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干预措施

时间:2022-10-08 05:42:08

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干预措施

【摘 要】女大学生人际关系对于其自身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女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做了问卷调查,分析了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并提出了促进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女大学生 人际交往问题 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060-01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影响着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效率以及生活质量。笔者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在校女大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2份,全部为有效问卷,有效率达到96%。

一 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现状

1.女大学生人际关系整体良好

女大学生人际关系整体良好,调查结果显示,有63%的学生与同学、舍友的关系非常融洽,有26%的学生与同学、舍友的关系比较融洽,仅有11%的学生表示人际关系不融洽。

女大学生人际交往动机单纯,调查发现有75%的学生交往目的纯粹是为了获得友谊和情感支持,大约69%的学生交往目的是为了发展共同的兴趣爱好,仅有9%的学生交往动机是为了以后对自己工作有帮助。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交往关系真诚、自然,人际关系整体状况良好。

2.女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常见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得知,女大学生人际关系整体状况是和谐的,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人际交往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女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来处理人际关系,考虑问题片面,缺乏责任心、包容心,我行我素,很少顾及其他人的想法与感受,事关大家的利益时先考虑自己,缺乏全局观念。

第二,自卑与孤僻心理限制了人际交往。自卑与孤僻心理严重阻碍了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遇到困惑时不与人沟通,负面情绪无法排解。有自卑心理与性格孤僻的学生往往是家庭经济条件困难或是单亲家庭,这部分学生大都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意愿,但是往往很敏感,自尊心更容易受到伤害,人际关系状况不乐观。

第三,虚荣与嫉妒心理影响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年龄不成熟,对于身边同学、朋友良好的家境、取得的成功、获得的荣誉等方面会产生抱怨、憎恨、愤怒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了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

第四,自负与自傲心理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调查发现,这类学生的成长过程都比较顺利,没有遇到过大的挫折,且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才华,在心理上都有很强的优越感,做事过于主观。这类学生一般抗挫折能力不强。

二 人际关系对女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1.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沟通能力都比较强,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地与人沟通。人际关系紧张的学生心情总是压抑,容易受到挫折,导致其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影响学业甚至影响正常的生活。

2.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女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获取知识,获取信息,增长自己的见识,累积更多的经验。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能够活跃思维、启迪思想,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调查中发现人际关系状况良好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都较理想。

3.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保障女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自身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为其累积丰富的社会资源,使其获得更多的信息,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够促进女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 促进女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的对策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若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冲动情绪,往往会带来遗憾终生的结局。因此,对女大学生需重视她们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1.发挥辅导员在女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引导作用

第一,深入学生内部,关注学生动态。辅导员应深入到学生内部,针对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调节与指导。要努力创造公平公正、民主平等、互助友爱的人际交往环境。完善班级管理制度,评奖评优公正公开,建立积极向上的竞争环境。

第二,引导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来的”,社会认知偏差是造成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在日常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及时纠正学生的认知偏差,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

2.注重提高女大学生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首先要让女大学生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要培养女大学生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合理调整自己的负面情绪,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品质,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3.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及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

很多高校都设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大多数高校还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较高,经验比较丰富,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技术水平较高。在培养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资源,特别是对于人际关系紧张的学生,需要学校主动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乐国安.社会心理学(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62

上一篇:大班美术民间剪纸教学设计 下一篇:有多少汽车就有多少市场司机安全产品卖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