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过程中我国民间信仰的问题表现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08 09:56:54

现代化过程中我国民间信仰的问题表现及对策研究

【摘 要】民间信仰作为宗教的一种特殊信仰形式,在农村普通民众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日益凸显其强大地位和社会影响力。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民间信仰也逐渐呈现出具有时代性的特点,这其中不免存在一些现代性的问题和后果。文章通过对民间信仰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问题现状的描述,发掘这些问题的潜在危害,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措施,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关键词】现代化;民间信仰;问题表现;对策

民间信仰是与正统的“五大宗教”①相对应的一种根植于民间的形式。它与曾被官方认可,活跃于上层社会,并一度为统治阶级服务,成为控制人们的思想、维护社会秩序的精神工具的正统宗教相比,被无辜地圈画到“”、“异端”的藩篱之中。尤其是在“”时期,民间信仰和其他正统宗教蒙受灾难,被当作异己和迷信而受到排挤和镇压。改革开放以后,自由政策在我国得到恢复,正统宗教的传统身份得到认可,民间信仰在一定程度上获得部分自由与发展空间。但是,民间信仰一直没有得到国家和法律的承认,被标以“不入流”文化隐忍于底层广大民众之中,成为了广大民众精神的寄托和慰藉,并在底层民众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民间信仰在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和隐患,凸显出民间信仰问题的严重性与紧迫感。合理有效地处理此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研究民间信仰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问题表现及其相应的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一、民间信仰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问题表现

(一)有关法律法规出现 “真空”现象,组织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历经“五四”、“”的变革后,国家恢复和调整了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条例。目前,我国依法奉行自由的宗教政策,在宗教事务条例中也明确规定:“国家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但这些政策和法规都是基于具有明确的、规范的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及活动场所的“五大宗教”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的。然而,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分散在民间的,更多的是自发无序的祭祀仪式,并无明确的宗教团体,也没有严格的宗教活动和活动场所等。因此,国家出台的宗教管理方面的法规政策在民间信仰上出现了“真空”的现象,这不免导致对民间信仰的管理失范状态。遇到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信仰民众的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障,不仅危害民众的身心健康,也会破坏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秩序的维系。

此外,关于民间信仰的管理体制建设还不够完善,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对于宗教管理的组织管理机构和权限职责部门有统战部(负责调查、协调民族宗教相关的政策、方针)、各级宗教事务局及各地方的民族宗教局等。而这些宗教管理机构和部门都旨在国家认可的法定宗教如“五大宗教”来依法履行宗教事务的管理职能,对于隐蔽性极强的、没有合法身份和地位的民间信仰很难捕捉到,也没有相应的管理程序和解决办法。因此,在对民间信仰的管理上不免出现一定的漏洞和空白。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和处理民间信仰的潜在安全隐患和宗教突发事件,一旦矛盾或冲突爆发,很难提出和采取立竿见影的措施去遏制和解决宗教问题,为国家的政权稳定及民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埋下了极大的隐患和危害。

(二)民间信仰缺少严格的教义教规及宗教活动,内部组织管理制度涣散

民间信仰相对于正统宗教而言,并不具备吕大吉教授在《宗教学通论》中提出的“宗教四要素”,即宗教的观念与思想,宗教的而感情与体验,宗教的行为与活动,宗教的组织与制度。民间信仰是,但它不具备严格确立的教义教规,也没有僧团修行等组织制度。虽然有些集体性的宗教活动,也多为应时乌合,时过即散,几乎没有固定的组织联系。民间信仰作为一种非主流的亚文化,在社会变迁过程中更多的由公众祭祀转化为自由化或是家庭式的祭祀仪式,更多的表现出自发性、无序性和隐蔽性。因此,大多民间信仰缺少相对严格的教规教义,也没有严密的组织机构、规范化的宗教仪式及固定的活动场所。在社会化和现代化思潮的冲击下,这种凌乱、无序的存在状态和信仰形式会导致信仰群众弱化辨别是非的能力,必然导致深受民间信仰思想影响的广大信仰群众变得更加的盲目和无所适从。

此外,民间信仰的内部组织管理制度相对涣散。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后“隐居”在底层社会的精神信仰,是在底层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具有鲜明的群众性、分散性和“草根性质”的平民文化,这就自然导致了民间信仰的“低调”生存态度和分散、无序的运行模式。这些特征决定了很难从整体上去掌控和管理绝大多数民间信仰的宗教仪式及活动,因而也决定了民间信仰鲜有等级森严的组织管理机构、固定的信仰群体、宗教活动仪式及活动场所,内在的组织管理处于“放空”状态。民间信仰的这种运行体制,不仅对于信仰群众及其宗教活动的内在管理处于失范状态,而且对于外来文化的涌入也会表现出彷徨和无助,易产生思想文化差异的冲突事件,或被别有用心的人士所利用,引发 “宗教渗透”,甚至是把精神力量转化为政治力量,把民间信仰的“亚文化”转换为“反文化”的角色和地位,危害国家的政权和民族间的团结。

(三)民间信仰与现代文化的张力在不断加大,文化冲突日益凸显

民间信仰在惨遭“”的洗礼下,之后一直“隐姓埋名”寄生在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民间信仰作为一种“草根文化”,底层社会的封闭性和同质性决定了其根深蒂固的社会影响力和控制力,这种影响力逐渐转化为一种民俗、一种传统文化形塑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然而,随着社会的改革和变迁,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思潮的不断涌入和冲击下,使得当地的民众很难融入或适应这一新的文化环境,从而表现出文化差异下的相互间制约和平衡。由此,民间信仰与现代文化间的张力也在逐渐加大,文化冲突也表现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博弈。在思想上,对于民间信仰的民众来说易产生盲目的排他性和“文化中心主义”、“文化极端主义”等极端思想。此外,一些残留在信仰民众意识中的陈旧和糟粕思想,如“冥婚”、“冲洗”等有违人文伦理道德方面的腐朽思想,在与现代化思想如科学、理性、功利化等的相互碰撞下,表现出茫然和无所适从,很容易受民间迷信或其他不法分子的蛊惑和利用,危害民众的身心健康乃至国家的安全稳定;在行为上,易出现由于思想文化差异的冲突事件,威胁到国家和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四)民间信仰的研究领域涉猎不足,学术研究人才的培养欠缺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在“”时期的打压下一直隐蔽在底层民众生活中,随后所引起的社会关注度和认可度也不及正统宗教那样高。因此,除个别学者及宗教界人士对民间信仰有所关注和研究外,很少会调动学术界和宗教界的研究兴趣。对于民间信仰的研究也只是局限在民间信仰的起源、种类、发展历程、演变的特点等方面,国内如马西沙、韩秉方编著的《中国民间宗教史》,欧大年编著的《中国民间宗教教派研究》,金泽的《中国民间信仰》等,缺乏对民间信仰其他方面(如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方面的研究)及其后续研究(如民间信仰的现代化后果、未来发展趋势、走向等),出现对民间信仰的研究不够全面、系统和深刻的问题,整体上没有形成健全完备的知识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国家及地方在对民间信仰的管理方面出现疏漏,在对宗教文化尤其是民间信仰中合理因素的传承和发展上也是一大损失。

此外,在民间信仰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上出现师资力量薄弱、后继无人的现状。一方面,在基于国家政策倾斜、社会舆论环境、民间信仰隐蔽性及个人兴趣爱好的考虑下,更多的宗教学者会选择正统的“五大宗教”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教学任务,使民间信仰一度处于“雪藏”的地位,师资力量建设方面明显后劲不足;另一方面,虽然各大院校有开设宗教方面的专业,如宗教学、宗教社会学等,但对宗教的不解或曲解以及自身的兴趣使然,不少学生在专业选择上也有所避讳,这给民间信仰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与挑战。因此,民间信仰在师资和后继研究人才培养上都出现断代的危机,从长远看,缺少对民间信仰的研究会给国家宗教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漏洞,影响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二、民间信仰的现代化问题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民间信仰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民间信仰的管理体制建设

由于民间信仰隐藏在底层社会民众生活中,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涣散性和无序性,在对民间信仰这类的监管上处于失范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对其加强法律法规及其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完善。首先,国家及立法部门应该填补或完善国家关于民间信仰方面的宗教法规及政策,将民间信仰纳入依法管理的范围之内,对民间信仰活动及其信仰群众的行为提供法律依据和行为规范。一方面是强化社会对民间信仰活动、活动场所及信仰群众行为的约束力和控制力,将民间信仰及其信仰群众的活动和行为限定在法律的框架之内;另一方面是对民间信仰突发状况或其他问题的处理做到有理有据,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既要保证信仰群众的自身利益又要保障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受损害。

其次,是完善民间信仰的相关管理体制或机制。一方面,国家及政府宗教工作机构或部门应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依照相应的宗教法律法规,形成自上而下的分工协作、共同管理、落实反馈的有机管理和问责机制,从宏观上整体把握民间信仰这一宗教形态的运行态势。对涉及社会公共领域的宗教活动、活动场所等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监管,将其控制在不危害国家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建立自下而上的民间信仰应急预案或是预警机制。由于民间信仰在社会变迁中流散于乡村,并越来越多的表现为隐蔽性、分散性和无组织性,因而对民间信仰内部的管理除依赖内部人员自身的意识提高和行为约束外,更多的依靠于地方或基层的宗教管理组织如乡镇、村级组织的监管。通过加强对民间信仰的定期暗访,对其内部的组织构成及信仰活动、信仰群众,或是人员流动做到了然于心,进而从微观上把握民间信内部的运行状况。对存在的可能性危害或是潜在威胁及时上报、反馈,做到积极备案并形成相应的应急预案或是预警机制,一旦问题出现或突发事件爆发也能立即按指定计划采取行动,将其破坏性遏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从而有效解决宗教突发问题。

(二)促进宗教文化生态平衡系统,引导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文化生态平衡系统,这里指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各宗教文化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发展,构建和谐、平稳发展的宗教体系;另一方面,各宗教文化需要与现代文明接轨,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相适应。首先,民间信仰只是庞大的宗教体系中的一种宗教文化,正如构成社会的各个社区一样,相互间的发展力量和社会影响力也是千差万别的。这种相互间张力的加大必然会导致整个体系的和谐状态趋于崩溃和瓦解。因此,国家在宗教管理及政策上应该一视同仁,在给予正统宗教合法地位及权益保障的同时,也应该给予民间信仰合法的地位和生存发展空间,在法律框架下保障民间信仰活动及其信仰群众享有合法的权益。这样,在外在有形力量的控制和保障下,民间信仰和其他间也会形成一种相互制约和制衡的无形力量,彼此会牵制和约束对方的发展,正如“信仰的力量需要信仰的力量加以平衡”,从而形成一股合力,推动宗教界的平稳、有序发展。

其次,民间信仰应该与时俱进,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相适应。在政治上,国家应该进行政治思想的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对方面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学习工作。使民间信仰群众的政治思想统一于社会主义,具备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思想,提高抵御宗教极端思想和宗教渗透的辨别能力。同时,民间信仰群体应该遵循相应的宗教法律法规,时刻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将民间信仰活动或行为控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经济上,以民间信仰这一宗教文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一些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往往是文化经济贸易的中心,有利于发展旅游产业或是招商引资,助推本地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应该积极支持和鼓励民间信仰走公益化、服务化的道路,发挥宗教活动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宣传优秀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以文化带动经济,传承优秀文化、发展农村经济、造福地方百姓,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文化上,国家应该加强对民间信仰群体的科学文化教育,积极引导其树立健康、理性的信仰观念,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抵御外界宗教异端的渗透。此外,对待民间信仰文化的态度上应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民间信仰中的某些道德价值观念具有一定的社会伦理价值,对其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优秀思想观念应加以鼓励和宣扬,实现对信仰民众的教化功能和凝聚作用,对其中有违伦理道德的糟粕思想应坚决取缔,净化社会空气,保证民间信仰的健康发展,从而维护社会有序运行。同时,民间信仰群众自身也要提高自我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与时俱进,将自己的思想观念、文化素养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树立科学、合法的信仰意识。

(三)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构建宽容的宗教态度、传承优秀的宗教文化

民间信仰在历经社会动荡和变迁后一直深居在底层大众的生产生活中,由于政策导向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下,人们对这种隐蔽性极强的“潜文化”的了解知之甚少,出现一些误解和偏见,甚至是被人利用而误入歧途。因此,国家有必要通过大众传媒等手段科学普及和宣传民间信仰的相关信息,培养人们区分和鉴别民间信仰与巫术迷信、等的能力,减少人们的主观偏见,避免宗教过热或宗教过冷,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理性、客观的宗教意识。不仅是普通民众对于民间信仰及其信仰群众持有客观的、宽容的宗教态度,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其他宗教形式及其信徒间都应秉持相互理解、宽容的宗教态度,摒弃盲目敌视、自我、排挤的偏见,营造相对宽松、和谐的宗教气息和社会氛围。同时,民间信仰中也存有一些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精髓,在文化价值观上如乐善好施、尊老爱幼等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国家通过各种新闻传媒的宣传和感染,内化为人们自身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强化人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文化精髓上如“黄道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中国古代棉纺织技术革新家”,为手工棉纺织技术做出了突出贡献,这种技艺的遗失对手工艺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无疑是一大损失和遗憾。因而,通过大众媒介的宣扬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诸如此种手工技术的其他技艺,将一些民间信仰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

(四)完善民间信仰的师资队伍建设,培育民间信仰的学术研究人才

一些宗教界人士及学者虽然在从事方面的研究,但由于民间信仰的隐蔽性、无序性等特点很难对其进行调查取证和深入的把握,加上宗教研究者自身的兴趣爱好取向,对民间信仰方面的涉猎较少。不仅影响到民间信仰的学术研究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民间信仰的师资力量的建设和学术研究人才的延续。因此,国家在高校除了设置一些宗教方面的专业外,更大程度上还是在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尤其在对民间信仰方面的调查和研究上提供资金和人力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从而降低民间信仰的调查难度系数,调动学者或是教师对民间信仰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对民间信仰的关注度和研究力度。此外,在宗教专业方面的师资力量建设上更应该建立一套选聘机制,从教师的选拔、培训到聘用等环节形成一套体系,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民间信仰方面的专业人才。这样不仅提升了高校中宗教研究方向的师资素质和专业水平,而且在老师的专业带动下能够引导学生持续地关注和从事民间信仰方面的相关研究,为学术研究人才的培养和延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此实现对民间信仰持续性的实地研究和概况把握,一方面可以填补民间信仰知识方面的空白,完善宗教知识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可以为国家宗教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尤其是对民间信仰的管理提供实际的依据和素材,促进和谐宗教环境的形成,进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五大宗教”是指在中国具有一定历史影响,形成中华民族风范,拥有一定规模性和区域性而形成具有一定地位的信教教别,它们分别是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

参考文献

[1]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第一版.

[2] 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3] 马国瑜.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 促进宗教社会相适应[J].发展论坛,2012年第1期.

[4] 俞黎媛.加强民间管理 促进宗教文化生态平衡—以福建为考察中心[J].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2期.

[5] 董建波,李学昌.中国农村的变迁[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9月,第5卷第5期.

[6] 牟钟鉴.宗教文化生态的中国模式[N].中国民族报,2006年5月16日.

[7] 金泽.中国民间信仰[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11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赵秀颖(1987.12- ),女,满族,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研究生;张杰(1989.07- ),男,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研究生。

上一篇:复合蜜胺脂减水剂在水泥中适应性的研究 下一篇:唐僧肉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