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研究述评

时间:2022-10-08 10:51:33

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研究述评

摘 要:市民公共文明素质是城市文明的内在核心与灵魂,也是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表现。目前,学者们对于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的研究主要包括:内涵、意义、影响因素、途径等四个方面,通过对学者们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进行信息分析,有助于提高市民公共文明素质,落实党的十提出的“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任务,加快文明城市创建和现代化进程的步伐。

关键词:市民;公共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0-0058-02

公共文明素质是影响一个城市的科技水平、综合实力的直接因素,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不断加强,我国关于市民公共文明素质问题的研究开始兴起,学者们对公共文明素质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根据资料表明学术界集中从四方面对公共文明素质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一是对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的内涵研究,二是对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的意义研究,三是对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四是对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的基本途径研究。文章旨在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结合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的现状,为进一步提升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一、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的内涵及意义研究

张静芳在《公民文明素质:观念系统与行为系统》中指出,公共文明素质以公共精神为核心,包括独立自主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宽容的美德、平等的精神以及开放与自由的心态等在内的价值观念,构成了公民文明素质的观念系统[1]。赵爱玲在《从公民意识到公共文明:基于社会公德建设视角的分析》一文中从社会公德建设的视角指出公民意识、公共精神、公共文明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高低和社会风气是否优良的重要杠杆,其中,培育公共精神是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建设现代文明的关键和核心[2]。石家庄市社科院课题组在《提升石家庄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的基本途径》中对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的内涵做了剖析,提出主要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公共礼仪和礼貌、遵守公共规范和制度、道德水平和道德素质[3]。

学者们主要是从社会公德构建或伦理学方面对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的内涵解析,体现了国人对社会结构变化的超强敏锐性和道德建设的无形自觉性,但是缺乏对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的本质剖析。文明素质其实是市民作为个体,其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一个城市的“公共文明素质”则是指市民群体在公共领域中体现出来的文明素质的整体构成,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市民在公共领域中进行交往和活动时,应具备的文明意识、文明行为、价值要求;二是指一种隐性的、优良的道德环境、道德舆论等,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性。

二、提升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的价值研究

尹晨辉、李慧勤在《现代公共文明建设初探》中提出,提升市民公共文明素质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提升城市软实力[1]。陈桂蓉《公共文明建设价值新议》中指出,加强市民公共文明素质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一是为公民个人品德成长培育良性的德育生态;二是减少或避免因公共生活摩擦而导致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三是能改造国民素质中的劣根性,培养国人的公共责任意识[4]。工琴、陈新根在《和谐社会视野下公共文明建设刍议》中指出公共文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和社会凝聚力,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外部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最基础的支撑[5]。

从学者们的研究中可知提高市民公共文明素质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体系和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满足城市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的健康需要。从城市社会的和谐来说,提高市民公共文明素质对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实现三者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凝聚人心、形成共识、促进市民行为理性化,进而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有重要价值;其次,对于市民个人来说,公共文明素质实际上是市民精神需要、精神境界的外在表现,其在培育市民的综合能力和健全人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

鲁迅先生曾经指出,中国国民的劣根性,造成了人们对公共生活的看客现象和冷漠心理。费孝通曾经在《乡土社会》中指出,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在这个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风俗来应付的”[6]不利于陌生人社会的公德建设。梁启超在《论公德》一文中说:“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公德者何?人群之所以为群,国家之所以为国,赖此得焉以成立者也。”[7]林语堂曾经在《吾国与吾民》一书中指出:“中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民族,他们系心于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此种只顾效忠家族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8]

学者们普遍认为影响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的因素主要是由于在高度集权的社会结构和传统主流文化的贯彻下,人与人忽视了存在于政治领域和私人领域中的公共领域,从而导致了公共社会和公共空间的发育不良,形成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自私、冷漠的行为。对于当前公共文明素质的影响因素,必须从根源探讨,同时也要关注当代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众多城市在进行公共文明建设上重硬轻软,加之当前的公共资源的有限性和市民生活的不断扩大造成着必然的矛盾,出现以自然体力大小无序地抢占资源的现象。因此,将根源性和现实性结合考虑是探究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的影响因素的必然选择。

四、提升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的基本途径研究

张静芳在《公民文明素质:观念系统与行为系统》中指出,加强“法”的教化和外在行为礼仪的教育和培养,是公民文明素质外在行为系统的逻辑起点和重要内容[9]。尹晨辉、李慧勤在《中国的礼文化与公共文明》中指出礼最具有公共性品格,礼使人们增强了社会的公共意识,培育了公共精神和公共生活领域中的文明素养[10]。赵爱玲的《从公民意识到公共文明:基于社会公德建设视角的分析》提出,从公民意识到公共精神再到公共行为文明是社会公德建设的基本视角[2]。赵振杰在《论习惯形成与公共文明建设》中认为,必须明确公共文明习惯形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计划性和可行性、艰巨性和长期性[11]。石家庄市社科院课题组在《提升石家庄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的基本途径》中认为有效途径主要有:加强宣传和教育,培育强烈的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典型示范、约束管理,树立文明形象和良好风尚;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挖掘社区对市民日常文明生活方式的培育功能[3]。

学者们主要是从公民意识、公共行为、礼仪教化、法治管理等方面来阐述如何提高市民公共文明素质。通过这些基本途径,将传统社会中可供“选择”的个人修养与职业道德素质提升为现代社会中人人必备的公共素养,将社会公共文化和人的公共理性进行良性互动、整体提升,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加强合作意识,促进公民的外在表现逐渐内化,内在品质逐渐外显,提升市民在公共生活领域中的文明素养和培养相互礼让、相互尊重的公共精神。除此之外,我们要认清,在这个高科技时代,公共文明的范围和内容为之扩大,网络文明逐渐成为公共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网络文明建设来提升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公共文明素质,已经成为一条必进之路。我们要重视网络文明这一领域,重点关注这一领域的核心主体――青少年。在青少年网络文明建设中,我们要加强对网络的技术控制,加大网络生活的疏导力度,让公民充分意识到自身在网络中的责任主体地位,培育其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公共行为素养。

五、总结

党的十报告在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三个倡导”,其中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强调了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公民,这样的公民应当具有怎样的理想追求、遵循什么样的道德准则,体现了对社会公德和个人道德的基本要求,它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融合基础上的一种精神自觉和行为规范。”[12]因此,在城市进行精神文明创建中,需要充分认识到提升市民的素质,尤其是公共行为素质的重要性。努力挖掘公共文明素质的深层内涵,深入探寻提升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的提升路径。现阶段着重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对传统的“礼”进行传承、转化,充分涉及中国当代公共文明的本土资源,正如阿伦特所言,“公共空间的公共行为乃是由‘表象’构成的现实,在此‘现实’中的公共行为文明,应该是一套立足于世俗人生的礼仪规范。”[13]通过“礼”的教化,挖掘出“礼”所具有的心理、伦理、社会等多重含义,传承和转化出自由、自律等现代性观念,使市民道德素质来源于“礼’,镶嵌于“礼”。另一方面,紧跟现代化发展需求,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共生活中的实践意义。德国的社会学家舍勒曾说过现代性或者现代化问题在本质上其实是人的理念、心态和精神的转变。城市越受现代化,就越需要全体公民提升文明素质。马克思曾说过:“社会结构和国家重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14]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有机统一,必须提升每个公民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教育,将价值理念融入到市民公共行为中,将市民素质与城市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突破物质本位的传统城市发展框架的束缚,进一步提升市民公共文明素质,促进文明城市协调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晨辉,李惠勤.现代公共文明建设初探[J].学理论,2011,(12):23-24.

[2]赵爱玲.从公民意识到公共文明:基于社会公德建设视角的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8,(2):18-20.

[3]石家庄课题组.提升石家庄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的基本途径[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2(8):46-48.

[4]陈桂蓉.公共文明建设价值新议[J].道德与文明,2010,(3):43-45.

[5]王琴,陈新根.和谐社会视野下公共文明建设刍议[J].学习月刊,2008(1):12-13.

[6]费孝通.乡土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

[7]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论公德[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553.

[8]林语堂.吾国与吾民[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5:173.

[9]张静芳.公民文明素质:观念系统与行为系统[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74-76.

[10]尹晨辉,李惠勤.中国的礼文化与公共文明[J].人民论坛:中旬刊,2011(5).

[11]赵振杰.论习惯形成与公共文明建设[J].学术交流,2011,(8):14-18.

[12]李中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旨趣、内在逻辑与践行原则[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26-32.

[13]曹丽,杨胜荣.“礼”的传承与转化:中国当代公共文明的本土资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08-111.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

上一篇: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问题研究 下一篇:农村青少年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