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上课模式在不同班级中的教学效果研析

时间:2022-10-08 12:49:26

同一个上课模式在不同班级中的教学效果研析

[摘 要]探索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不同班级在同一个教师、同一个上课模式的环境下,学生所取得的学习成绩差异。以苍梧中学2010级的三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对三个班级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三次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班级成绩有较大差异。研究表明,在同一个教学环境中,教学对象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同,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同一个 上课模式 不同班级 不同效果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高中学校的每一个年级都会有十几个甚至更多的班级,因此,一个教师得承担两个或更多的班级的教学任务。但我们发现,同一个教师在不同的班级中,采用同样的上课模式所取得的教学结果却完全不一样,有的班级学习效果很好,而有的班级学习效果很差。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取决于教师能否使一节课发挥出最好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每个班级学生的素质不同。因此,在当今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在同一个教师承担多个教学任务的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一线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现笔者就2011年9月至2012年1月所带的3个班级的教学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广西示范性普通高中苍梧中学2010级3个班级(1003班、1006班、1010班)共225人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学生大都来自苍梧县及其周边地区,超过65%都是来自乡镇农村。

2.方法

采取由同一教师(笔者本人)上课并讲授同一课程(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第一册),教学后再一起进行统一考试的方式。我校高二生物分为文科和理科,文科为每周2个学时,整个学期共38个学时;理科为每周3个学时,整个学期共57个学时。本次选择的3个班都是理科班,每个班级的课程教学时数完全一致。在教学过程中均采取了确保重点、难点、易错点内容得到保证的理念,科学制订教学计划,并认真实施。3个班的第一次和第二次考试试卷都由高三具有20多年教龄的教师统一命题,第三次考试试卷为2012年1月梧州市高二年级的生物统考试卷(选择该试卷的目的是减少漏题以及避免学生根据科任教师的习惯猜题、蒙题等因素对成绩的影响)。试卷格式为:分值是10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30题,共60分,非选择题4题(三题为综合分析填空题,一题为实验题),共4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阅卷采用流水作业,同一题目(综合分析题或实验题)由同一个学科教师批阅,以减少评分误差。学生的考试成绩输入Excel,计算出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同时计算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说明:优秀≥80、80>良好≥70、70>合格≥60、60>不合格)所占的人数、比例,并进行比较。

二、研究结果

我们计算各班学生的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人数、比例以及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详见表一、表二和表三)。

表一 各班级学生考试人数以及考试成绩各项指标的比较

(考试时间:2011年9月28日早上8:00――9:30)

表二 各班级学生考试人数以及考试成绩各项指标的比较

(考试时间:2011年11月8日早上8:00――9:30)

表三 各班级学生考试人数以及考试成绩各项指标的比较

(考试时间:2012年1月13日早上8:00――9:30)

从几次考试的结果来看,1003班的各项指标最好,其次是1010班,最后是1006班。这些结果与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上课模式有关。

三、分析与讨论

1.学生的课堂表现

1003班的学生绝大多数能够主动地学习,将精力放在整堂课上,课后能够主动复习、完成作业、预习新课。1010班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能持久地放在学习上,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不管懂不懂,都先大声回答。所以在1010班上课时总觉得上课时间短,因为要提醒这个或那个学生注意听讲。而在1006班上课时,学生很安静,教师提出问题,基本上没有人主动来回答,教师点名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声音也比较小。所以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的兴趣、动机等显然相差很大,而且不同的班级,其纪律、学风、班风也相差甚远,这是造成学生成绩差异的原因之一。

2.学生的学习效率度

1003班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基础普遍较好,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就会比较容易地解决,学习相对轻松。1010班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听课后对知识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但是不管课堂上还是其他时间,都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再由老师来补充、讲解。而在1006班,学生们不管懂或不懂,都不敢说、不敢问,甚至惧怕做题,学习效率不高,在很多时候学生们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丧失了对学习的信心。这些也是造成成绩差异的因素。

3.教师的上课模式

本学期采用的上课模式为:①课前由科代表收集学生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将所有问题交给老师。②教师将收集来的问题输入到课件的第一页。③上课时先进行“你的问题我来答”活动,即A同学在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由B同学来回答,不管对错,教师都不进行点评。④进行课堂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课堂学习。⑤学习完课程内容后,进行“我的问题我来答”活动,即课前A同学在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由A同学来回答,并且在A同学回答完后,由教师进行点评。⑥进行练习巩固。这个上课模式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教师在课堂中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所以哪个学生主动学习就会取得好的成绩。这是影响成绩差异的主要因素。

四、解决方法

1.改变教学方式

在教学时,教师改变教学方式,面对不同班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上课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

2.督促学生学习

一名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5分钟,也就是说学生不可能整堂课都在听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问题,如备课内容是否过多,学生能否消化,能否把握重难点,学生在理解知识时会遇到哪些困难。建议一堂课的主要内容放在前半节课上,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端正教学态度

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首先要端正教师自己的教学态度,再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特别是碰到纪律、成绩比较差的班级,教师总认为这批学生是学不好的,对他们抱有成见,所以在上课时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或者是教师踌躇满志地想把一堂课讲好,但突然发生了一些意外的教学事件,影响到了教师的情绪,这也会导致教学不畅,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另一个方面,教师把自己看成是教书匠,而没有把教育教学当成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以一种不变的教学思路去应对变化的学生,多次重复之后,当然也就失去了课堂的生机与活力,这就直接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不应该的是,有些教师自我贬低,对学生的消极态度听之任之。作为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专业,可以肯定的是课的存在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接着便是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学生不管做什么都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做,才不留遗憾。更重要的是,生物课自有生物课的魅力,它是一扇窗户,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理解生物的奥秘,更好地适应社会,绝不仅仅是背背书,考个及格了事。只要教师足够恳切、足够坚决,学生是不可能不为所动的。当然,最终获得学生的认可取决于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准和人格魅力。

总之,教学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辛苦的劳动,也是一项艰难而长期的工作,要臻佳境,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开拓、探索、前进,不断完善、提高,唯有如此,才能全面抓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谈评价机制在生物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运用 下一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制约因素及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