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珂:用相机为民间艺术家写照

时间:2022-10-08 05:53:42

刘明珂:用相机为民间艺术家写照

这本摄影集太厚重,双手捧住掂量一下,有两三公斤重。封面上,一位老人手托年画线版呵呵地笑着,美丽在瞬间定格为历史的永恒。“解除了心灵的防御与装饰,敞开人性中至善至美的本相。这就是我心中的民间艺术家,美的人,美的作品,美的分享!”笑意微微,欣喜在摄影集作者刘明珂睿智的双眸里缓缓流泻。

刘明珂曾做过山东潍坊市委宣传部长,任职期间政绩斐然,在百姓中颇有口碑。繁忙工作之余,他拿起了相机,亲力亲为,通过为当地艺人写照,真实记录了潍坊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这在全国罕见。揣着疑团,我们来到国际风筝之都潍坊,慢慢走进了这位业余摄影家的精神家园。

刘明珂同民间艺术结缘,始自童年的生活记忆。他的出生地平度,距离潍坊百公里许,乡间淳朴的生活,孕育萌发着他对美的纯朴认知。年画、剪纸、手工绣品等在当时还是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用品,喜庆的吉祥图案,播下和谐,浸染、美丽着他的童年。成年后刘明珂做过中学教师、团委书记、文化局长、县长、县委书记,一直到地市级的宣传部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谐的种子在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中发芽开花,而在潍坊市任宣传部长的十年,是他人生春华秋实的十年。这十年间,他见证了潍坊文化的快速发展,并渐渐感触到潍坊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他的影响很大。潍坊的风筝、年画、剪纸、泥塑、核雕、刺绣、布艺、仿古铜、红木嵌银、草柳编等民间手工艺,抒发着齐文化的宏阔与豪迈,尽显潍水地域文化的瑰丽。一种强烈的人文情怀与文化自觉猛烈撞击着刘明珂的胸腑,他任职期间,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挖掘、保护传承和申报工作均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工作过程中,刘明珂接触了许多优秀传承人,他们对艺术的执着和对美的淳朴追求多次震撼着他的心,他越来越清晰地感悟到:大美在民间。因曾组织人出过几次潍坊民间文化的宣传品,但都没有达到预想的审美和宣传效果,他便开始筹划亲自用摄影来记录这些民间艺术家,摄影也由个人怡情开始化育成自己工作和生命的一部分。

刘明珂首先详细查阅了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大量资料,遴选出十二个民艺门类,悉心研究每个门类的起源、传承人及相关典故。2008年,他利用清明节、端午节、“五一”劳动节及周末的时光,开始了真实的摄影记录。一年多下来,首本潍坊民艺摄影荟萃问世,民艺界潘鲁生等学者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成为2009年山东(高密)首届红高梁文化节展会上明丽的亮彩。

刘明珂翻开摄影集,指着封面上笑呵呵的老人,眉宇问顿时漾起欢欣:这是我拍摄的年龄最大的,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国家级传承人杨洛书,联合国授予的工艺美术大师。摄影集共选用了三张他的照片。我们仔细端详着照片,杨洛书双手捧着套黄线版,历尽沧桑的从艺生涯定格在美丽的光影里,朗朗的笑似乎在向你讲述着那宇宙洪荒,天地玄黄,讲述着杨家埠昔日的繁盛与时下的富庶。刘明珂说这个雕版老艺人的手很让他感动,这手曾抚过锄把,握了一辈子刻刀。左手上骨节粗大,青筋爆出,拇指刚劲,自然叉开,其余四指依次融入黑色的光晕里。他指着第二帧图片说这是杨洛书的右手,那只手捧着孤版,手持宝瓶的吉祥童子面润满月,目流星辉,嘴角微翘,似与观者戏语。第三帧图片是杨洛书正在画坊刻版的工作照。这简直就是一幅美妙绝伦的油画:那抬至额高的右手紧握刻版,挽成强劲的弓,蓄势待发;左手则紧握刀具,稳当地抵在要雕刻的图案线条边缘,迨至棒槌敲定,这耄耋老人的古朴意念就会通过手腕间的劲力幻化成木版线条的神秘气韵。

摄影集慢慢地翻阅着,我们的思绪被浮烟山美丽的风筝放飞着,飞进杨家埠古老的村落,飘落到绽放潍坊民艺奇葩的高密、青州、昌乐等文化厚土。杨家埠屋脊上的蹲兽揽着蓝灰的瓦楞诉说着岁月斑驳,草坯屋顶默默承受着明清的风霜雪露;高高的门槛跟渐长的孩童比着身高;一对威武的门神紧贴在黑漆门油亮的身板上,大红的对联上工整地写着“耕读传家诗书继世”――这中国民间永远流行在门框间的花黄。院子里张灯结彩,彩鸢飞飞,古风古貌,遗韵流淌。高密文化以“三贤四宝”著称,扑灰年画、剪纸、聂家庄泥塑、茂腔四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吸引着刘明珂为范祚信、聂希蔚、吕蓁立、王树花、齐秀花等优秀传承人写照。他在摄影集中静美地写道:“当纸窗里的情趣故事在烛光摇曳下开始叙说,当吉庆有余的祝福在阳光下闪亮,幸福便塞满了茅屋。孩子手持泥老虎咕咕作响,调皮地在土炕上翻跟头,乐坏了一家男女老少……”人间至善至美的和谐就这样静静流淌在潍坊民间文化的源泉里,童年流光溢彩的珍贵记忆,就这样一直支撑并丰盈着我们的精神家园!

已过花甲之年的文红光是潍坊市老文联主席,这本摄影集里文字和拍摄对象是他三个多月田野调查后亲手撰写精心挑选的,刘明珂根据出书需要又精心梳理过。文红光亲眼目睹了摄影的整个历程。“这为我节省了不少时间,”刘明珂说,“文主席,还有李保延、李传江、步炯新等同志在拍摄过程中也都出了不少力。几乎每天下半夜我们就启程,到艺人家里有时天还不亮,就只好抱歉地敲门,把他们从被窝里喊醒。到高密去拍摄扑灰年画,不到凌晨四点我们就下了高速,到吕蓁立家时,天还黑着,在他家里拍的照片全打了光,就没法用自然光。到聂家庄拍摄泥叫虎时天刚放亮,聂希蔚已经在院子里悠闲地抽着烟,磕着泥坯。这张照片就把他的见多识广,日子过得知足,还有对泥塑艺术的执着的味道给拍出来了。”在刘明珂朴素自觉的摄影艺术理念里,他的拍摄对象一定得是美的。这个美不是特指拍摄对象长相的俊美,而是拍摄效果力求比本人要美,照片上的人气质要与其代表作品的气韵吻合统一。对潍坊核雕国家级传人都传恭的侧影照就传神地再现了这种统一。说起潍坊核雕,刘明珂如数家珍: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体微艺精、玲珑剔透;老艺人丁怀增、都兰桂的《马拉轿车》曾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为寻访青州的石刻,他们驱车进了深山,路窄崎岖,只好徒步逶迤而行,近两个小时,中午才来到艺人高常辉家里。这也是在人家院子里拍的,用的自然光,整整一天的拍摄,他们最后成了促膝相谈的朋友。为高常辉拍的照片刘明珂比较满意,画面雕塑感也比较强。照片上是沁满汗水的脸,还有鼻尖上那欲滑落的汗滴,让我们似乎看到了骄阳下刘明珂一行人同样沁透汗水的身影。

每次拍摄都是由文红光先跟艺人联系好,他们以普通摄影爱好者的身份去的。刘明珂解释说,要是你以宣传部长的身份去,地方政府就要给你安排接待,会浪费大量时间,轻松自然的拍摄环境也会被破坏,艺人真实的表情也就很难流露了。刘明珂每到一处,总是亲切地先同艺人们交谈,让他们跟往常一样,该干啥干啥,因此这些代表性人物还有他们制作的代表性作品,就拍得视觉冲击力和现场感很强。他拍摄的秘诀是:要把美记录下来。他说:之所以我们的民间艺术能够传承下去,除了其自身的市场价值外,关键是艺术的感染力,那种地域性的带有强烈原生态生命力的美,是潍坊民间艺术 繁荣茂盛的原动力。在远古先人曾穴居过的地窨子里,刘明珂找到了这种美。也是在夏日的正午,他们来到柳编艺人禚元兴的工作室,屋里仅能转开一人的地窨子。窨子的潮热适合柳编,人却如同在蒸笼里一样,光线黯淡,只能打光拍摄。在这狭窄的斗室里,刘明珂忙活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拍到了精彩的画面:禚元兴满脸汗水,定睛用利刃劈开柳条,柳条爆开的一瞬间被定格,如同怒放的狭长花瓣,永恒地绽放在中国人于物质世界中蹒跚踉跄了五千年苦苦觅索的精神华殿里。

摄影集里众多的潍坊民间艺术家和他们的代表作成为我们品味潍坊优秀传统文化的美餐。最后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昌乐县的石祖上,那林林总总、突兀刚黄的石根,穿透亘古时空,昭示着农耕文明的曙光,历经了男性生殖崇拜的漫长岁月,人类已经用强劲的双臂支撑起生命的蓝空;昭示着只要民族民间文化的和谐种子永远存活着,中华民族的文脉也就不会断流。我们的眼睛不禁湿润了。滥觞于唐宋盛行于明沿袭至清末的科举制,令士子们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而普通的黎民百姓则将他们对生命的礼赞放歌于生活的角角落落。昔日生活里的每一件手工制品,成为这些美丽图案的栖息地,这些传统纹饰,翩跹着和谐的翅膀,驮载着一代代人美丽的童年。民众的集体智慧和审美情趣,积淀着,发酵着,历经千年,谱写成当代潍坊和谐文化的瑰丽华章。

新闻背景链接

在潍坊璀璨的文化宝库中,民间艺术以其鲜明的特色和享誉海内外的价值,占据重要位置。民间艺术的繁荣,根源于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广阔的市场,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推动民间艺术发展的核心力量,是一代又一代的民间艺术家。他们根植于潍坊大地,广泛吸收各种文化营养,在民间艺术领域里辛勤耕耘,把一件件精美绝伦的作品呈现给世人,故去的如考公卿,健在的如杨洛书、范祚信、都传恭、聂希蔚,年轻的如傅绍相、齐秀花、王树花。尤为可贵的是,王晓征、范云等一批知识层人士深度介入,在世艺术家的子孙辈已接过刀剪,他们代表看潍坊民间艺术的未来。潍坊丰富而精美的民间艺术,不仅惠及广大民众,还滋养了郑板桥、郭味蕖、于希宁等一批文化名人,民间艺术与其他艺术一起,奠定了潍坊文化的基石。目前,潍坊有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潍坊核雕、高密扑灰年画、高密茂腔、高密剪纸、聂家庄泥塑、诸城古琴艺术、秃尾巴老李的传说等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11月15日,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了“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全国首批1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一。这标志着潍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创建,提升了人们对潍坊处于濒危境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非遗保护已经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在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得到完整的保护和传承。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正式施行,在潍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的岗位上,刘明珂将会把传统士人忧国忧民天下己任的情怀继续抒写在督导潍坊市实施非遗法的实践工作里。弘扬、保护、传承潍坊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他孜孜追求的终板目标。

(本文图片除注明外,均由刘明珂拍摄)

上一篇:对国人灾难危机意识的探讨 下一篇:浅谈太极艺术的形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