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时间:2022-10-08 02:07:20

浅谈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摘要:本文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现阶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保证水利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

1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发展迅速,在建设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

1.1水利基本建设程序执行不严

水利工程通常属于公益性项目,很少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回报。水利工程的投资来源通常是由国家或国家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各出资50%),地方上的项目建设单位通常不注重地方资金的筹措,而是把主要的工作目标放在争取国家投资层面。在得到国家可观的资金后,就不按照原来审批的程序进行操作,更不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执行,应该办理的手续也不按时办理(如:招投标、征迁手续等),造成工程建成后工程质量无法评价,永久征用土地无法确权,最终导致工程项目无法竣工验收。

1.2协管部门多、责任不清晰。

有些水利工程项目涉及较多部门(如:主管部门、项目法人、代建单位、管理单位),但各部门分工不清,责任不到位,造成各部门相互扯皮、互相推诿、监管不到位,弱化了工程建设监管的职能。

1.3监理单位工作不到位

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水利工程均实行工程监理制,但监理单位水平良莠不齐,有些监理单位如皮包公司,只有少量管理人员,为了承揽监理任务,从社会上招聘些退休人员,东拼西凑组成临时监理部,这些工程监理人员在施工管理时,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理作用,个别监理人员不仅日常施工没有做到旁站监理,而且向施工单位“吃”、“拿”、“卡”、“要”,更有甚者有的监理人员与施工单位串通一气,弄虚作假,影响日后的工程质量。

1.4施工企业的管理层素质较差

有些施工企业管理层目光短浅,为了减小生存压力,压缩管理成本,盲目减少人员编制,因而当承包工程任务较多时,由于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的不足,导致工程管理人员不足,出现配备的人员专业不对口、一人兼多个项目,甚至无证上岗的现象。还有些施工企业为了中标竞相压价,许多工程都是低价中标。为了获得利润,有的减少安全方面的措施费用,造成安全措施不力,更有甚者竟然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不仅给工程的日后运行埋下事故隐患,而且可能引发质量或安全事故。

1.5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

几乎每个施工企业都有工程管理制度,但制度合理性、科学性、实用性却不尽等同。有些管理制度只在表面做文章,缺乏实用性,而有些制度制定的很好,可执行起来却走了样。比如: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施工作业前交底等,往往是摆摆形式走走过场而已,有的工程各项制度和规程就在施工现场明示,可现场仍不按规范、规程施工,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屡见不鲜。

1.6 对施工过程控制不严

在现阶段水利工程施工中,尽管施工设备都已非常先进,管理手段也很多,可工程的一些质量通病、质量缺陷依然不能避免(如混凝土蜂窝、麻面、开裂、渗水等)。虽然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已经制定了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等,但是参建各方(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对施工过程控制不严,施工时,没有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进行施工,这些违规、违章操作行为,在施工现场不能得到全面禁止。此外,各方对于工程出现的质量缺陷,没有及时的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进行治理和预防。

2 针对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2.1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

各类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无论哪级政府、项目法人,均不能以各种理由绕过或跳过,尤其是建设资金的筹措、土地预审、招投标等环节,决不能敷衍了事,为水利工程基本建设把好第一道关。

2.2理顺各部门关系、明确责任

按照水利工程项目的属性、辖区位置、投资途径及国家相关规定,合理划分主管部门、监督部门、项目法人、管理单位等职责,理顺各方关系。真正做到各负其责,相互监督,相互支持,而不是相互扯皮、互相推诿。

2.3严格市场准入制度

水利工程建设的好坏,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选择尤为重要,因此,在设计与工程招标时,一定要严格审查投标人的资信情况,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选择承包方。在合同履行中,及时进行跟踪检查,对那些信誉差、管理混乱、存在各种违规违章行为、管理不达标的设计单位或施工企业督促整改或依法解除合同,为工程建设建立牢固屏障。

2.4建立市场信用体系,健全建设市场失信惩戒机制

水利行业主管部门应依据相应的条例或者规定尽早建立信用体系,健全建设市场失信惩戒机制。在水利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项目法人或建管单位应及时、准确、客观、公正地采集施工和监理单位的不良行为记录,并上报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将不良行为纳入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信用信息档案,并依据不良行为影响程度进行处罚。施工和监理单位的不良行为记录,将作为市场准入、招投标、资质(资格)管理、信用评价等工作的重要参考。通过信用体系及失信惩戒机制的建立,不仅增强了工程建设监督力度,也提高了对水利工程施工领域违规行为的威慑力,以此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5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工程监督力度。

在对水利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联动机制,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进度制定检查方案。严格执行定期检查制度,实行周、月、季度定期到施工现场进行质量与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工作。对在施工现场发现的质量与安全隐患,当场令其整改,对无法当场整改的工地,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整改期限到达后,再对整改后的工地进行复查,直至整改合格,确保工程建设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6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落实水利部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在水利行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代表了现代安全发展的方向,其目的是建设“岗位有职责、作业有程序、操作有标准、过程有记录、绩效有考核、改进有保障”的科学化安全管理单位。水利行业已安全生产达标活动为载体,促进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2.7更新管理理念、提高人员的素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管理的方向也要发生变化,相关的管理层要转变管理理念,做到与时俱进,保持管理的先进性。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就应当引进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人才必须对于经济、法律、管理以及水利工程非常熟悉,且有实际的管理经验,这点对施工企业尤为重要。此外,还应加强对现有的员工培训,培养一批技术管理人才。各层次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了,必将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2.8加强工程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企业对水利工程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进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的动态,在施工前进行主动控制,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并做好施工前技术与安全交底。施工中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落实三检制度,道道工序均严格把关。施工后进行检查复测,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可行的防控措施。

3 结束语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先进的设备、科学的管理理念配以高水平的管理团队进行管理,才能够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保证水利工程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分析查找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并且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为民造福。

上一篇:浅谈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纹原因及防治措施 下一篇:浅谈体育馆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