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体验式教学模式带入德育课堂

时间:2022-10-08 05:29:53

将体验式教学模式带入德育课堂

摘 要:长期以来,中职学校德育课课堂以说教式教学为主。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时代感,笔者从广受学生欢迎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出发,采用能够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的方法来实施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德育课 体验式 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德育课课堂以说教式教学为主,学生成了被灌注的对象。在新一轮中职教育教学改革中,德育课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让学生变成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究课堂新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时代感,笔者从广受学生欢迎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出发,采用能够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的方法来实施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常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亲身体验、观察、讨论、交流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在德育课堂上,教师若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做情绪的主人》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情绪表达和情绪理解的能力,笔者组织学生参加了情绪体验活动。活动规则如下:每位同学(不记名)想出一个描述人类情绪的词或成语交给老师。然后随机选出两名同学,其中一名同学表演随机抽出的词或成语,但不说出来,另一名同学根据表演进行猜测。通过该活动,学生会发现自己所表现的情绪不一定能被他人准确地感知和理解,自己也未必能准确地读懂他人的情绪表现。随后,笔者还组织他们讨论该活动对自己的启发。学生会深深感觉到因为有了情绪,我们的心理世界才那么丰富多彩。这时,笔者将问题升华,总结了情绪带给我们各种酸甜苦辣的人生体验,告诉学生情绪是可以控制的,我们都可以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做情绪的主人。

二、回忆生活——强化学生心理体验

童怀炳在《现代心理学》一书中指出:“体验是以主体在认识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内容为对象的,是对经验带有感彩的回味、反刍和体味。”这就启示德育教学工作者,让学生回味自己的生活经历,可以调动、激发和强化他们的心理体验。例如,在《心理健康》中《父爱母爱亲情进行时》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认真回忆并记录一件父(母)亲最令自己感动的事和自己最令父母欣慰的一件事是什么。通过这样的心理体验活动,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良好的亲子关系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三、操作练习——让学生对所学印象深刻

操作练习是让学生真正地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通过亲自动手、亲自操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必要的技能技巧。例如,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做好就业准备》的教学中,可以在班上设置一个真实的面试室,班级同学分为选手组(5~8人)、面试官组(4~5人)、观摩组(点评人在内),组织模拟面试。此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练习握手、坐姿、站姿、问候等礼仪。

四、欣赏品味——营造学习氛围

欣赏品味是一种以学生的体验、感受为主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触动学生的感官系统,更加形象生动地传递教学信息,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德育课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选择地给学生欣赏电影,再让他们谈谈自己的体会。例如:《放牛班的春天》《隐形的翅膀》就是《心理健康》教学中两部很好的电影。另外,师生还可以共同欣赏书画等,品味人文作品之美;欣赏同学的进步等,品味同学的优点。

五、社会实践——增长学生见识

社会实践这类活动旨在充分利用课外的德育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实践能力,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如《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在学习《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这一单元时,笔者让学生分组(根据各班人数,5~10人为一组)布置任务:假设自己当选为惠州市人大代表,应该如何当好这个角色?给学生介绍提案的基本格式后,要求他们进行实地调查,广泛搜集相关材料,各组完成一份模拟代表提案。最后,对各组的模拟提案进行评比,选出两个优秀且有特色的提案参加答辩,以检验活动成果。以下是笔者给出的评分表(总分100分)。

提案社会价值 提案现实性与可行性 提案创新性 提案人陈述,答辩表现

25分 30分 20分 25分

由此一来,学生会自觉地将课堂上学到的“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人大代表关注的重点问题”等理论知识,跟现实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从而更加强化学生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认同感。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成功职业技术学校)

上一篇:如何提高技工院校毕业生首次就业稳定率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插图的运用