料、能源、市场等因素。下列各点中,最能代表炼铝工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5为“五种类型产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食品工业、软件产业、服装加工业与图中所示类型相符的依次是:

A.④②③ B.④⑤② C.③②① D.①③⑤

11.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最容易实现跨国界转移的类型是: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④⑤

图6表示某企业厂址与原料和产品运费的关系,等值线数值表示每万元产值的运输费用。读图完成12~13题。

12.该企业有可能是:

A.制糖厂 B.饮料厂 C.机械厂 D.化工厂

13.甲、乙、丙、丁地理位置的共同特点是均靠近:

A.山脉 B.河谷 C.交通干线 D.农业带

图7为我国某城市近五年产业发展矩形方阵分析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该城市在产业发展中:

A.石油、石化产业增长潜力较大

B.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发展空间较小

C.纺织业可优先培育为主导产业

D.目前缺少增长快、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大的优势主导产业

15.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该城市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 ②加大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 ③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 ④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图8为欧洲西部某城市1970—1996年年平均气温增幅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该城市发展较快的方向是: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17.该城市要建钢铁厂,最适宜布局在:

A.M处 B.N处 C.O处 D.P处

2008年1月15日芬兰手机巨头诺基亚公司决定于2008年中旬关闭位于德国西部城市——波鸿的诺基亚手机工厂,并将这座工厂的生产任务移至罗马尼亚等国。图9为芬兰诺基亚手机在全球生产厂家分布图。读图完成18~20题。

18.手机的研制与开发属于:

A.原料导向型 B.市场导向型

C.劳动力导向型 D.技术导向型

19.该公司在中国北京和广东投资手机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

①丰富原材料 ②庞大市场 ③廉价劳动力 ④先进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该公司第一次从芬兰转移到德国生产,德国手机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A.劳力资源丰富 B.手机原料充足

C.市场区位更优 D.交通十分发达

图10和图11为某地区城镇分布与设置图,图10中1、2、3、4、5、6六座城镇规模相当,读图完成21~22题。

21.现需在其中两座城镇设立百货中转站,最合理的是设在:

A.1、3 B.2、5 C.3、6 D.2、4

22.如图11所示甲处有一公共汽车站,那么其返回站的最佳选址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本州岛铁路分布图”(图12),完成23~24题。

23.关于该岛铁路形状及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路呈环形,因为人口均匀分布在该岛四周

B.铁路呈环形,因为该岛以山地为主、地形崎岖,铁路应建在沿海平原

C.铁路呈南北向延伸,因为南北跨度太大,铁路便于南北沟通

D.铁路呈南北向延伸,因为东西跨度太小

24.甲和乙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虚线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

A.虚线处直线距离近,经过地方少

B.虚线处是河谷,建铁路容易被冲毁

C.虚线处人口密度过小,不用建铁路

D.虚线处等高线密集,坡度大

25.多部门企业发展的空间演变模式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迪肯于1986年提出的全球转移模式揭示了公司国际扩张的主要过程。图13是这一理论的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阶段Ⅰ创建一个公司,生产和批发销售机构均位于国家1,通过出口供应海外市场

B.该公司开始海外生产是从阶段Ⅱ开始

C.在此图解中,许可证转让与直接投资相比,风险较小

D.阶段Ⅴ在国家4、5、7、8可能形成了产品部件生产分工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4分)2012年7月12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总结这次对当地的三天访问时透露,新加坡有关当局正与印度讨论开发工业园的可能性,以协助印度吸引更多外资。新加坡目前是印度第二大外来投资国。2011年,新加坡在印度的外来投资额高达123亿新元,新加坡公司在当地的投资包括资讯通讯科技、制造业、金融和保险服务。结合图14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棉、麻纺织业分布的共同点,并分析其原因。

(2)新加坡是印度的第二大外来投资国,并且大量投资其资讯通讯科技、制造业。分析两国在工业合作方面的背景。

(3)分析近年来众多跨国公司去印度投资考虑的主要因素。

27.(24分)图15示意H市及其周边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拥有百万人口的H市为我国西南地区较富庶的重工业城市。该市及其周边地区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水果和冬季蔬菜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立体农业的典型区。

(1)指出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有利地形条件。

(2)分析该地区河谷可种植优质热带水果的有利气候条件。

(3)从交通运输角度分析该地蔬菜远销北方市场成本高的地理原因。

28.(12分)读我国东北部工业区和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图(图16)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期,其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70%以上的城市。这些城市多在中国工业化初期迅速形成,随着当地资源的日益枯竭,这些城市面临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正成为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两工业区的主导因素都是 。两工业区的集聚程度都相当高,请评价工业集聚的利弊。

(2)美国东北部地区乳畜业发达的区位条件是 。

(3)东北工业区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集中的地区,你能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D 2.B 3.A 4.D 5.B 6.A 7.D 8.C 9.A 10.A 11.C 12.A 13.C 14.D 15.D 16.A 17.C 18.D 19.B 20.C 21.B 22.D 23.B 24.D 25.B

26.(1)共同点:主要分布在原料基地(种植棉花和黄麻的地区)(2分);其主要原因是接近棉花和黄麻的种植地区,可降低原料运费(2分)(2)新加坡是发达国家,科技发达、经济实力雄厚(2分);印度属于发展中国家,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大量廉价的劳动力(2分),并且在软件开发、运用方面有着大量科技人才(2分)(3)印度是全球第二人口大国,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2分);印度是全球较大的经济实体,消费量大(2分)。

27.(1)山地多(2分);河谷海拔较低,相对高差大(2分) (2)纬度较低,河谷地形(2分),年均温高(2分);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基本无寒潮影响(2分),冬季气温较高(1分);干燥,多晴天(2分),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1分),昼夜温差大(1分) (3)运输方式以公路、铁路为主,线路少,密度低(3分);山地多,地表起伏大,运输效率低(3分);运输距离长,蔬菜易腐烂(3分)。

28.(1)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2分) 利: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费和能耗;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 弊: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4分)(2)气候温凉,土壤贫瘠,不利于谷物生长;城市集中,人口稠密,市场消费量大(2分)(3)①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深加工程度;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多种经营;③治理环境污染,保护城市生态(任答两点,4分)。

上一篇:地理高考新情境试题设计及解答 下一篇:英国、德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