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拓宽中小企业“融智为资”渠道

时间:2022-10-08 06:01:51

呼唤拓宽中小企业“融智为资”渠道

2008年2月22日,对交行北京分行零售信贷管理部总经理张鑫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一天他代表交行受邀到日本早稻田大学参加一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面的演讲。

国内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探索始于2006年10月,斯时,知识产权与资本的结合初露端倪,几家银行积极参与,交行泯然其中。直到一年之后,交行高调推出文化创意产业版权质押贷款,这才为业界侧目。

时至今日,交行的“版权质押贷款”已成为银行业向影视业投入信贷资金的标准模式之一,继而电影《赤壁》就由刚刚本地化不久的渣打银行投入7000万美元的“版权质押贷款”。接着,北京银行旗下100多家网点在2007年年末也推出文化创意产业贷款,从今年起,北京银行每年将为文化创意企业设立50亿元的专项授信额度。习惯数钱的银行信贷员,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将翻起剧本。记者了解到,仍在拍摄当中的电视剧《鹿鼎记》向北京银行贷款3000万,占其总成本的3/4……一个银行资本与文化企业共舞的新时代突然到来了。 “估值看净资产,考核看净资产,融资贷款参照净资产”的传统评估方式开始谢幕,每一个文化企业和它的经营者都在用新的标准重新估量自己当前和未来的价值。

文化企业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在市场、经营、产品层面展开,资本层面的较量也已经开始。谁能更好地借用金融杠杆,谁就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融资渠道的逐渐畅通让王光、陈功了这样的企业家挺起了腰杆。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硬通货――版权融资。通过版权质押,他们就能缓解燃眉之急的资金困境,也能为自己作品的上市发行争取宽裕的时间,同时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

遗憾的是,如同在其他行业“垒大户”一样,目前银行的信贷投放依然瞄准的是一些比较大的公司或者有大牌导演的影视剧,贷款规模也与导演和演员的身价直接联系起来。这对制作费在1000万元以下,请不起名导演和名演员的中小电影制作人来说,目前依然无法申请银行信贷。

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要发展起来,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版权质押贷款要真正成为文化企业融资的通行证,必然要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受益。而商业银行的逐利性决定了它在选择的过程中必然带有“嫌贫爱富、取大弃小”的倾向,规模较小的企业仍然要徘徊在大门之外。在采访中,记者听到了多方的共同呼声,那就是:为了惠及更多的中小企业,政府应该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去推动文化产业融资市场的发展,比如鼓励金融机构采用风险基金的方式投资文化产业,设立专项奖励基金,激励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方面的产品创新和业务推动等等。

其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据北京市发改委中小企业处郭俊峰处长透露,今年市发改委将进一步强化“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的工作,并争取年内推出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该基金由政府出资设立,引导社会资本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来解决部分初创期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此外,市发改委正会同市科委、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版权局、市知识产权局、市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相关部门,就有关进一步完善北京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问题展开研究。截至发稿,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将从文化创意产业专项扶持基金里拿出一本分资金做担保基金,和专业的保险公司合作,作为担保公司的风险补偿,激励担保公司来支持文化创意产业。

让更多拥有商标、专利、知识产权的小企业解决资金饥渴,不仅仅是政府,银行,企业,还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小企业受益。

上一篇:积极推进北京市CDM建设 下一篇:老板们的公益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