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的建设、趋同、实施与等效

时间:2022-10-08 01:03:31

企业会计准则的建设、趋同、实施与等效

一、 企业会计准则的建设

(一)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于2005年建立完成,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建立与应该说是为了适应我国改革开放、适应经济全球化这一客观需求而应运而生。同时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也是总结了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30年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惯例,才建成的。

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分为1个层次。第1个层次是1项基本准则。它主要规定了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明确了目标问题、假设问题、原则问题和会计要素等等。第2个层次是38项具体准则和准则应用指南。其中,38项具体准则涵盖了我国各类业务和事项的会计处理。第3个层次是解释公告。解释公告是针对准则实施当中的问题所作出的解释,这就构成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3个层次。

(二)企业会计准则的重要理念

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建设过程中遵循了两个重要理念,一个是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另一个是有助于投资者持续投资。这两个指导思想贯穿了企业会计准则建设的始终。

今天的会计准则在本质上区别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会计准则,对于企业而言,它是一项管理制度。因此,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过程中,各项会计政策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都紧紧遵循着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

会计准则中所规定的原则,归纳其精髓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比如准则中关于无形资产的准则这次就有新的变化。这次重大的变化就是开发支出资本化。而之所以作出这个变化,除了国际趋同以外,基本指导思想就是要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不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在现在这个时代是行不通的。在新准则中,固定资产准则中一个很大的政策变化就是对一些特殊行业规定了弃置费,也就是说某些特定的资产在废弃时,其相关的废弃支出要比当初建成的支出还要大。像油田的油井、核电站的废弃物等着这类资产。而这些都是涉及到子孙后代的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企业的社会责任的问题。因此,新准则毫不犹豫地把这个政策规定下来,确认为固定资产的价值,防止企业虚增利润,把子孙后代的钱分光吃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

(一)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实质趋同

2005年11月,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签署了联合声明,确认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实现实质性趋同,只有在极少数问题上存在差异。

(二)极少数差异

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趋同还存在着极少数差异。

资产减值损失转回是一个差异问题。它是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在新的准则框架下,当其价值发生具体减值后,价值恢复的可能性很小,甚至不存在。因此,新准则明确规定了这类资产发生具体减值以后不得转回,这是与国际准则不一致的地方。

另一个与国际准则不同的是关联方披露。国际准则24号中专门有一个条款规定认为,国家控制的企业都被认为是关联企业。其中,特别关注中国国有资产占主导地位这一情况,认为中国国有资产占主导地位的企业都是关联企业,因此要按照关联交易进行相关的披露。但是,我们认为这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甚至会对中国的经济安全产生影响。在我国的新准则中,我们限定了这个范围,认为仅限于有投资纽带关系的母子企业、合营企业、联营企业为关联方。

对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可了我们的准则,并承诺根据中国关联方准则修订其24号规定。而在资产减值的问题上,由于美国和日本的会计准则体系在这个问题上与我们是一致的,因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美国正在合作研究这个问题。

总之,中国的会计准则是抱着开放的态度来制定的。在国际准则中,凡是符合中国企业实际的,凡是有助于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我们都毫不保留地加以借鉴。但是,我们也没于盲目的照搬照抄。

三、 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

(一)较好地实现了新旧准则的转换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我国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根据对2006年12月31日之前上市的1408家A股上市公司统计,按新标准调整后的2006年年底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净增加141.80亿元,增幅为2.41%,总体情况基本持平,平稳的实现了新旧准则的转换和过渡。

(二)上市公司实施新准则的年报情况

截至2008年4月30日,已经公布2007年年报的1570家A股(含A+H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比上年增长49%,净资产比上年增长31%,每股收益比上年增长34%。

(三)境内外差异基本消除

截至2008年4月30日,已披露年报的53家A+H股公司,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后的合并净利润比中国会计准则编报的合并经利润总额多290.43亿元,平均差异率为4.69%;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后的合并净资产总额比按中国会计准则编报的合并资产总额多1086.72亿元,平均差异率为2.84%。

(四)初步结论

上市公司较好地实现了新旧转换和平稳过渡。新会计准则实施对上市公司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和资本市场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市公司及会计师事务所均能较好地执行新准则。1400多家上市公司的会计人员和具备上市公司审计资格的67家会计师事务所较好的执行了新准则体系中的规定,对新会计准则中的原则和若干具体规定有很好的理解,并能在相关的会计处理中正确运用。

(五)根据高质量会计信息的要求,需要始终贯彻的重要原则――企业应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企业要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需要始终贯彻的重要原则包括:

(1)真实性: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实质重于形式: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法律形式为依据

(3)谨慎性:应保持应有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应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四、企业会计准则的等效

对于我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而言,趋同只是第一步,等效是目标。这样才有利于我国企业实行“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趋同后,财政部就开始研究并启动与那些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等效问题的相关工作。目前,工作的进展比较顺利。

所谓国际等效(同等效力)就是指,使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在会计准则内容和实施上与中国相互认可对方的准则,使得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具有同等效力,并获得对方上市地监管机构的接纳。我国的目标就是让国际其他国际和经济体认可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标准,甚至是认可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结果。只有做到等效才能够真正促进我国企业“走出去”,为企业改革开放搭建一个会计平台。

(一)内地与香港准则等效工作进展

2007年以来,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香港会计师公会就等效问题举行了若干次技术会谈。2007年12月6日,双方签署了《关于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等效的联合声明》。声明的签署有利于降低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的成本、吸引更多内地企业到香港投资。有利于两地和会计业加强合作,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在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中,除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以及关联方披露两项准则相关内容需调节差异之外,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已经实现等效。

(二)中国与欧盟准则等效工作进展

自2005年2月中欧第一次财金对话开始,应欧盟要求,会计议题即成为会谈内容之一。2007年开始,与欧盟委员会就将中国会计准则列为第三国等效准则的安排问题进行多次讨论,并于2007年7月,双方成立了联合工作组。2007年7月,在第三次中欧财金对话会议上,双方确认欧盟委员会将在2008年底前作出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等效的决定。

2008年4月22日,欧盟委员会就欧盟第三国会计准则等效问题正式报告,宣布在2011年底前,欧盟委员会允许中国证券发行者进入欧洲市场时使用中国会计准则,既不需要根据欧盟境内市场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财务报表。日前,欧盟委员会已经了一个关于“欧盟委员会将要认同中国的准则”的公告,不再作其他调整,审计的结果也要实现等效。并且相关的结论、意见和报告已经形成了,正在欧盟议会中进行审议,并在各个欧盟成员国中征求意见。双方确定的目标是:在2008年的9~10月份通过欧盟议会的批准之后将会在欧盟形成一道法令,最终确认中国的企业按照中国的会计标准进入欧盟 ,包括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结果能够过在欧盟的资本市场上得到认可。

(三)中国与美国准则等效工作进展

2008年4月18日,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访问,并签署《中美会计合作备忘录》,就加强中美两国会计交流与合作等问题达成共识。在2008年4月初结束的中美经济联委会金融监管部门对话中,中美会计等效议题已正式纳入会议议题之中,并取得积极进展。

由于美国迫于资本市场的压力,美国方面在会计上宣布了非美国公司在美国上市可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报告,而不再坚持采用美国会计准则。对此,我们认为中美经济的合作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所以加强中美会计合作和中美会计等效是当务之急。因此,我们应该加强中美会计对话,争取实现中美会计等效的目标。即:中国企业到美国上市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可以满足上市监管的要求,而无需再按美国或国际会计准则进行调整。

目前,我们已经和美国FASB签署了会计准则的备忘录,其他相关方面也正在紧密地接触。虽然和美国的会计准则实现等效的工作时间表尚未出炉,但是中美双方还是都有一个比较积极的态度。

责编:赵洪伟

上一篇: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重要考点(三) 下一篇:发挥内审功能 服务国企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