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打造城乡一体的惠民利民新格局

时间:2022-10-08 01:51:28

着力打造城乡一体的惠民利民新格局

城乡一体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造福城乡百姓,增强群众幸福感与尊严感、提升社会公平度与和谐度的重大战略举措。太仓市位于苏南经济发达版块,近年来,在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着眼于让经济发展成果普惠于民,不断加强民生工作的系统性规划和制度性保障,积极关注、回应各类社会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切实打造城乡一体的民生工作新格局,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当前,我省正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如果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忽视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特别是弱势群体利益,那么,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全局工作就会受阻。太仓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坚持惠民利民的价值导向,城乡一体化才能赢得群众的真心支持,才能顺利推进,获得实效。

构建城乡一体的就业创业体系

城乡一体化伴随着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只有安排好他们的就业,才能维持社会稳定,为群众增收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城乡一体化也给城乡统筹就业开辟了新途径、拓展了新空间,利用好这一有利条件,对于构建城乡一体的就业创业体系、促进充分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市近几年城乡居民城镇登记失业率都控制在2.5%以下,居民收入连年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城乡收入差别保持在2:1以内,就业工作卓有成效。办法是:大力发展“老板经济”,鼓励群众兴实业、入股份、当老板。实施“民营经济倍增计划”,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管理体制,培育自主名牌,以此带动吸纳群众就业。目前全市累计登记民营企业8760多家、个体工商户2.57余万户;积极组建“合作农场”以及农村社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性富民”合作社、农村劳务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组织,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全市共建立各类合作组织540多个,入社农户11.48余万户,去年户均增收880余元;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依托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公益性培训,提高失业职工或失地农民的再就业能力;构建以市劳动力公共职介市场、镇(区)劳动力分市场、社区劳动保障站为主体的就业安置“三级平台”,广泛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农村劳动力全部纳入城镇再就业范畴;近3年累计培训被征地农民3.57多万人,帮助1.59万下岗失业人员、0.62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或再就业。

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城乡接轨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也历来是工作难点,在人力、财力有限的前提下,创新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太仓市始终注重社会保障工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前瞻性和创造性、完整性和互补性、合理性和扶持性,形成了统筹城乡保障的“太仓模式”,被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命名为全国县级市唯一的“创新实践研究基地”。主要做法是: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保制度,把全市群众分为城镇职工、被征地农民、外地农民工、低保人员等15大类,并制定出台近20项社保政策,实现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城乡居民普遍受益。近年来三大保险参保率连续保持在99%以上。优化城乡均等的社保服务,建立市社区劳动保障管理中心、镇(区)劳动保障所、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三级管理”和市、镇、社区及居(村)民小组“四级网络”体系。推进劳动保障信息村村通工程,配备村(社区)专职劳动保障协管员,并实现“获取就业信息、接受教育培训、办理社会保险、享受社会化服务”“四个在村(社区)”。加强城乡一体的社保管理,推出“劳动保障卡”制度,实现个人档案信息记载、持卡就医、办理社保业务、劳动事务、民政低保、健康档案等综合管理“一卡通”。在全国首创社保基金和审计部门实时联网审计,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的监控管理。通过建立“掌上社保空中通道”、开通“12333”劳动保障热线等方式,实时提供社保信息服务。

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城乡一体化的应有之义,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群众关心的焦点、舆论关注的热点,处理不好,极易引起社会不满。我们太仓市通过大力提升公共资源、公共产品均等化水平,健全完善市域范围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惠民服务、公共管理机制,努力实现公共服务的全覆盖和普惠性。主要致力推进乡镇学校重点工程、农村学校现代化工程、教育条件装备现代化工程等农村教育现代化“三大工程”,完善“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帮困助学体系,近3年投入教育现代化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资金超过10亿元,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市一院迁建、中医院扩建、镇中心医院建设等工作有序推进。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100%,基本实现“小病在村、一般疾病在镇、大病不出市”。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力度,建立公益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发展引导资金和群众文化发展资金,近3年文化事业支出累计达1.63亿元。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艺术中心、图博中心、传媒中心等加紧建设,市、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抓好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中国太仓郑和航海节、文艺团队“百团大展演”、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大力弘扬娄东传统文化,“郑和七下西洋起锚地、江南丝竹发源地、娄东画派发祥地、牛郎织女降生地”四大文化品牌闻名遐迩。

构建城乡一体的宜居环境体系

城乡一体化不能以破坏农村生态环境为代价,优美的环境是城乡群众共同的宝贵财富,保持天蓝水碧、打造宜居环境是地方政府应尽的职责。我们太仓市着眼于实现江南水乡精致优雅的历史内蕴与开放包容的现代文明统一协调,综合提升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着力实施“蓝天工程”、“清水工程”、“生态家园”和“绿色太仓”四大工程,全方位优化生态环境,近几年全市用于改善环境、保护生态的投入占GDP比重始终维持在4%以上,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一直在90以上;先后兴建金仓湖公园、滨河公园、郑和公园等一大批大型公共绿地和近50个小游园,实现“百步见景、千步见园、满城见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53%。努力挖掘宣传“精致、和谐、务实、创新”的太仓城市精神,紧紧围绕“文明太仓”建设总目标,着力推进文明素质教育、文明风尚弘扬、文明交通倡导、文明服务推广、文明环境建设、文明创建示范等六大行动,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文明教育、典型示范、道德实践和载体建设,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高质量建设基础设施齐全、物业完善、交通环境便捷的中高档住宅小区,让居民享受城市生活的优雅和乐趣。大力推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用房建设工作,确保全市人民“住有其屋、居有其所”。

构建城乡一体的民主法治体系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社会利益格局变动巨大,容易诱发各种社会矛盾,做好平安建设工作意义重大。同时,为防止矛盾扩大激化,也需要赋予各类人群充分的民利,让他们合理表达诉求,以利于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我们太仓市积极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强化社会综合治理,持续提升群众生活的安全感、社会的公平性、交往的和谐度,社会保持总体和谐稳定。主要抓了深化“平安太仓”和“法治太仓”建设,不断推进社会矛盾纠纷调处、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问题。分别在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村(居)委会换届中推行“公推直选”和“无候选人一票直选”,把选人用人权交给普通党员和群众。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日、村务党务“两公开”、村务公开“三日”(理财日、公开日、监督日)、村民小组代表会议等制度,组织开展“双重评议、票决定格”党员工作,增强基层党组织决策、管理、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全国率先试行“政社互动”管理新模式,将村(居)自治性的管理工作交由村(居)委会自主管理。努力创新政府管理体制机制,连续多年实施“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作实绩综合考评”工作,将民生工作作为对镇(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际的重要考核内容,不断增强基层政府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的意识。

上一篇:“江苏公安精神”增强公安队伍精气神 下一篇: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道德考核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