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EPC总承包模式的发展现状与管理

时间:2022-10-08 02:37:13

浅谈EPC总承包模式的发展现状与管理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不断发展,有关建筑承包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工程项目EPC 总承包模式是现在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承包模式,该模式有助于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更加趋于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及合理化。本文则叙述了EPC总承包模式概念,并阐述了EPC总承包模式的发展现状以及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EPC总承包模式;发展现状;管理

引言

现如今,我国综合国力越发强大,贸易不断发展,贸易规模越来越大,另外,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多,以至于建筑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最终导致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不断更新,以使用市场的需求,而国外出现了诸多新型管理模式。EPC项目总承包模式作为国际上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及掌握,可以有助于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工程质量的保证。

一、工程EPC 总承包管理模式概述

工程EPC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的项目承包管理模式。工程EPC管理一般采用以下两种管理模式:1)总承包商为设计单位。总承包商一般由具有独立设计能力且具备相应工程设计资质的设计院或工程咨询公司承担。而项目的施工任务分包给各施工分包商,工程材料及设备中除重要建筑材料和设备由总包商指定(供应)外,其他非核心材料及设备由分包商独立采购使用。2)总承包商为施工单位。总承包商一般由施工能力强、有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或公司承担。

二、EPC总承包模式的发展现状

EPC总承包模式,即设计(Engineering)―采购(Procurement)―施工(Construction)总承包的简称,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承包建设单位整个建设工程的所有内容,包括整个建设工程的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土建施工等全部内容,并对所承包的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等全面负责,最终达到向业主移交一个合约、合法,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并经竣工验收合格工程的目的。EPC总承包模式作为国际上通用的较为先进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较传统承包模式而言,有它自身的优势;首先,总承包单位就整个建设工程对业主全面负责,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责任主体比较明确,更主要的是能够使总承包单位约束自己保证施工质量,作为建设单位,比较省心省力。其次,EPC总承包模式主要强调和发挥总承包单位在整个建设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对各个环节进行统筹把握,合理安排,有序衔接,对整个建设工程的质量、进度、造价等方面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作为建设单位,能够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基于以上EPC总承包模式的优势,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端,同时为了与国际相接轨,我国在建筑法第二十四条也提倡对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因此,近年来,国内好多较大项目都开始采用EPC总承包模式,但可以说,在我国推行EPC总承包模式的初期,并没有真正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优势,没能把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掌握,统筹优化,合理分配以达到总承包的目的。另外,由于我国采用EPC管理模式起步较晚,相关的建筑法律还没有完善,导致有时候在EPC管理的过程中无据可依。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相关文件、表格等没有总承包单位签字的一栏,分包单位应该与谁签订合同等问题还困扰着一些企业。总之,EPC管理模式在我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相关单位在各个层次上予以完善,逐步健全我国的EPC总承包管理模式。

三、EPC总承包模式的管理措施

1、设计阶段的项目优化管理

在项目管理中,对于传统的模式,设计和施工是分别由不同单位完成的,首先,设计单位要完成设计,然后,业主进行分包,将项目施工承包给不同的施工承包商,施工承包商又可以把项目分包给各个施工承包商。而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商可以揽下设计、采购、施工等全程业务。一般情况下,总承包商都是实力雄厚,并且很有资质的公司,而公司中的设计部门则可以完成设计任务,公司把项目的建筑施工、设备制造、设备安装集成调试等工作分包给各分包商,本身则承担设计和部分主材的采购任务,同时,主要材料由总承包商采购,其他材料以及设备则可由分包商采购。此外,监理工程则由EPC 总承包商负责,所以总承包商可以设置监理工程师或委托监理公司对设计、采购、施工进行全过程监督。

2、加强对设备材料采购费用的控制

由于设备、材料费在整个项目造价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加强对设备材料采购费用的控制对降低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有重要作用,材料设备采购费用控制是EPC 项目费用控制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设备采购成本控制一定要建立好合理的采购流程、采购制度、采购审批制度、采购审批流程、付款制度等,不然再好的方法用起来都会有矛盾,费用控制工程师在选择设备供货厂商时,要认真对其调查,保证价格合理、质量优先、技术力量和应变能力强;在价格控制方面,要货比三家(比价、比质、比距),可能买不到最低的,但应当买到最合理的;在质量控制方面,采购时比质控制(同质同价,高价高质),到货验收要严格控制;最后费用控制工程师还要加强现场材料的台账管理,合理堆放材料,减少材料的二次搬运和损耗,实行施工分包商限额领料,避免返工,减少浪费。

3、进度控制方面管理

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不需要等待施工图设计全部完成后再进行施工总承包管理的招标,在采用单价合同或者成本加酬金合同的情况下,分包合同的招标也可以提前,这样就有利于提前开工,有利于缩短建设周期。在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之后,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也会积极主动的采用一些比较先进的施工组织方式(比如流水施工),或者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以求

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建设工期。

4、EPC 总承包项目风险的管理

加强工程项目产生的风险管理,对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一方面,在应对合同方面产生的风险时,应由专业的人员对合同的各项条款加以拟定,同时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以大幅度提升其管理意识及业务素质。如果在合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无法解决,则需合同顾问专家的密切合作。在财务管理风险方面,为了避免因资金不到位而对工程产生影响,应当在项目落实之前,将所需资金切实准备好,以备不时之需。还可以通过其他筹资渠道进行筹资。另一方面,在法律制度方面,在制定法律法规之前要与电力工程政策制定部门及时交流与沟通,出台一系列合理、规范的政策,而且如果不存在特殊情况,要最大限度的避免更改政策现象的发生。此外,为了降低风险给电力工程带来的损失,还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工程变更管理制度,以免因工程的变更而给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带来风险和不必要的损失。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上还是一种比较新兴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推广与实施,还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的积极推动以及扶持,在人们适应和接受了这种管理模式之后,这种管理模式也必将为我们的建筑市场,拓展出一条崭新的金光大道。

参考文献:

[1]辛奇.国内建设工程项目EPC 总承包模式发展分析[J].建设科技,2012 年第10 期.

[2]刘羽佳.浅谈EPC 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 年第01 期.

[3]韩杰.浅析EPC 总承包模式的项目管理要点[J].项目管理技术,2014,(1).

[4]齐跃明.工程项目EPC 总承包进度控制与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3,(8).

上一篇:浅谈建筑节能与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 下一篇:现代园林景观水景设计的要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