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淘宝的不解之缘

时间:2022-10-08 06:21:36

说起关注网购,那就早了,记得2006年夏天,我办了张健身卡,却苦于没有合适的训练服,无意中在淘宝选中了心仪的一件,买回来穿上,嘿!感觉还真不错。从此,我的网购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大到手机,小到发卡,无不发挥“搜搜”主义――我正式加入了网购一族。

也许是编辑特有的一种敏感吧,那时候我就在想,网上开店这么便利,肯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他们会不会产生对开网店相关读物的需求呢?

不过,2006年的时候,淘宝的用户数大约3,000万,网购的影响力还远不如现在。有这样一组数据最能说明网上开店的繁荣发展:2008年淘宝用户数已超过8,300万,占到中国网民总数的30%左右,也就是每十个网民中,就有三个人在淘宝上购物或开店。而淘宝单月交易额已突破百亿大关,2008年全年的交易额已逼近千亿元,淘宝网一家网络零售平台的销售额等于40家“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 销售额之和。

一方面是网购的乐趣,一方面是工作的需要,我开始更加关注在淘宝网上开店的步骤和细节,还和朋友合开了一家服装小店试水,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了网上开店店主的知识需求。这次试水促成了日后销量过万的《淘宝网新手开店日记》一书的出版。

还有一次在淘宝网购物的经历印象特别深,那次是去一家刚开的小店购买家居用品,店主很热情,商品照片拍得也不错,但我就是觉得哪里不舒服。原来店主不熟悉网页制作的基本知识,店铺的装修有些混乱,比如:字体过大,链接不对,图片乱跑……我和热心的店主攀谈了近一个小时,倾听了她刚开店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对自己小店的期望,了解了她的执着与认真,我不禁心生敬佩,也使得我策划出版针对淘宝新手开店的图书的想法更加坚定。所以,这次聊天也是日后销量过万的《淘宝网店铺装修宝典》一书出版的一个关键“催化剂”。

记忆比较深刻的是,在选题策划和写作过程中,也曾和作者产生了很大分歧。作者是经验丰富的网商,对于开店的各种流程很熟悉,但也正是由于太熟悉了,反而不知道如何在写作过程中,把开店的细节写清楚,这样容易使初学者感到迷惑。为此,我和作者就各章节的写作细节反复争辩和讨论,有时候甚至争得面红耳赤,再或者将写好的稿件一遍遍反复修改,直到双方最终取得共识。

2008年,随着单本网上开店图书――《淘宝网开店做赢家》、《淘宝网新手开店日记》和《淘宝网店铺装修宝典》的陆续出版,网上开店系列图书的整体策划也渐渐成形。我们把营销重点放于网络,图书出版后,我们连通淘宝网、当当、卓越、新浪、搜狐等多家知名网站,对套系中的重点图书,通过主题活动、视频访谈、邮件列表等形式告知读者。《淘宝创业英雄》一书在搜狐、新浪、当当、卓越等网站进行了连载。“淘宝网开店”系列针对的电子商务平台主要是淘宝网,内容涉及新手开店、店铺装修、店铺经营和管理技巧等淘宝网开店的热门话题。2008年底,还新增出版了由淘宝网主编的《淘宝开店秘笈》和《淘宝购物心经》。而“网店开门红”系列针对的电子商务平台不仅包括淘宝网,还包括拍拍、易趣等,其中《网上店铺设计、制作与营销推广》主要讲解的是独立网站的电子商务平台,适合中小企业建设电子商务平台作为参考。

为了带给年轻的创业者们更多的信心和鼓励,为了帮助更多千千万万的的中小卖家快速成长,我策划了《淘宝创业英雄》这本书,书中讲述了17位年销售额上百万的淘宝皇冠卖家的奋斗历程,他们的艰辛起步,他们的经验之谈,甚至是他们曾经走过的一些弯路。

在与诸多淘宝卖家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淘宝的创业者们,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走在大街上,与你擦身而过的,可能就是一位年轻的淘宝卖家,他们很平凡,但是其中却有很多人做出了骄人的业绩。

上一篇:通灵峡谷 认识植物 下一篇:醒狮,佛山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