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学科资源,让低年级识字教学更轻松

时间:2022-10-08 06:56:11

整合学科资源,让低年级识字教学更轻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只有记住了一定数量的汉字,才能够进行阅读和写作。但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只能够记住事物的表象,不善于根据汉字的意思等进行记忆,这样就容易出现识字效率低下的现象。笔者认为,将多种学科资源的优势应用到识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的识字过程变得更为轻松,进而大大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一、现阶段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识字教学的复杂性与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机械,导致识字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识字教学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在成效上却非常的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重机械记忆,轻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汉字进行过多的解释,侧重于让学生进行反复读写,机械记忆。这样的记忆是短时间的,容易回生;而单一、枯燥的学习方法,也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厌倦,很难保持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2. 重字音教学,轻形义结合。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教学时需引导学生将音、形、义有机结合,才能够记牢汉字。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总是将汉字的读音作为教学的重点,忽略与形、义的结合,从而造成学生对汉字的认识较为孤立。

3. 重分析讲解,轻能力培养。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将汉字视为一个个独立的符号,进行独自击破,不注意对学生自主识字技巧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导致学生只注意对所学的汉字的理解与记忆,缺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识字技巧与能力。

二、整合学科资源,灵活应用于低年级识字教学

1.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运用图片、图像和音频、视频等展示识字教学内容,创设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比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中,要求学生认识偏旁为“木”的字,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明白汉字偏旁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个“树爷爷”的卡通形象,在“树爷爷”的带领下,学生尽情地去遨游森林的世界,在动画演示过程中学生认识众多与“木”有关的字。这样的识字过程,既轻松,又高效。

2. 音乐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具有让人放松身心的作用。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播放一些音乐或者是将音乐当作背景,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上课前播放一些音乐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疲倦,使学生的心情趋于平静,情绪更为稳定,从而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集中注意力,自然地投入到识字学习中。在教学的过程中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音乐,教师伴随着背景音乐讲解课文,指导识字,学生能够在平静的心态下,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更专注地识字、写字。比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一课,可以先播放《小小的船》配乐儿歌,教师根据儿歌的旋律,抑扬顿挫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并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识字。这样学生就仿佛乘坐着小小的船,翱翔在美丽的星空中,去触摸弯弯的月亮,观看闪闪的星星。音乐唤起学生的想象,他们沉醉文中,细细品味语言的滋润;音乐帮助学生轻松识字,他们学得扎实,记得牢固。

3. 美术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美术与语文是两种不同的学科,但这两种学科都表达了人类的情感和智慧的真谛。在低年级的课本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般都会配有图片。这些图片都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再结合不同教学内容的而设置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插图的重要性,将这些图片应用到识字教学中去。比如,在进行“刀”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出图中的刀;接着进行“刀”的音、形、义的教学;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见过哪些刀;最后,指导学生写好“刀”字。这样图与字紧密结合,学生对“刀”字的印象就很深刻。同时,学生也掌握了根据图形认识汉字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后续的相关内容的学习。再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6”,内容涉及“海鸥”“沙滩”“军舰”“帆船”等15个词语和一些数量词。由于篇幅的限制,教材中并没有安排插图,为了让学生形象认识这些词语,更好地掌握生字,教学前,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搜集相关的图片,可以是小时候用过的识字卡片,也可以是一些挂历、年画,还可以是课外读物中的插图……学生搜集图片的过程,也就是初步识字的过程。在课堂上,每讲到一个词语,就让学生展示自己所搜集的图片。同一事物,多样的画面,使课堂增添了喜悦的色彩,识字的过程也就变得更加活泼、灵动。

4. 心理学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教学必须运用心理学原理,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心理学原理的运用更有其独到的意义。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刚刚接受小学教育,身上具备更为浓厚的学前的天性,他们对于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也充满好奇。他们的学习意志还不坚强,学习中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对于相对抽象、复杂或陌生的事物不容易接受。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制订出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计划,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运用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比如,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分析,学生在刚刚进入学校时,都保留着儿童的天性,特别爱玩游戏。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以游戏的教学方式进行识字教学,这样寓教于乐,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另一方面识字教学多数比较抽象,只采用一种简单的教学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精神上的疲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在教学中的反应,去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从而确定讲课内容的深浅程度,选择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方式。

总之,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整合,相互渗透,使识字教学更为轻松、活泼,从而有效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乐市潭头中心小学)

上一篇:马六甲海峡邮轮之旅打开城市新视角 下一篇:沂源县花生高产气象条件分析及生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