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120例疗效分析

时间:2022-10-08 07:05:15

慢性荨麻疹120例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6-0147-02

自2004年起,我科采用咪唑斯汀(皿治林)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深圳建安有限公司)治疗慢性荨麻疹120例,疗效显著,并设对照组110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入选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共230例,年龄12~27岁,平均36.8岁,病程2个月~7年,平均15.6个月,男104例,女126例。入选标准:①年龄≥12岁。②皮肤风团,瘙痒反复发作6周以上。③治疗前一个月未用过长效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前一周内用过其他抗组胺药物。④无严重的系统性疾病。

2 治疗方法

将230例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用皿治林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10,两组的性别、年龄和病程均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口服美能,2片/次,tid,另外每晚加服皿治林10mg,对照组仅每晚服用皿治林10mg,疗程2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任何与治疗相关的抗过敏内外用药。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风团数目、大小及瘙痒的程度,按4级(0~3分)评分法记录,上述3个项目评分相加为总分见表1。

表1 荨麻疹患者症状及体征分级评价表

分级 风团数目 风团大小 瘙痒

0 0 0 无

1 1~6 ≤1.5 轻微

2 7~12 1.6~2.4 中度不影响生活

3 >12 >2.4 重度难忍

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总积分下降作为疗效判断依据,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痊愈的疗效指数为100%,显效的治疗指数≥70%,好转的疗效指数<70%,无效的治疗指数<30%。有效率按痊愈加显效加好转计。

3 结果

美能联合皿治林治疗组和单用皿治林对照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慢性荨麻疹患者疗效比较 例(%)

例数 痊愈 显效 无效 好转 有效率(%)

治疗组 120 61(29.17) 35(29.17) 10(8.33) 14(11.67) 88.33

对照组 110 38(34.54) 28(25.45) 17(15.45) 27(24.54) 75.45

4 讨论

慢性荨麻疹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分为lgE依赖性或补体介导的免疫机制和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或花生四烯酸的非免疫机制。其中花生四烯酸的非免疫机制可能与其合成前列腺素减少而产生较多的白三烯有关1。皿治林是第二代抗组胺药,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同时对5 脂氧合酶有抑制作用可以减少白三烯的合成。美能是以甘草中的活性物质-甘草酸苷为主要成分的复方制剂,具有抗变态反应、抗炎、抗病毒及免疫调节等作用。美能还可以通过抑制磷酸酶A2活性阻断花生四烯酸在起始阶段的代谢水平,从而与皿治林联合发挥抗炎作用。另外美能抑制类固醇在肝内的失活,从而减缓了类固醇的代谢速度,使其作用增强,发挥类固醇样作用2,3。联合用药可增强抗炎作用,进而提高疗效。我们应用皿治林联合美能治疗120例慢性荨麻疹,有效率达到88.33%,比单用皿治林组(75.45%)疗效好(P<0.01)。在两组患者中均有约5%出现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这与皿治林有关。治疗组有4例出现了轻度全身或局部水肿,这可能与美能的伪醛固酮症有关,停药后很快消失。综合上述我们考虑皿治林和美能联合用药,服用方便,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副作用轻微,是目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最佳选择之一。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13.

[2] 刘磊吉,龚宪军.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中国皮肤性病杂志2005;3(19):189.

[3] 雷小兵,高冬,张红安,等.咪唑斯汀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11(33);70.

上一篇: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新进展 下一篇:笑气吸入分娩镇痛产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