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校园就业指导信息平台建设探讨

时间:2022-10-08 08:00:28

信息化校园就业指导信息平台建设探讨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信息技术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相互融合的今天,怎样建设信息化校园就业指导信息平台,切实可行的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就业指导工作中,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也是摆在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校园;信息平台;就业指导

生活在信息化的时代,为了能更方便地收集、传送、交互信息,信息化应用开始扮演一个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角色。就在今年的7月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全国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视频会议,专题研究推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全面推进就业人才服务信息化建设,大力提高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就业人员和用人单位提供及时便捷、真实可靠的信息服务,并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支持。可以说,就业服务信息化是现阶段促进就业的一种有力手段。

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形成一种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运行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竞争力。它使原先简单的横向、纵向的组织内部信息沟通方式,转变为一种更为复杂、领域更为交叉的矩阵制方式。毕业生就业工作本身就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以及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多方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借助现在信息技术则将以一种全新的组织模式,并冲击且将最后取代传统的毕业生就业组织模式。

也正是在这一大趋势下,我院与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签定的信息化校园建设。而怎样利用好信息化建设这一平台,切实可行地应用到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中去,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也是摆在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信息化校园就业信息平台建设谈谈几点认识。

一、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是解决就业难的一种途径

就业形势严峻,呼唤信息畅通,2009年就业问题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当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2009年毕业大学生达到610万,创历史新高,新增就业与去年同比仍为减少,登记失业率继续上升。教育部专家曾经分析:求职难很大原因在于求职者与招聘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浪费,同时也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对此严峻形势,总理在常务会议上指出:解决就业问题必须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我院信息化校园平台的就业信息化就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产生,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进一步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提升我院的就业率。我院2009年就业率为99.16%。

二、信息化校园下就业信息化建设内容

信息化校园下就业信息化建设是为了有效地推进就业。其主要目的是用信息化手段去解决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传统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如低成本大范围地收集和使用信息,建立学生和用人单位实时双选平台,实现就业部门与用人单位动态信息交换,以及对就业工作人员、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行为分析和效果监控等。就业信息化建设内容主要有:

1.毕业生管理模块

毕业管理模块为全校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就业服务平台。通过此模块,毕业生在网上填写毕业推荐表,就业协议书等材料,为就业指导中心提供各专业即时就业情况,各种毕业去向及就业状况的各项分类在线统计,并提供历届毕业生的毕业状况查询功能。

2.毕业生就业网的设计和建设

毕业后准备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可以在学校就业网上找到就业以及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相关信息。就业网提供的信息,包括各类就业信息,招聘信息,校内和校外招聘会,宣讲会信息,笔试和面试通知,以及职业发展,创业指导,学生生涯辅导,网络课堂,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就业论坛,就业问题等方面的信息。主动加入“百度”和“google”等搜索引擎,使就业网上的信息最大可能地向社会公开。

以毕业生和招聘单位为双向服务对象,充分发挥就业网高效、便捷的作用,使它更贴近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使用需求。

3.在就业网基础上,设立毕业生服务模块

从毕业生简历的制作、面试技巧等细节开始,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服务。一是简历模版模块:网站维护者、辅导员与班主任通过查阅资料、具体分析等手段,结合本专业特色以及毕业生应聘单位特点,制定出合理的简历模版供学生参考。二是经验共享模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开辟学生交流专栏,将同学们在就业过程中摸索出的有益经验共享。三是网络学堂模块:充分考虑现在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为给报考的公务员的毕业生提供实用、权威、专业、系统的考前辅导,开通公务员网络学堂。四是校友专版:充分挖掘已经毕业了的,并且已经落实工作的“老生”资源,把他们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遇到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逐一告诉给毕业生,组织好“老生服务毕业生”的传承式经验交流工作。

4.建立“网上办公大厅”,实现工作业务无纸化办公

在信息化校园平台上设立“就业办网上办公大厅”,全院的各级领导、就业工作人员通过“网上办公大厅”无论是在办公室或在外地出差,都可以通过网上办公平台,查看传递的文件,做出适时的指令;审核或审批急办事项,答复处理意见和结果;接受领导指示,办理日常业务工作,实现在不同空间和不同时点上的工作衔接,从真正意义上缩小了空间和时间,实现了无逢连接。

5.建立群发短信息平台,方便学生了解就业动态

目前学生手机通讯的普及率几乎为100%,“为了将就业信息更快捷、更方便的传递到同学手中,尽可能避免毕业生由于实习或在外地寻找就业机会而错失良机,推出了免费的“大学生就业短信平台”,利用移动通信业务试行就业信息群发。对所有毕业生的信息进行搜集,然后按照专业进行编组管理。一有招聘信息后,就有的放矢地把相关情况及时地发送到毕业生手中,供他们选择,以促进就业。

6.建立远程网络面试系统

远程网络面试系统可使毕业生足不出校就能完成与用人单位面对面的交流,不仅免去了毕业生和招聘人员舟车劳顿之苦,节省时间和开支,还减少了求职招聘对学校正常教学和单位日常工作的影响,受到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欢迎。

三、实现就业信息平台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缺少信息化平台建设和运营的有效方案,持续发展比较困难

由于就业信息平台在建设之初缺乏持续发展的思考,基本上没有整体的规划,因此目前高校就业信息化发展较快,但自身的就业网络建设和运营普遍缺少有效的操作方案及良好的运作效果。

2.就业信息网设计和建设的目的不够明确

相当多的院校在设计和建设就业网时其目的不够明确甚至很模糊。很多院校是“被建网”,或是为满足本校校园网栏目建设和完善的需要建网,或是随波逐流,为顺应互联网时代趋势的需要,用于学生资料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需要建网。而很少有院校从开始就认识和定位的比较清楚:就业信息网的建设是为了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渠道实现学生的就业及就业管理工作,弥补传统就业渠道的空白和不足,提高就业工作的效率和学生就业的效果。

3.信息化建设就业人才缺乏和“硬件”投入不足

目前就业信息化人员匮乏,虽然就业指导人员有所增加,但信息网络就业专业人员缺乏,但多数学校再难配备专职网管,更不用说配备信息化就业推广员和专业的信息化就业指导教师。在硬件建设上持续投入不够,进行就业信息化建设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资金成本很高,因此在就业网的推广宣传和运营维护的持续投入中显得力不从心。另外资源的利用低效,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共享,常规工作和信息化平台难以有效整合。

总之,信息社会,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信息技术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相互融合的今天,建立信息化校园就业信息平台,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就业指导工作中,将突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时空限制,为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面提供了更为快捷的服务体系,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学校三方从相互被动满足变为主动提供服务的关系。所以说,信息化校园就业信息平台促进了就业工作服务的现代化和规范化,也是现阶段促进就业的一种有力手段。

参考文献

[1]余蓝.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路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1).

[2]张振龙,贾雷刚,董颖娣.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思路[J].中国冶金教育,2009(4).

[3]林志桢.职业信息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4).

[4]周建平.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毕业生资源整合与优化问题研究[J].消费导刊,2009(1).

[5]桂肖敏.以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就业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J].科技资讯,2008(6).

作者简介:彭康华(1979-),男,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中级职称,主要从事计算机教育及职业指导工作。

上一篇:中德高校青年教师培训比较与启示 下一篇:多校区办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