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在民办高校的应用

时间:2022-10-08 02:20:59

浅谈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在民办高校的应用

摘 要:体验式英语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本文拟对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的概念,理论基础,在民办高校实施的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体验式英语;民办高校;应用

中图分类号: H05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体验式学习理论是美国人大卫·库伯(David Kolb)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他认为,学习是通过转化体验来创造知识的过程,可以描绘成一个四阶段的循环周期,包含有:具体经历、思维观察、抽象概念和主动实践。

体验式英语教学是在目前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基础上,借助体验式学习的优势而提出的,主张英语教学增加课堂活动的内容,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语言交际活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

体验式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学习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关键在于对语言学习情境的设计。

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相比较,体验式教学理念强调的是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之下对语言的实践运用。这一教学理念也正是目前西方教育学较为流行的建构主义的教学原理的具体体现。他们认为,学习者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构建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transmission),而是知识的处理(transaction)和转换(transformation)。教师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者,其作用在于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帮助和指导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经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

二、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一般分为三个环节: (1)设置体验情景。教师在每一节课前都要事先做好这一环节的工作,主要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其班级学生特点,为其设置合理的情景体验,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辅助完成这一环节。有必要时可以让学生也共同参与。 (2)课堂体验情景设置。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根据前一环节的准备,让学生来共同参与,共同观看影音材料、图片和相关问题,并指导学生在这一环节中所要注意的一节语言知识点,为下一环节的展开做好准备。 (3)通过语言综合能力运用检验体验。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由学生来完成的,教师只起到主持人和导演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情景表演、小组竞赛、对话、练习、游戏等环节,让学生充分参与,并要明确每一个学生的任务,让学生敢参与、想参与和能参与。 这三个环节体现了“学生为主体,任务为基础,教师为指导”的理念。

三、体验式教学在民办高校实施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差异

据笔者调查,在民办高校里,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究其原因,基础差,听不懂,这给英语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英语课几乎成为了教师一个人的表演。但经过观察,学生并不都是这样麻木,他们也有充满激情的时候,每逢运动会、圣诞晚会等活动中,他们都能够积极参与而且成绩不错。因此,笔者认为,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他们的这些元素,让英语课堂成为他们的另一个舞台,而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恰恰为他们打开了这一扇门。

(二)教师的传统授课方式

由于授课任务重,教师备课时不能依据学生学生实际情况。本着“重输入,轻输出”的思想,教师们为了按时完成课本上的教学任务,喜欢以自己讲解为主,只是督促学生作好笔记和课后作业,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是否主动去接受知识点,能否在真实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的重点集中在语言知识点上,最终形成“满堂灌”的现象,有些学生似乎听得很入迷,笔记做得很认真,但是,学习效率不高。另一些人则是忙于其他的功课甚至睡觉。

(三)教学配套设施

民办高校由于办学资金等问题,在教学配套设施上缺乏足够的重视。语音室的建设不够完善,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听说需求;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的资料更新不及时,学生兴趣不大。

(四)课堂时间有限

一般课堂的90分钟,加上大班教学,每班学生人数比较多,使每个学生得到语言实践运用的机会很少。并且,课堂内容多与课本内容有关,不能充分设计语言训练情境。

四、改进体验式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选择优秀的教材和教学软件

经过比较,《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就是一套体验式,立体化的教材,每个单元一个话题,配有丰富的听力材料,以及极具时尚的口语,还可以看视频。教师课上选择一些材料精听,留下口头或泛听作业由学生课后自己完成。因为材料一般是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比如校园爱情,志愿者活动等,学生很愿意查阅相关资料来完成,这无形中让学生加大了英语阅读量。有条件的话,教师还可以购买一些教学软件。比如《走遍美国》,它具有鲜活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融入到真正的语言情境中。

(二)自主学习中心的建设

自主学习中心创设了一种开放的、和谐的、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学校应该在人力物力上给予足够的支持。学生可以共享优秀学习资源,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英语资源进行学习,也能够通过BBS分享英语学习心得和经验,从而提升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还可以购买教师与学生在线辅导软件,让学生在线做模拟试卷,提交即可以得到分数。

(三)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在词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及其自主学习能力.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单词录音,让学生感知材料,后模仿其发音.其次,通过图片展示、游戏,编故事、竞赛等环节,让学生巩固单词的记忆。

在阅读课上,必须打破传统的以课文为中心,应贯彻把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中心地位的理念,以最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交际活动”为切入点,逐步扩展深化,使多种语言技能在同一主题下、多种交际环境中循环、深化、巩固、加强,充分体现学、练、会、用的完整的学习过程,也可以通过图片、影片等直观性材料进行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提问和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最后以讨论,表演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体验。例如在《新世纪大学英语》第一册里,有一个单元是关于圣诞节的,可以通过观看影片,让学生了解圣诞节的文化知识,为活动的展开做准备。其次,通过播放歌曲Jingle Bell,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欢乐的节日气氛中,整个课堂都活跃了,有些学生甚至也唱起来了。通过这一环节的设置既可以自然导入Christmas这一话题,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通过free talk ,分享如何庆祝这一节日,环环相扣将学生引入课本内容。再通过问题设置和任务安排,让学生感知、熟悉教材内容,最后设置讨论,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课堂外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

英语课外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和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紧密相连,是使学生掌握外语所不可缺少的辅助形式。课内外结合,学生课上学了英语就要用,课上用,课下也用,这样才能养成运用英语的习惯。教师要在课外创造英语环境,多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机会。

课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简单重复,它在方法和形式上都有自己的特点。英语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知识水平,选用适当的形式和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课外活动,这样,不但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会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目的。有以下几种形式可以选择使用:比如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举行小型的英语竞赛活动。包括英语写作比赛、听力比赛、词汇比赛及演讲比赛等四项比赛。根据比赛结果反映的情况有的放矢地改进英语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还可以切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定期出英语天地栏目和黑板报、板报。让学生自办英文板报,可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行创造性劳动的锻炼,又可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办手抄报,亦可出黑板报。所选材料,应是广大同学熟悉的,这样,学生看懂了,才有效果。每一学期力争出几期,不管手抄报还是黑板报,主题一定要突出,或配合教学,或迎接重大节日等,内容可含故事、谚语、谜语、名人小传、英文新闻、英语国家的风俗人情等。

五、结语

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时间不长,但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积极影响已经有所体现。如何最大的发挥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值得所有英语教师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孔庆炎, 胡壮麟, 桂诗春, 贾国栋. 关注《大学体验英语》[J]. 中国大学教育, 2003(8).

[2] 何克抗.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5).

[3] 李江. 大学英语教学的体验式视角[J]. 外国语文, 2009(10).

[4] 张金华, 叶磊. 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6).

[5] David Kolb, The Theory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and ESL [J]. 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 Vol. III, No. 9, September 1997.

(本文审稿 李道顺)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归属感和道德决策的关系研... 下一篇:对脱机手写相似汉字识别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