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式教学理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8 07:19:51

浅谈创新式教学理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高中数学教材的应用,是教师进行创新式教学理念的载体,因此,本文在高中数学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充分发挥教材自身的特点,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全方位实行创新式教学模式,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创新式教学理念;应用

高中数学课本,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做了相应的变动,练习题的题型更加丰富,由原来的方程求解、几何证明为主的方式,逐渐转变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讨论题的结合,经过多年的推广和实践教学的应用,逐步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和认可.为了能让教材的优点充分得以发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将创新式教学理念适时引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讨论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影响,传统教学往往按照“教师传授――学生听讲――课后作业”的模式进行,这种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方式,完全忽略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互补的关系,容易让学生陷入以书本为中心,思维模式僵化的弊端,明显不利于学生能力全面发展,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

二、创新式数学教学目的及实施办法

(一)创新式数学教学目的

创新式数学教学,主要是强调教师应该发挥中学生的数学素质,创设融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以积极探索的方式,将数学知识向纵深方向发展,同时,借助一个个具体的数学问题,抛砖引玉,从中挖掘出适合培养学生思维、拓展学习思路的新方法,让教学内容、方法、过程等,全部实现开放,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

(二)创新式教学实施办法

1.实施创新式教学理念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还应该具备开放教学的理念,扩宽教学思路,勇于突破教材的限制,将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向多维方向发展,充分打破教学方式的传统模式,打破教学空间的区域限制.因为真正的数学考试不会只停留在一个知识点上,而是几个知识点的综合考察,例如在高一数学教材中,就有许多题型是对数列和数集的综合考查,充分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思路,有效拓展了教学氛围限制.

2.应用创新式教学实践

创新性数学教学模式,是与传统封闭式教学相对而言的,所以,以开放性题型来启动创新式数学教学的思路,是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具体来说,指的是一个问题允许有多种方法、多种途径来解决,这种题型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和变化性,能够引申挖掘出更多的新意.

例如:已知Sn是等比数列前n项之和,且有S3,S6,S9成等差数列,证明:a2,a5,a8之间成什么数列?

解法一:可以用公式Sn=a1(1-qn)1-q,由于S3,S6,S9成等差数列,所以S3+S6=2S9,并且q不等于1,那么把各数带入公式中,可以得出a2,a5,a8成等差数列.

解法二:可以用公式Sn=a1-anq1-q,其中由于S3+S6=2S9,所以a3+a6=2a9,由此得出:a2+a5=2a8,因此,可以得出a2,a5,a8成等差数列.

3.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要敢于向老师提出质疑,敢于与老师的观点“相悖”,在众多相同的答案中,敢于亮出自己的看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并给予相应的肯定,而不应觉得“丢了面子”,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谓“学起于思,源于疑”就是如此,在实际运算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问题,掌握解题的一般思路,在巩固所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求异,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说,真正的好老师不是单纯讲推理过程,而是注重点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看问题的方法,做题就像登山,虽然困难重重,却能充分享受到“登山”途中的乐趣,享受到登顶后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4.倡导民主教学的新思维

进行创新式数学教学,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中学生的灵活的思维方式,它包含了独立思考的独创性和变通性,即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然而在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所致,使得创新式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放下自身的架子,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敢于质疑.尤其在遇到问题时,尽可能用自己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盲目听从老师和教科书的教导.这种合作互动的创新式教学,主要强调的是问题的提出、探索和解惑的过程,而不是急于找到问题的答案,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创新式观点,争取让不同层次、不同成绩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例如:为了更加深入的学习抛物线方面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将与抛物线相关的题型加以归类学习,在知识掌握巩固扎实后,再选取有创新性的题型加以拓展学习,从而带领同学们对数学知识进行广度和深度的探索.

三、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的渴望越来越强烈,而创新式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互换角色,共同商讨、融洽教学氛围,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中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培养出一些具有创新和探索精神的人才.因此,这种创新式的教学方法应该得到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钟志华.例谈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J].数学教育学报,2009(03):76-78.

[2]王鉴.近十年来我国“有效教学”问题研究评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0(09):52-54.

[3]何卫东.解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3(01):13.

上一篇:守正出新,突破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下一篇:有效课堂情境设计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